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旅遊策劃方案——雲南如何搶到香格里拉?
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文
一、 世界上最轟動的一次旅遊策劃:旅遊收入十年增長500倍!遊客二十年增長一萬倍!
1999年,雲南迪慶州中甸縣旅遊起步之時旅遊總收入3000萬。二十世紀之初中甸縣通過策劃運作更名香格里拉之後,2016年,香格里拉市實現旅遊總收入150億,十多年時間就增加了500倍!遊客從1995年的1200人變成了2016年的1200萬!創造了旅遊業投資最小、增長最快的世界紀錄!
二十世紀之交的雲南不為人知地進行了一次重大的轉型升級,結果是直接奠定了「旅遊王國」的歷史性地位。雲南旅遊一直走的是差異化、原創性的路子。中原大地幾十年如一日地販賣歷史文化,青銅器、皇帝陵、兵馬俑等已經讓遊客審美疲勞了,我們則打「最炫民族風」的牌,一部電視劇《孽債》的傣族風情帶起了西雙版納,一部電影《五朵金花》白族風韻炒熱了大理,一部《阿詩瑪》的彝族文化帶活了石林……差異化競爭讓遊客眼前一亮,雲南旅遊迅速崛起。
到了世紀之交,旅遊的消費主力軍已經成了小資白領,不再希望花錢出來玩還要接受歷史文化再教育,不再只是簡單的體驗民族風情,他們更希望在旅遊中獲得超出想像、心中想看而現實中沒有的東西,他們更希望擺脫都市的冷漠、尋找心中的家園。這個時候雲南進行了集體大轉型!大理、麗江、香格里拉迅速轉身對位,聚集了中國所有的小資白領和中產階級,從以前的「阿哥阿妹有空來看看」變成了「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從觀光到度假,從旅遊到地產,賺到了大錢。
當時的迪慶州跟大理、麗江比還差得很遠,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對於大理、麗江來說是轉型,對於迪慶州來說更重要的是升級。在這個重大時刻,完全是出於偶然和碰巧,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策劃了大理「風花雪月,自在大理」的旅遊形象口號,讓大理從「五朵金花的故鄉」賣白族風情轉型到了賣風月夢鄉、浪漫之都。熊大尋策劃了「香格里拉的標誌——卡瓦格博峰」找到了香格里拉在雲南的關鍵性證據,為中甸就是香格里拉的事實板上釘釘。徹底終結了四川、西藏對於香格里拉的爭議。從賣藏族風情升級為賣世外桃源、夢中天堂。麗江則打出「小資天堂」的新形象,從賣納西風情轉型到賣小資天堂、艷遇之都。幾乎在同一時間,雲南旅遊的三大王牌都進行了歷史性的大轉型,石破天驚!從此,世界驚艷轉頭看,滾滾人流下雲南!雲南真正從此成為旅遊王國。
隨著一些關鍵性證據的出現,雲南省政府在迪慶州府中甸縣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舉世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慶。其他地方還沒緩過神來,迪慶又搶先一步。經國務院院批准,2001年12月17日,
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2002年5月5日,舉行了更名慶典。從此開始了十年增長500倍的奇蹟!
二、為什麼香格里拉在雲南?雲南如何搶到了這張王牌?
1933年英國的詹姆斯·希爾頓出版了《消失的地平線》一書,講述了英國駐巴基斯坦的領事康維及助手馬林森上尉、法國女布林克羅小姐、美國人巴納德在飛機失事後的神奇之旅。僥倖生還的他們來到了喜瑪拉雅山附近的藍月亮山谷,山谷的最高處聳立著世界上最美麗的卡拉卡爾雪山,那潔白無瑕的金字塔狀輪廓,單純得如同出自一個孩童的手跡。狹長的藍月亮山谷內隱藏著世外桃源般神秘靈和的香格里拉,它僅通過馬幫與外界聯繫,這裡有翠玉似的草旬、明鏡般的湖泊、豐富的金礦、漂亮的寺廟和其它教派的廟宇,萬物深深沉浸在寧靜的喜樂中。
1971年亞洲糖王郭鶴年開辦了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接著把這個酒店在全世界開了幾十家。數十年來,香格里拉已成為歐美人心中世外桃源的代名詞。
《消失的地平線》的場景描述與迪慶州及中甸縣完全一模一樣。但是川、滇、藏三省交界地都具備同樣的地理特徵,如果誰能先動手把這個名字搶過來,對誰就是歷史性的發展機會!師出有名,除了動作快,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平息爭論的關鍵性證據。
香格里拉,原名「中甸縣」,位於川滇藏交界的雲南迪慶州,曾是一個隱藏在雪山深處毫不起眼的縣城,以林業為主要的經濟來源。雖然中甸縣擁有秀麗的景色風光,但這樣的景色,在川滇藏並非獨一無二。再加上當地的經濟十分落後,接待能力也很弱,全縣沒有一家酒店。 1995年,這裡僅接待遊客1200人次。
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在川滇藏三省搶奪「香格里拉」品牌過程中,發現雲南迪慶州梅里雪山吻合《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香格里拉的金字塔形狀的卡拉卡爾雪山,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藏語發音就是卡拉卡爾,加之外形一致,於是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把梅里雪山定位為「香格里拉的標誌」和「香格里拉的坐標」,一舉搶占「香格里拉」爭奪戰的制高點!同時,熊大尋是第一個在考察中發現,1992年記者何君武拍攝過一張卡瓦格博峰日月同輝的照片,被當地人稱為聖照。同時發現,迪慶尤其是梅里雪山地區很多藏族法師戴的帽子頂上和白塔和寺廟建築頂部都有一個標誌性的圖像:日月同輝,這在其他地方是根本看不到的!是梅里雪山所獨有的!香格里拉的英文為「shangri-la」,發音來源於藏族方言,意為「心中的日月」,這正是香格里拉的標誌所在啊!卡拉卡爾當地藏族讀音就是卡瓦格博;香格里拉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就是日月奇觀卡瓦格博;「心中的日月」就是迪慶地區僅有的日月法器
和日月神符,這三大依據的推出,為向國務院申報改名香格里拉提供了關鍵性證據。
(梅里雪山聖照「日月同輝」——何金武1992年攝影)
(香格里拉地區法師帽子上的「心中的日月」)
(梅里雪山下白塔塔尖上「心中的日月」,是當地獨有的日月神符)
(「香格里拉」藏語是「心中的日月」,就在日月同輝梅里雪山——香格里拉的標誌!)
2008年好萊塢大片《木乃伊3》釆納了熊大尋的發現:把日月塔尖作為識別香格里拉的標誌!並有大量特寫
另外,熊大尋受迪慶州州長齊扎拉所託撰寫《中共迪慶州政府關於「滇川藏--大香格里拉旅遊經濟圈」列入國家旅遊開發重點地帶財政援助申請報告》獲得國務院批准通過,到2003年,年財政僅5000多萬元的迪慶獲各種財政拔款及貸款4.2億元,2003年、2004年成為香格里拉縣城鎮開發年,機場兩次擴建,城市功能完善,大香格里拉門戶、中心和客廳的事實形成。迪慶州張副州長評價:「我想,此次策劃最先要感謝的是吳堅書記,是他請到了熊大尋這個真正的專家!這次策划起點高,很有深度。『香格里拉的標誌和中心』這一定位抓住了梅里雪山的精髓,搶占了『香格里拉』品牌爭奪戰的制高點!為證明香格里拉在迪慶寫下了至關重要的一筆!而『世界的心』,則在精神上、宗教上和站在世界範圍的高度上,給梅里雪山最有力、最貼切的描述。」
2002年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對梅里雪山的策劃案被提升為大香格里拉旅遊的總體戰略方案,影響達50個州縣!2004年金黔在線訊:2003年梅里雪山系列推廣活動多層次、全方位展示香格里拉民族生態文化,成為香格里拉旅遊的亮點。2003年全州旅遊社會總收入完成12.09億元,即使在非典時期遊客較少的情況下,仍比上年增長5%。策劃梅里雪山,與天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敢奢談人力事功,唯替天行道,奉天承運而已!
