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爸親媽們,你們一定也有這方面的困擾:
l 當你的孩子天真浪漫的問:我從哪裡來,該怎麼答?
l 幾歲開始做有關性的教育最適合?
l 如何正確地預防孩子被性侵?
l 面對即將青春期發育的孩子,你是否會提前告知他/她可能會面對的情況?
在中國,與熊孩子們直接對話「性教育」,太張不開嘴。在剛剛大結局的《小歡喜》這部電視劇里,31集裡關於青春期性教育的話題,黃磊給兒子普及的性知識,算是中國式父母中為數不多的突破的「禁忌」。
這難道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需的教育嗎?
各位親媽親爸們,我們總在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卻唯獨在性教育上選擇迴避、漠視?雖然我們已經知道:慾望、性並沒什麼好羞恥的,它是正常的、坦蕩的,但做為國人不敢高談闊論,對孩子更是不敢說。
可是我們不敢,不代表問題就不存在。
我常常收到親媽們在熊孩子「性」方面的擔憂:
7歲男孩的親媽說,猛然發現兒子在晚上開始類似「ziwei」的行為,撫摸自己的小雞雞,好像很愉快,該怎麼處理?!
4歲小女孩的媽媽也無比糾結:女兒睡午覺的時候在自己一個人在床上玩親親遊戲,說自己談戀愛結婚了,還脫了小內內!我完全被嚇到了,請問這代表什麼?!
12歲的兒子問我:為什麼我的小雞雞長毛了?我到底該說什麼?!
幾乎翻閱了國內市場所有性教育的書籍,辣媽我都找不到好的答案!
打飛的前往世界頂級兒童性教育專家-Sanderijn van der Doef桑德瑞老師開設的工作坊學習,終於嘔心瀝血整理這篇權威對話,能解決中國家長90%性教育的疑惑!
「我的使命,是讓所有的家長有正確的性認知,讓所有的性教育者能夠有完整的知識體系。」
---桑德瑞
專家介紹:
桑德瑞-Sanderijn van der Doef
荷蘭性教育領域重要推動者
心理學家、性學家
荷蘭小學性教育教材編撰者之一
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歐洲性教育標準》定製
專注於兒童性教育、諮詢及治療領域數十年,擁有大量的臨床諮詢經驗及培訓經驗,致力於在世界範圍內推進兒童性教育事業的發展。
Sanderijn提到的《愛的地圖John Money (1986)》:一個人出生後的6年內就形成了,和每個孩子在這個時期的經歷有關。
解決中國家長90%性教育疑惑的對話
1、問:當孩子問「我從哪裡來?」該如何解釋?
回答原則:不同年齡不同的回答、答案簡短、簡單
2歲前一般不會問;
3-4歲,只要說:你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慢慢長大。這個解釋足夠了,不會問怎麼進入的;
5-6歲,那我是從哪兒出來的呢?可以說:女性媽媽兩腿中有尿道+生命通道,你從生命通道中出來;
6-7歲,會開始問:我是怎麼進去的?可以簡單講講精子,卵子,怎麼結合,相愛的人會親吻,擁抱,爸爸的陰莖放進媽媽的生命通道,然後結合有了你,但這是大人才能做的事。
到了小學高年級、初中,則需要有更多解釋與課程。
2、問:幼兒會有性體驗嗎?該如何干預和引導?
會,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有可能有觸碰生殖器獲得特殊的感受,這種感受就是他們最初的性體驗。
但與成年人自慰的功能是不一樣的,孩子只是覺得感受好,目的很簡單,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評判。監護人只需告訴孩子,這件事是很私密的,不能被別人看到,否則就好像你在當眾摳鼻屎、抓屁眼一樣,會讓人很不舒服。
3、問:我兒子5歲,說要和幼兒園的好朋友(也是男孩)結婚,他會不會性取向有問題?
這不代表什麼,我們只需傾聽即可。
最重要是當下我愛著你、接納你。如果試圖糾正他,會讓孩子感覺我的感受沒有被聽到、我沒有被尊重。性取向等孩子長大後,自己去確定。
4、問:我們究竟該如何與孩子談性?
