作者|李娜
看到一個熱搜片段,覺得很有意思。
在一檔節目裡,朱丹又秀她和周一圍如何恩愛,「我倆從來不吵架」,然後畫風一轉,無比尷尬的一幕出現了,原來朱丹周一圍的「不吵架」是這樣的:
因為吵架不雅,兩個人就冷戰。過倆小時之後,周一圍就當沒事人一樣,去跟朱丹說話,「我現在是給你台階,如果你不走下來的話,待會兒這個台階就沒有了。」
朱丹覺得自己老公好聰明好帥,李誕的反應是,「原來你是吃這套的?」,傅首爾更是直接說,「我會被激怒。」
「怎麼會被激怒呢?」朱丹一臉懵,她認為這樣很甜啊。
我之前寫過朱丹:她本來就是率真的性格,加之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在節目上被郭德綱調侃「離過好幾次婚」當場就急了,她太想證明和周一圍的婚姻是幸福的。
人一旦急於去證明什麼,就失去了從容的心境。
這一次,她依舊沒崩住。作為一線主持人,親手撕粉絲,我看微博回復的留言,真心替她尬:
網友說,她是老公的高級黑,只要她一開口秀恩愛,周一圍就會被罵。
朱丹特別不淡定地回復,「他是我老公,為啥不提,還能怕了那些人了」。
???
只有支持她「說得對」,才會被蓋戳認證,「你一定很幸福。」
其實朱丹未必像網友以為的那樣,被周一圍下了蠱,雙商負數傻白甜。怎麼可能呢?一個傻白甜能在吃人不吐骨頭的娛樂圈混出頭?
他倆的擰巴,不過是口徑不一,性情不同。一個急於想證明婚姻幸福,另一個偏偏不配合,要立自己的「神秘藝術家」形象罷了。
而大眾感覺到的尬和嘲,更大的原因就是這種急吼吼,不淡定,拚命要解釋,要推翻大眾既定認知的心態。
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為什麼強者都看起來無情。那些真正的高手,面對猜測質疑,從來不做聲,不解釋,最多神秘笑笑,或者「一問搖頭三不知」。
過去我有個同事,40幾歲的大叔,在單位里習慣摸魚,常常以各種藉口不見蹤影,跟他搭檔的另一個同事苦不堪言。
但是很快有八卦消息傳來,聽說這個大叔,老婆很厲害的,開了一家公司,營收不錯。於是很多人對他的情緒變得複雜,人家也許很快就辭職回家幫老婆經營家族企業了吧?電梯間裡遇到,有人問起這事,大叔從來就是笑笑,謙虛說「哪裡哪裡。」
任人背後怎麼議論,當面怎麼戳穿,大叔都氣定神閒的。一晃好多年,大家好像都默認了他的作風,是的,你討厭他,可那又怎麼樣?
解釋只會招來更多孤立與惡意:看,他急了吧,被我說中了吧。
不解釋,別人反而摸不透你的底,面對未知,人多多少少會有一點敬畏。
我的另一個朋友,幾年前創業,中間遇到了一個大麻煩,欠了好多錢,差點破產。當時在我看來,那是天文數字,處理不好,一輩子無法翻身。
跟她喝茶,看她接電話,不急不躁,還特彆強勢。我都替她急,你怎麼能裝得這麼淡定?她關掉電話跟我說,永遠不能讓人看出你缺錢,一旦有人覺得你不行了,那麼更多的債主就會找上門來。你越強,別人反而越不敢動你。
很有可能,人們對情緒也是勢利的。
人們天然地願意相信那些不動聲色的人,那些看起來冷靜,自信,強大,處變不驚的人。
你越在意別人的看法,別人可能越想踩你一腳,你越表現出惶恐,糾結,猶豫,脆弱,驚訝,越無法得到信任與認同。
這就是為什麼,強者把這些情緒統統隱藏起來了,不是他們沒有,而是他們不願意被人看到這一面,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
上個月我看《環球人物》採訪董明珠,關鍵詞就是「苛刻」「無情」。一個在格力工作了十幾年的老員工,就因為一次在廠區走錯了車道,被董明珠看到,然後就被開除了。她在媒體上,留下來的也都是那些發怒的,批評人的,拍桌子的時刻,非常冷血非常嚴厲。
可是董明珠沒有脆弱的時刻嗎?沒有做錯事的時候嗎?
她永遠會說,我不會做錯!她永遠不會讓你看到脆弱跟自我懷疑的那一面。
說回朱丹,其實她真的可以放輕鬆,幸不幸福,沒什麼好解釋的,除非她真的,連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
女明星里,被質疑不幸福的多了去了。
章子怡當年多尷尬,被求個婚,一群網友提醒她要擦亮眼睛別被渣男騙;林心如嫁霍建華,被說成胡搞懷孕了所以沒辦法;劉嘉玲跟梁朝偉的曠世恩怨,觀眾永遠要帶上白月光女神張曼玉。
可是,面對質疑她們從來沒有嗆聲,慢慢地,輿論風向就變了。
劉嘉玲在節目裡說過一段話我很服氣,大意是,如果梁朝偉真的喜歡張曼玉,那我也挺高興的,張曼玉是一個優秀的女演員。
我有時候甚至覺得,解釋就是一種示弱了,為了得到理解和認同。所以還是淡定一點吧,手撕粉絲,拚命解釋,是多麼自降身份的一件事!
最後,我也想明白了,寫文章也一樣,面對噴子和黑粉,我為什麼要撕,哼,他們沒有資格得到我的回覆,也不值得我有任何情緒!我最多讓小助理默默拉黑,江湖永不再見,哈哈。
...END
作者:李娜,坐標北京,一個水瓶座文藝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