三、讓消失的地平線浮出水面:策劃香格里拉紀實
雲南省省長徐榮凱說:「如果說香格里拉是雲南旅遊的王冠,那麼梅里雪山就是王冠上的明珠。」世界上有很多山,少數的山被榮幸的尊稱為神山,但只有一座神山是男性神山;世界上有很多山被人征服過,少數的山幸運地成為處女峰,但只有一座處女峰是世界上最美最純凈的。這就是梅里雪山。
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在與迪慶州和中甸縣進行策劃會時強調:要證明香格里拉在雲南,就要緊緊抓住梅里雪山,這是香格里拉的中心和靈魂。
梅里雪山隸屬雲南迪慶州的德欽縣,與舉世聞名的香格里拉縣相距70餘公里。有8個中心景區,60多個風景點,總面積3500多平方公里。景觀主要有:三江併流、高山雪峰、峽谷險灘、林海雪原、冰蝕湖泊。它是雲南省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壯觀、民族風情最多彩,極令人神往,但基本上是尚未開發的處女景區。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名調查、經國務院1989年批準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在分頭消化完項目資料和對迪慶州三個縣考察完畢後,熊大尋闡述關於迪慶州打造香格里拉品牌的思路:
目前,四川、西藏和雲南都在搶打香格里拉這張王牌,大家風景都差不多,要讓國務院批准中甸改名香格里拉,要讓全國各界承認香格里拉在雲南,必須找到關鍵性證據、壓倒性依據,否則缺乏足夠的說服力,難於讓人信服。經過這段時間的考察來看,這三個地方可以作為這個證據。
第一是中甸縣的松贊林寺,松贊林寺是藏區第二大寺廟僅次於布達拉宮,與《消失的地平線》關於香巴拉王國中藏傳佛教的描述比較吻合。
第二是維西縣的茨中教堂,法國傳教士於1867年建立的茨中教堂,地理位置極為偏僻,充分反映了西方傳教士艱苦卓絕的傳教精神,符合書中描述的多教共處的情景。
第三是德欽派,德欽縣有著名的梅里雪山,最高峰卡瓦格博和最美山峰緬次姆都在德欽,《消失的地平線》描述有一個金字塔式的雪山叫卡拉卡爾,這也卡瓦格博峰很像。
我們這次來考察,所有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卡瓦格博峰,我們到德欽這段時間常理上是看不到它的,都被雲遮擋了。但是因為我們是來幫助當地發展旅遊的,所以違背常理讓我們一睹雄姿。上山那天大家都記得天空真是一朵雲也沒有,我們朝拜完後,兩個奇觀出現了:一個是一朵一朵的雲從卡瓦格博峰後升上了天空,馬上又消失了,十分震撼!就像山在跟你對話一樣。另一個是當時就在冰川上發生了輕微冰崩,雪山發出卡卡的聲音,也像在跟我們對話。當時一起去的深圳記者震撼得五體投體,倒頭便拜,把相機里的膠捲都拍完了!直稱「世界上最美的雪山」!
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是藏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神山。每年尤其藏曆羊年,青、藏、甘、川、滇五省區藏民皆要來朝聖卡瓦格博,外轉十三天,內轉五天,寓意獲神庇佑、死後可以進入天堂。在藏民千年來匝繞朝聖的各種各樣的神山中,卡瓦格博最聖潔無瑕,是全球之內未被人類征服的處女峰。
二十世紀整整一百年里,英、美、日等國登山隊數次攀登皆告失敗。1991年那次震驚世界的山難,埋葬了日本登山隊登山運動員。人類登山史上卡瓦格博留下的遺骸位居世界第二!是地球上唯一的處女峰,極為神秘莫測。據說,當時登山隊距峰頂只有300米了,天天氣預報第二天風和日麗,但是沒想到第二天神山發怒突然變臉,暴風雪把全部人掩埋了,七年後又通過冰川把遇難者送到幾公里外的天葬台來。
香格里拉最美之景在中甸,但香格里拉最神之地在德欽!梅里雪山才是香格里拉的地標和精神中心。
我在看《消失的地平線》一書發現:卡拉卡爾山(原文Karakal)與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原文Kawadgarbo),讀音比較接近。我們能否可以這樣認為,卡拉卡爾就是卡瓦格博。但是小說里提到卡拉卡爾山有28000英尺高,這相當於8534米。超過這個高度的山只有三座:珠穆朗瑪:8848米,29029英尺;K2(K2):88611米,28251英尺;干城章嘉峰:8586米,28169英尺。可是卡瓦格博只有6740米,這是一個破綻,但是我們可以這樣解釋,小說中的尺寸和故事都屬於虛構,不足以為憑。另外,前面三座山都是人跡罕至、不宜人居。只有卡瓦格博山及其周邊符合世外桃源的景象。
我發現了迪慶就是香格里拉的三大關鍵證據:發音、照片、法器
我前天在雨崩村跟當地人聊天,我讓他們用本地話讀「卡瓦格博」,他們的發音都十分接近「卡拉卡爾」。
我們看看希爾頓對卡拉卡爾的描寫:「他的視線被不可抗拒地引向山谷的正前方,就在那裡凌空高聳著一座雄偉的山峰,在月光的朗照下閃爍出熠熠的輝光,在他的心目中,這該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可愛的山峰……前方構勒出蒼白的三角形,這金字塔式的山峰又呈現眼前,開始是灰色,接著換成了銀色,後來,太陽最初的光芒吻了上來,這頂峰競妝點上粉色的胭脂」。
金字塔式的雪山在各地比比皆是,大部分雪山都是金字塔式的。但是,讀音最相似的卻是卡瓦格博峰。另外,我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1992年記者何君武拍攝過一張卡瓦格博峰日月同輝的照片,被當地人稱為聖照。我就此事親自見過何君武本人,證明此事確實屬實。同時發現,迪慶地區很多藏族法師戴的帽子頂上和白塔頂部都有一個標誌性的圖像:日月同輝,這一現象不是偶然而是十分普遍!這在其他地方是根本看不到的!藏區的白塔塔頂造型各異,只有梅里雪山地區的白塔塔尖是日月神符!香格里拉的英文為「shangri-la」,發音來源於藏族方言,意為「心中的日月」,這正是香格里拉的標誌所在啊!其他的雪山從未發現過這類日月同輝的自然奇觀,其他地方的白塔和法器也沒有出現過日月神符。
第一大證據:卡拉卡爾當地藏族讀音就是卡瓦格博;
第二大證據:香格里拉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就是日月奇觀卡瓦格博;
第三大證據:「心中的日月」就是迪慶地區僅有的日月法器和日月神符
這三大依據的第一次為迪慶就是香格里拉提供了關鍵性證據。這三大證據分別是讀音、照片、法器和白塔。分別代表了民族、自然和人文三大領域,具有充足的說服力!
