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總開空調卻不做這些,等於慢性自殺

2019-07-23   快檢知了

什麼是「空調病」

其實,醫學上是沒有空調病這個概念的 。只是大家習慣把因吹空調引起的不舒服或相關疾病都叫做空調病。

空調製冷是靠室內機(蒸發器)吹出冷卻的空氣來實現的。在這個過程中,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蒸發器中凝結成水滴,順著排水管流到室外,這樣室內的空氣就會變得乾燥。另外,為了保證空調的製冷效果,一般開空調時候我們都會緊閉門窗。空氣乾燥、氣溫過低、空氣不流通和室內空氣污染,可能是引發空調病的「四大金剛」。

腰背酸脹、關節僵硬、肌肉酸痛……你也許不知道,這些疼痛可能都是空調給你的。

而比如鼻塞、流鼻涕、喉嚨干癢、關節酸痛以及頭暈、頭痛、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狀,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空調病。


空調病的危害,如同「慢性自殺」

1

引發呼吸道疾病

長期待在空調房中,一旦沒有控制好溫度的調節,受到冷氣的影響加上頻繁出入,人體無法快速調節,就很容易出現呼吸道、腸胃、四肢關節以及神經方面的不舒適,甚至很容易出現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疾病

此外,空調房一般為密閉空間,空氣不流通容易導致病原菌滋生,引起很多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流感、肺結核等等。

空調內容易積攢灰塵、蟎蟲,一旦它們隨著空調風吹出來,而室內環境又封閉,這對有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皮膚病的人來說真的有很大健康隱患。

2

導致關節疼痛

夏天,很多人會發現自己身體的關節部位會出現隱痛不適的情況。不同於其他關節炎,這種症狀一般不嚴重,只是單純由於處於低溫環境,刺激血管急劇收縮,血液流通受阻導致的。



3

影響新陳代謝

夏季,受到氣溫的影響,人體會自然的出汗。出汗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方式之一,人體內的很多廢物會和汗液一起排出體內。一直呆在空調房內,毛孔受冷會收縮,排汗功能失調,出汗減少從而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較低的空調房溫度甚至可能影響著人體的免疫系統。

4

造成肌膚缺水

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有些人出現喉嚨乾澀疼痛或是肌膚出現缺水的情況。這是由於空調工作時需要吸走空氣中的水分導致的,倘若房間內濕度不夠,人體中的水分自然會被蒸發。長期以來會導致皮膚乾燥發癢,嚴重者會出現皮膚過敏的現象。

5

心腦血管疾病

驟冷或驟熱都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老人吹空調出現頭暈、意識障礙、記憶缺失,都要警惕是否是心腦血管疾病症狀。

如何正確使用空調?

1

儘量避免直吹,保護重點部位

空調或風扇都要避免直接對著身體吹,可以嘗試讓風通過牆壁折回來。

常待在空調房內的人要常備一個長袖衣服或披肩,尤其是在出風口下工作的人,要準備毯子、護腕,保護頸部、肩部和腕部,避免冷風直吹。

2

出汗後不要立即開空調

很多人在運動後或者大汗淋漓剛回到家,第一反應就是打開空調降溫。但其實,人在出汗後,體溫會急劇上升,立即開空調會導致溫差過大,引發感冒或是頭疼等症狀。出汗後,可以先用常溫毛巾搽拭身體,待到身體溫度有所下降再開空調

長期在空調房內,衣服也要保持乾燥,出了汗最好及時換。若穿著潮濕的衣服待在較涼的地方,更加傷身。

3

空調溫度不要過低

一般來說,最適合人體的空調溫度一般在25度~27度左右。空調溫度最好不要低於26攝氏度,室內濕度保持在60%左右,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3℃~5℃。

建議在白天氣溫較高時,空調溫度可設置低一些;夜裡氣溫較低,空調溫度可以適當調高。

4

多喝水,補充水分

乾燥的空氣使皮膚和粘膜含水量下降。這不僅會給人帶來不適感,還可能使人更易感冒。因此,平日需要多飲進溫熱的開水以補充水分。

5

多開窗通風,或外出走走

大多數人一開空調就是一整天。其實還是要注意適當的關閉空調,開窗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潔,避免長時間緊閉門窗滋生細菌。

每隔2~3個小時給室內通風一次,每次通風10~15分鐘。在開著空調時,可以把遠離空調的一扇窗戶開一個小縫,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如果是在公司、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最好定期出去透透氣

6

空調要定期清洗

空調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內部會附著許多污垢和細菌,如果不進行清洗,不但會導致過敏、咳嗽、肺炎甚至慢性病從而影響人體健康,還會影響空調的使用壽命。

可根據使用情況,每年清洗空調2~3次,在夏天空調使用前、使用過程中及不再使用空調時各清洗一次。一般空調清洗需要專門的工具,因此最好找專業人士定期進行清理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