所有的主題在任何年齡都可以討論,這是原則。但是從簡單的主題開始,不要馬上給出你的價值觀,不要忘了問問孩子的觀點。
重要的是:我們跟孩子做性教育越早越好,因為越早孩子就會把這個話題正常化。
主題可以是:身體各部分和功能、性別平等和差異、男孩女孩間的關係、生殖、避孕藥具使用(是什麼和為什麼)、預防性侵害、性多元、敏感話題:自慰、流產、婚前性行為、婚外性行為等
和孩子們討論性,也不意味著他們已經發生了性行為;同樣和青少年討論性話題,也不意味著允許他們發生性行為,我們允許的,是負責任的行為。
5、問:我孩子月經初潮或遺精了,作為家長我該怎麼做?
這個時候的孩子可能會傷心、會搖擺,因為他們還不夠成熟,一會兒想做大人,一會兒想做孩子,作為爸媽必須支持他們。
可以鼓勵他們說: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為這意味著你已經長大成人,所有人都為你驕傲。
家長應該在孩子出現初潮或遺精之前,就解釋這些青春期的現象,並告訴孩子如果在你身上也出現了,你可以選擇說或者不說,但你一定是驕傲的。
6、問:中國的高校愛滋病越來越嚴重了,怎麼跟孩子討論這個話題?
與青春期的孩子討論性話題的時,最好彼此手頭都有一些在做的事情,肩並肩坐比面對面更好——可以是在開車、一起看電視的時候。
可以用新聞起一個話題:我最近看到新聞上說,中國的高校內愛滋病性病的感染率在逐年的升高,你知道那個新聞嗎?你怎麼看待這個事情呢?
我們要了解他已有的知識、觀點,並且不評判。
千萬不要直接跟他說:現在這種情況特別嚴重啊,你一定要保護好你自己,這可是非常危險的啊……這些語言對孩子根本不起作用。然後可以為他選擇一本正規的書籍,讓他自己去閱讀學習。
7、問:孩子的爸爸出軌,我們離婚了,怎麼和孩子解釋「婚外性行為」?
可以跟孩子講事實:我跟你爸離婚了,原因就是你爸爸出軌。
這是孩子需要了解的事實,孩子也需要知道媽媽在這個過程中是受到了傷害、很傷心。但我們依然要給孩子愛爸爸的機會,因為那個人對他/她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人。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如果我們給他傳遞的信息是:你爸爸是一個壞人、他不是一個好爸爸、好丈夫,你不要再愛他……這些信息對於孩子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離婚本身。
性教育就是親子關係的延續
與頂級的兒童性教育專家對話,讓我徹底明白了一件事:性教育就是親子關係的延續,孩子以後的親密關係、婚姻關係來源於家庭的養育方式、價值觀。
控制型的父母會教出不知道如何發展良好親密關係、也無法享受性快樂的成年人。孩子3、4歲開始發展同理心,決定了否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知道對方感受需求、慾望、界限、表達方式與自,的不同,是否會根據對方的需求去調整、去適應。
在小的時候,當天真浪漫的孩子獲得懵懂美好性的最初感受的時候,如果被家人否定、不理解他,孩子會產生罪惡感,同時也否定了這種好的感覺,對以後的親密關係都可能產生巨大影響。
抬眼看,國內如今80、90後離婚率居高不下,一定程度是因為我們只習慣考慮自己,我們沒有共情、為對方考慮的能力。
但願一篇意義非凡的性教育課,讓你我明白:性教育並不等於「性行為教育」,它歸根結底是一種愛的教育,是關於我們生命的教育,將貫穿我們的整個生命。給孩子們從小樹立正確的性理念,懂得保護自己、善待自己和他人。
我是韓老白,
一個從全職媽媽到逆襲成立自己文化傳媒公司的寫作人;
「殺手」文案培訓師,幫眾多全職媽媽和迷茫的職場人重新找到了職業方向,實現了靠寫作月入過萬,迎來了事業第二春。
想了解更多關於寫作和文案的~知識,私信我便可免費獲得1次專屬諮詢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