我原來很好奇「心中的日月」這句話,這種詞組的結構和表達方式很少見,甚至不合情理。心中家園、心中的天堂、心中的聖地……比較合理常見,為什麼要說「心中的日月」呢?原來很納悶,現在有了這一系列發現,有了原來如此的釋然:一定是香格里拉地區時常出現日月同輝的奇觀,所以當地人把日月等同於家園,等同於聖地,所以才有了「心中的日月」這樣的稱呼!卡瓦格博峰為代表的梅里雪山不就是「香格里拉的標誌」嗎?!卡瓦格博峰不就是心中的日月、夢中的香格里拉嗎?!
(香格里拉的標誌——卡瓦博格峰)
我們原來宣傳梅里雪山有四種角度:
第一種是神秘觀,有的人認為梅里雪山沒有廣大的知名度,不適宜針對大眾進行宣傳,應該針對它造成的震驚世界的山難,並且它從未被征服的特點來宣傳。所以它的目標消費群應該是喜歡探險和登山的人,要抓住這群人來做推廣定位,在其神秘性上做文章,訴求「梅里雪山---神秘之旅」以吸引這群探險愛好者,同時限制大規模人群的進入,也有利於保護雪山;
第二種是宗教觀,有的人認為應該突出梅里雪山位居藏傳佛教八大神山之一的宗教色彩,及其純潔無瑕的氣質,用「世界的朝拜,你我的朝拜」、「靠近神靈---梅里雪山的召喚」和「人類靈魂的朝聖地」來定位梅里雪山;
第三種是哲學觀,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梅里雪山不論從外形或精神內涵,不論從東方哲學還是西方哲學來看,都達到了美學上的最高境界,應該用「大美無言」和恩格斯說過的一句話「人類第一次喪失自己」來概括梅里雪山;
第四種是人類觀,主張讓梅里雪山成為全世界的心靈庇護所,用「世界平安---梅里雪山的祝福」來表達。
這是以前的做法,現在我想請大家先思考幾個問題:
第一、梅里雪山在哪個方面可以成為世界第一?
第二、對梅里雪山來說,最有力的槓桿在哪裡?
第三、梅里雪山可否占據一個制高點,帶動一片,影響一個板塊,拔出蘿蔔帶出泥?」
以上四種定位我認為都缺乏足夠的宣傳力度和消費吸引力。
第一種神秘觀,有吸引力,但是大家想過沒有,『神秘之旅』,全中國每天會有多少這樣類似的廣告宣傳口號出現!這些定位沒有體現出熊大尋策劃機構定位的三個一法則:「唯一、第一、專一」。
針對探險愛好者這群分眾來進行宣傳,相當於大炮打蚊子,一來這群人消費能力有限;二來他們原來就知道梅里雪山,沒有必要專門進行針對宣傳;三是要保護雪山限制遊客,你就要針對高檔消費群來做,限制遊客量沒必要非得限制宣傳面,完全可以通過提高票價來達成。你沒有理由剝奪別人買東西的權利,相反要歡迎大家來搶購,但是可以通過定個高價,讓他們排隊購買,願者請進,不願走開。但是我不贊成這種做法。
第二種宗教觀,問題更大!別的不說,國家廣告法規都很難通過;
第三種哲學觀,太抽像!絕大多數老百姓都聽不懂,更別說進行有效傳播了;
第四種人類觀,『世界平安』,聯合國可能比較感興趣,與旅遊者有何相干?旅遊者是要從你的廣告裡面看到你能提供給他的利益,而不是說教弘法。
以上這些觀點很多是從我們自身的角度,或者說是從梅里雪山本身的角度來看問題,我們不需要為梅里雪山買單,但消費者要,憑什麼讓他們買單?
現在流行搞城市營銷策劃,一時之間大師滿天飛,認為想出一句廣告語就能起死回生,化腐朽為神奇,其實城市策劃的內涵何其深厚,豈只是一句廣告語就能包辦代替!但既便如此,我也還是看到了好多把城市形象搞得牛頭馬面的東西。
很多策劃人靠做新聞和公關活動出身,對旅遊營銷和廣告一知半解,在尋找城市的定位時,往往大而無當,廣告單一精準的特性最主要就體現在項目定位上。其實很簡單,項目定位跟用放大鏡點紙一樣,只有高度聚焦,將太陽光完全聚焦在一個小點上,才能將光源轉化成光能,才能燃燒引爆。
原來對梅里雪山的策劃都是只在此山中,現在要站在整個雲南運作香格里拉品牌的高度進行策劃,不管從歷史和現在來看,不管從精神還是外在來看,梅里雪山及其主峰卡瓦格博,都是香格里拉的識別記號和心靈密碼,都體現了香格里拉神秘意境的終極。所以,其當之無愧地是香格里拉的標誌。
『梅里雪山---香格里拉的標誌』!沒到過梅里雪山,就不知道香格里拉的真正內涵!沒到過梅里雪山,就不能證明香格里拉在雲南!沒有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就沒有世界性!沒有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就沒有權威感!香格里拉是雲南旅遊的王冠,梅里雪山是這個王冠上的明珠!王冠上鑲嵌明珠才彰顯無上尊貴,明珠座落王冠上才凸顯價值連城!
「『香格里拉的標誌』意味著——不到梅里雪山,不識香格里拉!意味著,這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意味著,香格里拉的升華和結晶!意味著,在四川稻城、阿壩和甘孜等地,在爭先恐後搶打香格里拉這張王牌的激烈競爭中,梅里雪山讓香格里拉就在雲南這一事實,板上釘釘。這看似簡單的一個定位口號,其實蘊含著如此之巨大的無以倫比的策略威力!這一定位如同雪山一樣,豪華落盡見真淳,此定位一出,立時塵埃落定,大美無言,壯麗無邊。」
以「香格里拉的標誌」為定位,立時引來大家的交口稱讚,問題迎刃而解!
(昆明機場「香格里拉廣告牌」)
熊大尋給政府領導班子講解發展戰略:「今年的梅里雪山文化節應該辦成「發現香格里拉的標誌」現場發布會,你們前期策劃的文化節活動,已把宗教活動和民間活動整合進來了。並且也做了詳細的計劃。如果我們來只是為了更進一步豐富這個活動,我想那就沒有必要來了。梅里雪山是雲南旅遊的看家法寶,不亮相則已,一亮相一定要當驚世界殊!」
「因為,這次活動面臨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背景:
「第一,是中國第一個跨省旅遊大聯盟『大香格里拉旅遊圈』正式啟動的背景下展開的,這意味著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已經到來,這是天時;」
「第二,2003年昆明國際旅遊節將吸引全世界上千萬人的光臨,迪慶是最熱門的地方,而迪慶會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定在德欽,這是地利;」
「第三,2003年正逢藏曆水羊年,為60年一輪迴。因此,轉山朝拜的人百倍於常年,盛況空前!據說,羊年朝聖轉山卡瓦格博一圈,相當於平時轉卡瓦格博12圈。而在藏曆的水羊年轉山一圈,其功德不言而喻!卡瓦格博百年不遇的生辰必將吸引東南亞及整個藏區無數信眾的朝拜,萬眾一心向梅里,四海一家歸聖山,這是人和。」
「但是,我們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梅里雪山位於即將引發世界旅遊狂潮的『三江併流』的核心區,是三江併流最密集的地段,是大香格里拉旅遊的標誌區和中心區,加之梅里雪山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將其定位為『香格里拉的標誌』可謂實至名歸。此定位一出,即有『挾三山而撼五嶽』之勢,將『香格里拉』的中心概念占為己有,內涵深遠,使周邊省份的旅遊區搶占『最後的香格里拉』、『香巴拉』等邊緣概念的做法相形見絀。」
「第二,在此定位基礎上包裝其旅遊形象,整合東竹林寺、雨崩神瀑、茨中教堂、哈巴雪山、三江併流等旅遊稀世資源,形成『香格里拉標誌』的形象系統。以梅里雪山文化節活動線路的設計穿插,將之打一個包拎出來,擺在世人面前,真正做到在旅遊經濟上成為香格里拉標誌和中心。」
「第三,將活動更名為『大香格里拉的標誌--梅里雪山文化節』,放大活動的意義。同時,以藏傳佛教為由頭,以發揚藏族文化為綱領,發起建立『大香格里拉旅遊文化同盟會』,組織機構設在德欽。以在政治影響上真正成為香格里拉的中心和標誌。」
「第四,通過與美國國家地理協會和香港登山協會等境外機構合作,由其協助制定控制性旅遊規劃,並利用其作為招商引資的渠道,儘快通過利益互換完成交通網絡建設,其後在政策制定、機制創新、觀念交換、信息處理和經濟交易上首先形成模式,打造一個在大香格里拉地區起巨大示範效應的交易平台,從而真正在一張白紙般的大香格里拉地區成為文化經濟上的中心。」
「通過這幾大整合,以宗教和景點的優勢,挾天子以令諸侯,連結好各項工作措施,不動則已,動則如同拔出定海神針,驚天動地!這就要求我們要活用現代社會各種交易機制和手段,整合區域發展各種要素,完善各個經濟板塊的聯動模式,引一發而動全身,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這才是我們來德欽進行策劃的目的所在!」
2000年11月28日,策劃小組和政府工作組返回昆明。在前期考察的基礎上,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最後制定出<<「香格里拉的標誌」梅里雪山聯動大香格里拉戰略策劃案>>。
12月10日,迪慶州張副州長、五華區馬副區長、區長助理、文化局宋局長,及德欽縣縣委書記吳堅、宣傳部肖武部長、旅遊局張局長等一行認真聽取了熊大尋策劃機構的報告。報告足足進行了兩個小時,最終獲得政府要員們很高的評價。
迪慶州張副州長評價:「我想,此次策劃最先要感謝的是吳堅書記,是他請到了熊大尋這個真正的專家!這次策划起點高,很有深度。『香格里拉的標誌和中心』這一定位抓住了梅里雪山的精髓,搶占了『香格里拉』品牌爭奪戰的制高點!為證明香格里拉在迪慶寫下了至關重要的一筆!而『世界的心』,則在精神上、宗教上和站在世界範圍的高度上,給梅里雪山最有力、最貼切的描述。」
張副州長本身也是造詣很深的藏傳佛教徒,他對策劃的肯定就代表數百萬藏傳佛教教眾的認可。策劃報告最後呈報州長辦公室審批。
12月20日,在迪慶州駐昆辦事處州長辦公室,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又對齊扎拉州長單獨進行了提案。齊州長是位學者型官員,同時政績突出,在藏區享有較高威望。提完案,已看過我的策劃報告的齊州長對我的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很感興趣,齊扎拉州長將其著作《思與路——縣域經濟發展思考》贈送給熊大尋,並鄭重邀請熊大尋代表他草擬大香格里拉地區的戰略地位及財政申請報告,並且呈報國務院批覆。熊大尋對香格里拉標誌的策劃方案和論證方案得到迪慶州的總體認同,現該方案已被放大為大香格里拉整體戰略方案,影響達50個州縣!
四、《「香格里拉的標誌」整體策劃方案》
抓住梅里雪山千載難逢機遇
推進藏區小康建設大局發展
——香格里拉的標誌與大香格里聯動項目世紀工程總體策劃方案
前言
西部大開發與改革開發初期東部開發相比,具有加入WTO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全球觀念和世界平台,而藏區以其在西部乃至全國無以倫比的旅遊及生物資源潛力,而具有強大的後發優勢和比較優勢,如何統籌規劃、著眼全局,尋找絕佳突破點,做到以點帶面、以面促勢、以勢成局,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力優勢和區域優勢,將對整個大香格里拉經濟板塊的撬動起到巨大的示範、牽引效應和槓桿效應。
香格里拉已以出水芙蓉的絕世身姿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大香格里拉和廣大藏區已萬眾所仰、拭目以待,梅里雪山大勢所趨、呼之欲出!
香格里拉作為世界旅遊熾點而舉世矚目,梅里雪山作為其中心和標誌,隨著對其統籌規劃、整合開發,必將對響應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規劃,划下歷史性的大手筆。真正體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措施」的新形勢下的發展方針。
西部大開發是舉世矚目的千秋偉業,梅里雪山與大香格里拉聯動項目堪稱舉足輕重的世紀工程。
戰略圖景
本項目總策劃的根本目的在於,以梅里雪山為支點,以梅里雪山文化年為槓桿,施以廣告傳播和市場經濟的作用力,以撬動德欽縣及大香格里拉地區經濟板塊,帶動雲南旅遊經濟和廣大西部藏區旅遊經濟的加速發展。
一、梅里雪山及大香格里拉旅遊業起飛前夕的SWOT模型分析
優點(Strengths):略
弱勢(Weakness):略
機遇(Opportunites):略
威脅(Threats):略
四川稻城及亞丁地區以類似香格拉的旅遊資源和強勁的競爭勢頭對梅里雪山及香格里拉形成威脅。在定位上,其稱為「最後的香格里拉」、「香巴拉」,竭力搶占香格里拉的延伸概念,通過各種渠道積極進行品牌宣傳,短期內就獲得了較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最值得警惕的是,四川稻城也擁有同樣優美的雪域貢嘎雪山,貢嘎雪山同樣擁有形似金字塔的山峰,一旦其打出貢嘎雪山是「香格里拉的標誌」的宣傳牌,其將立即占有香格里拉的中心概念,此舉有扭轉乾坤之功!因此,應儘早通過梅里雪山占有「香格里拉的標誌「這一至關重要的戰略定位。並有效發揮梅里雪山的聯動作用。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們必須對梅里雪山從長計議。據悉,麗江在新一輪的發展戰略中也將定位為「香格里拉的心」,可見「香格里拉」實在是一塊足以讓全世界垂涎的蛋糕,誰都想來分一塊。所以,梅里雪山迅速搶點「香格里拉的標誌」這一至高無上的定位,已成刻不容緩之勢!
結論:
通過以上SWOT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梅里雪山擁有的七項優勢,都是客觀存在不受外在因素左右的壓倒性的優勢,個別還屬於壟斷性的優勢。梅里雪山的弱勢,多來自人的觀念、認識不足,也可以通過總體策劃方案促進認識提升。
梅里雪山面對的威脅,是來自四川稻城亞丁地區的強大威脅,這是一場搶占至關重要的戰略至高點的激烈競爭。
因此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住當前的發展機遇,制訂高瞻遠矚的適應21世紀旅遊業發展趨勢的旅遊業發展戰略,並在每一步進程前都進行高智慧投入的精心策劃,使梅里雪山推出的旅遊產品,成為領導潮流的創新精品,使梅里雪山在21世紀這一知識經濟的世紀,成為雲南省乃至廣大藏區旅遊業跨入21世紀的一個最具生機的生長極,成為眾多雪域旅遊地中最閃亮的明珠,為香格里拉和大香格里拉地區的二次加冕獻上大禮!
二、梅里雪山與大香格里拉地區旅遊業發展戰略
(略)
三、 項目開發運營策劃
(略)
· 宣傳策劃大綱
(一)第一戰略階段--借船出海(2003年--2004年)
1、定位:香格里拉的標誌,大香格里拉的精神中心
2、理念:
1)香格里拉的標誌--梅里雪山!
· 走進梅里雪山,領悟香格里拉!
· (亦即梅里雪山文化年活動理念與口號)
3、理念表述:
1)梅里雪山是香格里拉的景區標誌--《消失的地平線》中把像金字塔形的卡瓦格博峰作為識別香格里拉的標誌;大量香格里拉題材的圖片和畫面都以卡瓦格博峰作為其主標誌;
2)梅里雪山是香格里拉的精神中心--梅里雪山在藏民心中是世界眾神居住的宮殿;卡瓦格博神是人人皆須朝拜的享有崇高地位的神;延續700餘年獨一無二的朝山巡禮;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卡瓦格博是外形如八座佛塔,內似千佛簇擁集會誦經的神奇而令人神往的吉祥聖地。
3)香格里拉已成舉世聞名的品牌,而梅里雪山又是香格里拉的精神中心和景區標誌,藉助香格里拉的聲勢,既屬情理之中,又能事半功倍,一巧拔千斤!(據悉,麗江在下一步的整體戰略規劃中也將以「香格里拉的心」作為其核心定位。)
4、戰略意圖:充分藉助香格里拉之勢,強力推出梅里雪山品牌,同時確定「香格里拉的中心與標誌」這一至關重要的概念,為聯動大香格里拉經濟,占據一個戰略至高點、提供一個活動中心、找到一個足以拉動全局的說法。
5、戰略要求:
1)重點突出
在此戰略階段,所有關於梅里雪山品牌進行的宣傳活動必須緊扣圍繞定位和理念,所有宣傳畫面、文字必須突出「香格里拉的標誌」這一核心宣傳要素。
2)緊密掛靠
讓梅里雪山與大香格里拉的名字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有關「梅里雪山文化年」的標題放大為「中國大香格里拉旅遊節暨梅里雪山文化年」,使人們在頭腦里將二者視為一體。既可先入為主奠定「香格里拉的標誌與精神中心」的定位,又可將關於大香格里拉的宣傳為我所用。
3)寧缺勿濫
所有宣傳活動、宣傳品、宣傳冊、宣傳單頁必須保證精美的品質,不可因任何質量問題而影響到梅里雪山的品牌形象。嚴格遵循寧缺勿濫的原則。
4)注意過渡
在第一階段中後期,應逐漸使梅里雪山品牌運作向本質形象、世界形象轉移,開始引進第二戰略階段的定位與理念,為第二階段的順利實施準備條件、打下基礎。(二)第二戰略階段--返璞歸真(2004年以後)
1、定位:世界的心
2、理念:梅里雪山--世界的心!
3、理念表述
1)中央台科技頻道曾這樣評價自然系統:「森林是地球的肺,濕地是地球的腎。」以此類推,雪山純凈空氣、冰清玉潔、潔白無瑕、受人景仰,理應是地球的心。
2)在「只有一個地球」的二十一世紀危機意識的視野里,青藏高原被珍視為人類最後剩下的一片凈土;在這片最後的凈土(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中,藏民千年匝繞朝拜的各座聖山中,卡瓦格博最聖潔無瑕,是全球之內未被人類征服的處女峰。人類不是地球的主人,自然主宰生命一切,「世界的心」恰如其分!
3)梅里雪山地區彙集了全世界多種宗教,它們和平共處、和諧發展,是雪山以世界一家的博大心胸包容了它們;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世界神靈共同居住的宮殿;卡瓦格博外形如同敞開心胸、張開懷抱的世界之主。
4)梅里雪山帶給世人無以倫比的心靈震撼,展現無限和諧的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學。它代表大自然施予人類最偉大的教化,它是自然界的教父,充滿對世人的最博大智慧的慈愛之心。
5)在我們為梅里雪山作了大量考察研究後,擬定下「世界的心」的定位理念時,竟然意外地發現,同為藏區八大神山的岡底斯山不僅作為傳說中佛教的誕生地而聞名,更以「宇宙的中心、現實世界的中心」的佛教世界的尊稱而於2002年引來三百萬之眾的朝聖者;同樣,拉薩也以「世界的中心」而著稱,大昭寺覺康殿號稱「宇宙的中心」,這使它們成為舉世聞名的佛教聖地。可見這一概念對於維護神山、聖地至高無上之權威以及聚集巨大人氣的重要性。(「世界的心」既可表達「世界的中心」的概念,還可理解為「世界的心胸、世界的關懷」等意思,既可迴避宗教認證問題的糾纏,又比「世界的中心」的概念更富有人文氣息和更深內涵。)
6)世界佛教史上第一位轉世活佛、噶瑪噶舉三世法王讓迥多吉的名作《卡格博焚香祭文》一書中,明確的尊認梅里雪山及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所有神山的總主;在佛教世
界中也把卡瓦格博視為藏傳佛教 24座神山中唯一的男性神;在佛教傳說中卡瓦格博峰是世界上第一塊浮出水面的陸地;另外噶瑪巴三世讚譽明永冰川為「勝樂寶輪樂園」。理論依據充分可靠、詳實可考,足以支撐世界的心」之一至高無上的地位。
7)目前中國學術界力主「只有東方文化能夠拯救地球」的學術泰斗季羨林認為:20世紀末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極端激化起來,原因是,西方從工業化以後,對自然窮極分析與索取。而東方人對自然採取天人合一的態度,其中尤以香格里拉地區堪稱典範。「世界的心」代表了符合人類發展趨勢,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一種東方文化的共同價值取向。
8)在確定梅里雪山作為「香格里拉的精神中心與標誌」的定位和宗教化的開發理念中,沒有比「世界的心」這一既具有無上權威,又具普世關懷和豐富內蘊的概念更符合我們所設定的戰略目標了!
4、戰略意圖:通過第一階段的運作,梅里雪山是「香格里拉的標誌」之一概念已世人皆知、深入人心,成為梅里雪山的核心品牌資產,梅里雪山已具有極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此階段,應將戰略重心轉移到梅里雪山本質形象和全球形象的打造上,形成梅里雪山超越、統領大香格里拉地區,甚至整個藏區及世界旅遊的品牌形象權威和品牌威力。
5、戰略要求:
1)重點突出
所有關於梅里雪山品牌進行的宣傳活動必須緊扣圍繞定位和理念,所有宣傳畫面、文字必須突出「世界的心」這一核心宣傳要素。
2)挖掘內涵
所有關於梅里雪山品牌進行的宣傳活動應大膽挖掘「世界的心」這一概念的內涵,作各種概念的延伸,以多種形式豐富「世界的心」這品牌概念。比如原有的「梅里雪山文化年」中的「祈禱世界平安大會」的活動就非常貼切。
3)手法大氣
以大氣的手法與方式,增強「梅里雪山--世界的心!」這一品牌概念的權威性、唯一性、排他性。
表現策略
一、「香格里拉的標誌」電視廣告創意策略
1、主調性:突出梅里雪山神秘而崇高的宗教意味,以之體現梅里雪山作為香格里拉中心的定位戰略。
2、主畫面:以極優美的手法在電視廣告片中展示卡瓦格博峰的非凡魅力,以之突出梅里雪山作為香格里拉標誌的定位戰略。
3、情節線:以梅里雪山獨一無二的朝山巡禮為主要題材,以朝山巡禮活動為情節線貫穿全篇,引出梅里雪山出塵脫俗的絕世風光和神奇風情。
4、視覺線:以轉經筒的旋轉、弦子舞的旋轉、河水的旋渦、河水繞著山轉、人繞著山轉、月亮繞著太陽轉等場景,作為視覺線貫穿全篇,引導出「宇宙運轉、生命輪迴」的梅里雪山的啟示。
5、記憶點:設計行合什禮的人手與白羊結合,幻化為卡瓦格博峰的視覺記憶點。
6、大調子:片子的基調及配樂應明顯區別國內製作,以高古、唯美而又平實的調性,表現梅里雪山作為一種世界文化、世界意識形態的世界性和「大美無言」的聖境,建議以《幻象瑪雅咖啡豆》廣告片和電影《喜馬拉雅》的調性為參考。
二、「香格里拉的標誌」電視廣告創意
第一組鏡頭:
(低沉的長號伴著誦經聲)畫面節奏較緩,遠景:清晨,曠遠的山埡口,矗立著白塔,嘛呢杆上五色的經幡與天上彩雲一起搖動。(淡出淡入)中景:老年藏民側對鏡頭叩等身長頭。(淡出淡入)近景:老年藏民背對鏡頭雙手在頭上合什,雙臂間呈現出卡瓦格博雪峰的輪廓。全景:藏民朝雪山跪下,日出,雄偉的卡瓦格博峰在鏡頭前顯露無遺,祥雲從峰後升起(對應「有緣人朝拜,有無限奇蹟產生」的說法)。鏡頭拉遠:神奇壯美的梅里雪山全貌。
第二組鏡頭:
全景:在飛來寺觀景台,以雪山為背景,藏民用舞蹈表現傳說,「卡瓦格博」騎馬仗劍且歌且舞,眾人頭戴面具圍舞。切近景:寺院裡佛祖靈山講經壁畫。切中景:東竹林寺眾喇嘛圍坐誦經,幻化為梅里雪山群峰的俯瞰——仿佛千佛簇擁集會誦經。航拍:三江併流,在寬150公里的範圍內,高山與江流雄大的在大地上展布。
第三組鏡頭:
鏡頭節奏稍快。以氣勢磅礴的千人弦子舞的大鏡頭與三江併流的大景觀連續組隊切換:千人弦子舞——雪山峽谷,千人弦子舞——草甸冰川,千人弦子舞——湖泊森林,千人弦子舞——丹露泉華,千人弦子舞——高山大流。長移鏡:卡瓦格博峰頂,風吹雪霧,雪擁冰川,川流成溪,溪流成瀑。仰景:雨崩神瀑,飄飄搖搖,千米瀉下,朝山藏民如淋聖浴。中景:雨崩村「香格里拉縮影」的景致——七色的樹叢、籬笆與青稞,古樸的小屋、高拔的櫟松。美絕人寰的仙境,此景只應天上有!
第四組鏡頭:
中遠景:茨中教堂在遠處雪山掩映下遺世獨立,藏族牧師向教眾布道。畫面連續切換:東巴教、伊斯蘭教、苯教、道教、佛教、天主教的宗教儀式組鏡。字幕:太陽、月亮、星星出現的時間不一樣,但同樣在一個天上。遠景:遼闊的高天和「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的大地(象徵博大包容的天地)。遠景:雪山腳下轉山朝聖的人群,長長地圍繞在山間,山下奔流萬里的江水同樣繞山轉流。
第五組鏡頭:
鏡頭搖下:特寫江水中的漩渦。鏡頭節奏加快,連續切換: 漩渦幻化為轉經筒,轉經筒幻化為弦子舞,弦子舞幻化為日月法器的轉動,特寫:白塔頂的日月神座。淡入梅里雪山日月聖照。節奏變緩,遠景:月光華照緬茨姆神山。日月同輝的卡瓦格博峰(淡出淡入)中景:草甸壩子,(嬰兒清亮的啼聲)一家人在屋內圍著新生嬰兒。近景:門外,老牧民雙手合什,兩臂間攏滿遠處的白羊群,漸漸幻化為卡瓦格博峰。鏡頭拉遠:梅里雪山全景,定格。
字幕及話外音:香格里拉的標誌——梅里雪山!
五、熊大尋受迪慶州州長齊扎拉所託給國務院寫的《大香格里拉旅遊列入國家開發重點戰略報告》
抓住香格里拉千載難逢之機遇
推進滇川藏區域經濟大局發展
中共迪慶州政府關於「滇川藏--大香格里拉旅遊
經濟圈」列入國家旅遊開發重點地帶財政援助申請報告
一、世紀的大香格里拉,歷史的大香格里拉!
21世紀前20年,中國經濟大十字結構即將歷史性的形成,大河文明的第四次經濟重心轉移即將全面展開。
中國經濟歷史上最先興起於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依託規模農耕熟地的優勢,經過秦漢的經營,成為中國第一個經濟重心區;魏晉至宋朝完成了以長江流域兩湖平原為根本的第二個經濟重心區的轉移;明清中國的珠江流域東南地區,依託珠三角及臨海優勢,形成中國歷史第三次經濟重心的轉移;目前,隨著國家第三步發展戰略的推出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提速,以及洲際經濟和全球經濟資本擴張時代的到來,中國第四次經濟重心將突破由帕米爾高原分別向東南和東北延伸的巨大山系西向對中國內陸的封閉,逐漸使西部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四大經濟重心所在地,最終完成「北南東西」經濟大十字結構的構架,形成中國大陸經濟空前的全面開發和總體均衡。
從前三次經濟重心的轉移看出,都無一例外地發生在大河流域漸成經濟熟地的地區。如果說前兩個經濟重心的形成是居於大河流域賦予的適合封建農耕經濟由陸運經濟向河運經濟成長的需要,第三次經濟重心的形成則符合了資本主義貿易經濟的海洋經濟的需要。可以這樣說,第四次經濟重心的形成,必將以全球經濟一體化與「無國界」大陸洲際經濟的趨勢為取捨,最終形成以長江為主軸,以重慶信息中心為聯貫東部、中部、西部的樞紐,以長江三角洲和上海為貿易先導,以長江上游成熟區域板塊為資源基地的中國經濟的巨龍結構,共同承擔起調節中國區域經濟均衡協調發展的支架和動力軸承作用。
未來以長江為主軸的西部經濟重心勢必形成三大經濟區。第一是以拉薩為中心,兩江一河為增長極的西藏經濟區;第二是以青藏線為主軸,西寧為增長極的青藏經濟區;第三就是以香格里拉為中心的滇川藏經濟區。其中大香格里拉經濟區以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規模開發先發效應和品牌整合效應,理所當然地成為最為活躍、最有生機的經濟板塊和超級生長極。
二、世界旅遊的「矽谷」--中國大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
2002年5月27日至6月2日,首屆川、滇、藏「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座談會在拉薩召開,計劃在未來的10年內,在川西南、滇西北、藏東南獨特的自然資源、民族文化和區位優勢的基礎上,實施大規模的區域性生態建設與旅遊資源綜合開發,將3省區交界處的9個地州打造成「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建成國際一流的旅遊「天堂」。
滇川藏大香格里拉地區共包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麗江地區,西藏自治區昌都、林芝地區等9個地州50個縣,總面積約38.8萬平方千米,位於長江巨龍的尾部即長江上游,擁有極其相似的珍貴的「香格里拉式」的旅遊資源,這使它們成為一個共同的地理單元。
其共有核心景區「三江併流」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在中國十七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地區」中排名第一位。著名的橫斷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交錯雄踞整個金沙江、怒江、瀾滄江「三江流域,長江、湄公河、薩爾溫江等亞洲著名江河上游均在此地。這裡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約占全國的30%,也是原始森林和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總體規模及潛能符合作為全國性經濟重心地帶生長極的條件與趨勢,是當今世界第一產業旅遊業的最佳開發地。加之以世界知名旅遊名勝香格里拉為核心區,覆蓋滇川藏三省,因其自然景觀、人文風情、歷史沿革和經濟結構的相似性、互補性,加之區域經濟合作及產業配套已取得規劃性、初始性的成就,航空、公路、酒店等旅遊基礎設施的網絡化,已形成相對成熟、穩定的經濟板塊。
三、旅遊「三峽工程」--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經濟圈
大香格里拉地區處於長江上游,其產業生態化發展的走向將直接對中下游生態保護與經濟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尤其是對構建下游大上海深水港區和蘇浙兩翼的長期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整條長江經濟巨艦的重舵。
歷史上黃河流域因開發較早、保護較晚而最終為近現代經濟帶來沉重掣肘。長江這條黃金水道作為中國新的經濟平衡器及東亞與世界五大洲經濟往來的重要門戶,其上游區域的綜合保護髮展和生態效益化將是長期動力所在。
中國歷史上最成功地處理少數民族發展問題的策略是「融合」政策,實行跨行政區劃的經濟貿易交流合作與血親融合,尤其是歷史上的「以藩屏漢」的非中原區域都最終形成了民族融合的中興力量,每每在封建社會周期性調整的重大階段為中原社會注入新鮮的發展動力。
中國越是對世界開放,就越是需要內部的統一,越是需要社會在新的基礎上的整合,而統一和整合的動力就越是充足。大香格里拉地跨滇川藏三省,這裡是各民族融合最好的樣板地區之一,加之有香格里拉這一超級增長中心的存在,以及藏區八大神山的梅里雪山和貢嘎雪山的精神號召力,已具備充分的社會整合的基礎,其對滇川藏三省的政治、經濟、文化輻射影響作用及社會整合作用,以及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聯動示範效應及聯動面無可比擬。
21世紀中國的發展戰略是比較優勢戰略和貿易自由化戰略,大香格里拉毗鄰印度、緬甸,其中瀾滄江和怒江穿過東南亞各國,與這些國家有著經濟水系聯結,與東南亞自由貿易區有極大的貿易對接需求。加之其旅遊資源與東南亞及世界各國有著極大的稀缺性和差異性,形成地區旅遊產業的優勢互補。與此同時,滇川藏大香格里拉地區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雲南旅遊的王冠」的品牌形象優勢處於雲南未來旅遊布局的三個旅遊圈即大西南旅遊圈、東南亞旅遊圈、國際旅遊圈的樞紐位置,其勢必發揮巨大的引擎作用。
隨著東南亞與中國貿易往來的加深及國際格局的變化,東南亞對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增大,已成為與朝鮮半島同樣級別的國家戰略敏感區。如何在與東南亞地區有著同樣佛教文化根源的比鄰藏區興起一個經濟發展中心和國際貿易區,既能牽制住其部分經濟要素的配置,加大其政策轉移成本,同時又能產生強大的政治引力和文化引力,正確引導廣大藏區的社會發展走向。
滇川藏大香格里拉旅遊經濟區的開發與持續發展,無論以區域經濟互補性為基礎,還是以地區經濟規模為取向,以全國經濟平衡重心和洲際大陸經濟為趨勢,都必將產生重大政治、經濟作用和意義。
但是目前,大香格里拉地區仍然面臨重大的發展難題。因歷史以來的次級區域的經濟政策定位和工業發展的赤貧化,導致發展資金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急待全面展開,加之國家「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政策的施行,使傳統以林業經濟為支柱產業的大香格里拉地區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由此在這本屬於國家級貧困區的地方產生可能的社會安全隱憂。
近年來,大香格里拉地區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劣勢,積極地尋求、把握重大發展機遇,從轟動世界的香格里拉認證活動,到大香格里拉地區聯動發展的跨省合作與規劃,開發良好的軟環境,以及與世界各國和東南亞地區的在經濟合作領域的廣泛接觸,都顯示出了大香格里拉地區政府與人民迫切要求發展的努力。但是,市場經濟需要切實的第一桶金,雖然香格里拉旅遊經濟有所收益,但都投入到所需巨大的基礎建設費用中去了。就連最起碼的傳播宣傳和旅遊規劃都主要依靠有關部門義務性的扶持,也因此造成香格里拉旅遊品形象的散亂與弱化,形不成持續統一的國際影響,客觀上使區域整合聯動機制啟動乏力。
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經濟是否能夠實現起飛,最關鍵的指標是投資率。一個地區能否發揮「後發優勢」取決於是否有吸收資金、引進技術、吸引人才的社會能力,是否能為國內外投資者以及經濟活動主體創造一個公平競爭、公開競爭的市場環境及透明、穩定的政策環境。目前,軟環境的建設已初見成效,但吸引外資的基礎設施水平、市場容量擴容,交通網絡和勞動力教育水平都急需大量的第一桶金來搭建投資平台。否則,大香格里拉地區的旅遊發展又將重演西部旅遊開發主要因資金薄弱而單純「造景」、「自娛自樂」的局面。新疆旅遊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因為交通等配套設施的問題,新疆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就一直與遊人數量極不相配。新疆每年僅有800多萬名海內外遊客。究其原因,盲目的近距離重複建設和滯後的配套設施建設,太高的交通費用和漫漫長途令心儀新疆美景的遊客望而卻步。
因此,大香格里拉地區世界旅遊精品的建設,是我國第一個跨省區合作開發的特大型旅遊項目,被海外媒體譽為「中國的又一三峽工程」。 作為正當全局地位,正應全國大勢,正值最佳時機的旅遊「三峽工程」,事關全局,必須避免這種因為資金問題造成的全局盲動性和啟動疲軟。
梅里雪山作為大香格里拉旅遊極品被公認為「雲南旅遊王冠上的明珠」,2003年為藏曆水羊年,是作為藏區八大神山之一的梅里雪山六十年一遇的本命年,加之香格里拉藝術節和梅里雪山文化年的舉辦。
屆時,將會有來自青、藏、甘、滇、川及東南亞數百萬朝聖者前來朝聖和全世界遊客的紛至沓來。同時,這也是「中國大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正式啟動運行的頭一年。這就為打造梅里雪山品牌、啟動大香格里拉、奠基經濟重心、完成長江全國經濟驅動主軸的完整構架,提供千載難逢的機遇。
四、牽一髮而動全局--梅里雪山聯動大香格里拉世紀工程
中國的大局在西部,西部的大局在農村,農村的大局在少數民族地區。
在當前國際社會民族、宗教問題的紛爭的動盪形勢下,少數民族發展問題已成為國家總攬全局的權重;在中國穩定發展的戰略中,少數民族發展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國家能力和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在中央實施的「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建立生態無人區」的世紀工程中,少數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
歷史與事實表明,一個國家不僅要解決經濟發展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平衡發展問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國家分裂、社會動盪的首要原因和根本原因不是經濟發展問題,而是民族發展問題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
西部大開發與改革開放初期東部開發相比,具有加入WTO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全球觀念和世界平台,而藏區以其在西部乃至全國無以倫比的旅遊及生物資源潛力,而具有強大的後發優勢和比較優勢,如何統籌規劃、著眼重點,尋找絕佳突破點,做到以點帶面、以面促勢、以勢成局,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力優勢和區域優勢,將對整個西部經濟大版塊的撬動起到巨大的示範、牽引效應和槓桿效應。
香格里拉已以出水芙蓉的絕世身姿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大香格里拉和廣大藏區已萬眾所仰、拭目以待,梅里雪山大勢所趨、呼之欲出!
梅里雪山是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是香格里拉的標誌和精神中心。早在30年代美國學者洛克就稱讚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被公認為「雲南旅遊王冠上的明珠」。
梅里雪山又稱「雪山太子」,位於有「香格里拉」之稱的迪慶州德欽縣東北約10公里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稱為「太子十三峰」。它是康巴藏族人民心中的至高無上的聖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高達6740米,是雲南的第一高峰。太子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於世,。中日登山隊連續三次攀登,均未能達峰頂。卡格博峰下,冰斗、冰川連綿,猶如玉龍伸延,冰雪耀眼奪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現代冰川。
梅里雪山是尚屬待開發處女地的地球奇觀「三江併流」的腹心地帶,以其無以倫比的地貌景觀和生物多樣性,而成為北半球生物景觀的縮影,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江併流地區名列中國十七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地區」的第一位。其景觀類型之多,內容之豐富,景觀質量之高舉世罕見。
梅里雪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聞名遐邇的「茶馬古道」的咽喉,同時也是大西南與西藏交流溝通的門戶。香格里拉作為世界旅遊熾點而舉世矚目,梅里雪山作為其中心和標誌,隨著對其統籌規劃、整合開發,必將起到撬動大香格里拉乃至雲、川、青、藏大藏區經濟發展的巨大槓桿作用,對響應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規劃,划下歷史性的大手筆。西部大開發是舉世矚目的千秋偉業,梅里雪山與大香格里拉聯動項目」堪稱舉足輕重的世紀工程。
世界人文學者認為21世紀將是藏文化成為世界課題的世紀。2002年西藏八大神山之一的岡底斯神山就聚集了來自東南亞各國及藏區300萬人前來朝拜。顯示出宗教在藏區巨大的影響力。宗教是旅遊業的重要支柱,但凡有神祉的地方,都能聚集起巨大的人氣,以宗教為絕佳起點,啟動旅遊經濟,帶動地區發展,實為建設全面建設藏區小康社會的上上之策。明年又是昆明國際旅遊年,主題就是「走進香格里拉」。打好宗教這張牌,借好國際旅遊節這一東風,勢必對穩定藏區政治經濟局面起到重要作用。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藏傳佛教中至高無上的神,負責超渡凡身至極樂世界,是人人皆須朝拜的神山,更以其絕世的風姿成為世人心中的嚮往。經過專家組論證,梅里雪山就是香格里拉的標誌,是香格里拉在雲南的關鍵證據。世紀之交梅里雪山千年不遇的「日月同輝」聖照顯現,進一步證明了「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的藏語意思)就是迪慶地區,香格里拉就在迪慶!在廣大藏區引起極大反響,盛世顯靈光,萬眾情高漲。
2003年是藏曆水羊年,是卡瓦格博十二年一輪、六十年一遇的本命年,「日月同輝」聖照也將作為神物公開展示。屆時將有雲、川、甘、青、藏及東南亞數以百萬計的朝覲者和全世界遊客前往朝拜。這是全面推進藏區政治經濟工作的絕佳機會。
這同時也是黨中央歷史性地提出西部大開發要在10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第一個年頭,在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到來之際,打造梅里雪山世界文化,聯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推進藏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從而帶動西部大開發大局突破性發展,穩定全國政治經濟局面,已成為走好全國一盤棋的棋眼所在。
雲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梅里雪山品牌的打造,省委書記白恩培、省長徐榮凱、省委副書記丹增都強調要做好梅里雪山這篇文章。省長徐榮凱在今年人代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幾次指出梅里雪山是整個雲南旅遊皇冠上的明珠,這充分體現了梅里雪山在聯動大香格里拉及整個雲南旅遊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迪慶州委、州政府非常重視和關注梅里雪山品牌的打造,決定把明年國際旅遊年以「走進香格里拉」為主題的香格里拉藝術節,這一盛大節日推到德欽縣舉辦,並同時舉辦「2003年首屆滇川藏中國大香格里拉旅遊節暨梅里雪山文化年」,利用這個平台把德欽的各種傳統節日做大、做深、做精,將其塑造成天下賓客相聚大香格里拉,促進大香格里拉旅遊的聯動發展的重要載體,舉全州之力辦好旅遊節和文化年,把梅里雪山作為香格里拉之後的又一個亮點和全局啟動點,精心打造,做大做強。
目前,項目的前期籌備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整合了各種國際國內知名文化傳播力量,由德欽縣委縣政府、昆明市五華區政府和香港和記黃埔下屬機構風馳傳媒制定總體項目策劃規劃方案和品牌傳播方案,由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提供經營思路及方案,由上海大雅文化傳播機構負責文化年項目策劃,同時項目已引起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美國DISCOVER探索頻道等國際傳媒的關注,進一步的合作正在進行中。
香格里拉至德欽的柏油路和縣城至梅里雪山的柏油路可在年底全線峻工;梅里雪山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移動通訊網絡已覆蓋梅里景區,整體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就。作為國家貧困地區的迪慶州已投注全副精力、財力,而年財政收入僅400多萬的德欽縣更是殫精竭慮、傾其所有。「梅里雪山聯動大香格里拉」品牌世紀工程激起藏民廣泛的擁護與參與,群情激昂、眾志成城已成為藏民響應十六大號召、建設美好家園、迎接小康生活的時代強音。
但是,長期落後的客觀經濟環境與基礎設施建設,使項目的開展後勁乏力。心有餘而力不足,前景堪憂。目前,德欽縣及各景區的日接待能力僅達到2000人;縣城至著名景區茨中教堂仍為高山狹窄土路,極不利於旅遊車馳入;為貫徹「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梅里雪山及各景區採取的是精品化的經營建設思路,其基礎設施急需普遍進行完善;迫在眉睫的文化年基礎設施建設與宣傳推廣工作仍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人才培訓工作和管理機制運行也存在大量經費問題。
歷史選擇了梅里雪山,西部選擇了梅里雪山,藏區在期待梅里雪山,世界在期待梅里雪山,我們不能也不敢慢待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我們不能也不敢慢待這一牽動全局的世紀工程。
殷切之心,還望酌量!舉世之功,誠請援手!
「梅里雪山聯動中國大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世紀工程各財政援助申請項目,符合中央提出的西部大開發的重點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戰略方針,是屬於重中之重的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基礎性投資,屬於國家財政投資和專項補助資金的傾斜區。
特申請中央民委、中央財政部、中央扶貧辦、世界銀行和亞洲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央銀行財政支援等機構給予財政支持與援助。
中共迪慶州委州政府
中共德欽縣委縣政府
梅里雪山文化年組委會
2002/12/30
《大香格里拉戰略策劃報告》經過上報國務院,到2003年,年財政僅5000多萬元的迪慶獲各種財政拔款及貸款4.2億元,2003年、2004年成為香格里拉縣城鎮開發年,機場兩次擴建,城市功能完善,大香格里拉門戶、中心和客廳的事實形成。
經過這次熊大尋旅遊策劃公司對「香格里拉標誌」的旅遊規劃和策劃,為香格里拉在雲南這個事實板上釘釘,為香格里拉在雲南找到了重大依據和關鍵證據,最終助力中甸縣更名香格里拉!這一精彩的策劃,讓中甸的旅遊總收入從3000萬變成了150億!十年旅遊收入增長500倍!遊客從1200人變成了1200萬人,二十年內遊客增長一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