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蜜桃飲烏龍

2019-12-10     三聯生活周刊

對一杯蜜桃烏龍茶來說,所求的是外來香與茶味的協調。去年八月,「三聯愛茶」開始實驗用蜜桃窨茶,反覆試製方使得蜜桃香、奶香、熟果香交融,蜜桃味、茶味一體,恰似結合了春、夏、秋三季。

夏已過,我們用600斤水蜜桃換來的蜜桃烏龍,把夏日的風味鎖在仲春的烏龍茶里,獻給這個「柔軟」冬日。

文 | 漁歌

用嘴投票:再加工茶類的春天

茶是清飲好,還是加入一些茶葉之外的東西進行再加工或調飲的好,一直以來都是有爭議的話題。雖然喝茶早先多是調飲,然而從茶聖陸羽開始,相對正統的喝茶人似乎都屬清飲一派。他們鄙視以任何方式在茶葉中加入其它物質,認為那會破壞了茶葉的真香本味。

然而,無論茶界正統人士對再加工茶類有多少偏見,也抹殺不了廣大喝茶人的選擇。他們「用嘴投票」,為再加工茶類在茶史上贏得了一席之地。

唐代重口味的「溝渠間棄水」式調飲,到宋代仍不免「一半已入姜鹽煎」的情況;明代茶葉加姜甚至被江右與楚地引為古風;而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這類調飲更是從未間斷,一直延續至今。

北宋被徽宗等人批評的龍腦麝香茶,則在明清改頭換面,現身福建泉州府,以孩兒茶為名,數代不衰。

至於花茶類,在當代它們不但國內市場份額龐大,出口量亦是驚人,其出口平均單價更是遠超以出口著稱的綠茶和紅茶(海關數據-截止2018年)。

事物的發展往往會遵循「正-反-合」的規律,被前代明文鄙視的再加工茶類,到明朝開始頻繁見諸記載。或許是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之後,人們的需求日益增長,每天對著綠茶、綠茶和綠茶的喝茶人開始受不了,要搞些新花樣了。

且以蜜桃飲烏龍

新花樣中,蜜桃烏龍是近期出現的一款再加工茶產品。然市場上多數的蜜桃烏龍開水沖泡之後,有一股濃濃的蜜桃香直插腦門,有人偏好這種「擬真」的香氣,也有人直呼香精不敢直飲。

與蜜桃烏龍風格類似的茶,在日本叫做「白桃烏龍」。白桃烏龍的包裝袋打開,如同大宗茉莉花茶一般,高銳的桃子香襲鼻而來,再加工的痕跡十分明顯。當然了,日本白桃烏龍的包裝也不遮掩,配料表上就清楚寫明了添加白桃香精。

水蜜桃固然香氣濃郁,但這種香氣要與茶結合,還要能有些許產量,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去年八月,「三聯愛茶」開始實驗用蜜桃窨茶,前兩窨採用浙江奉化的玉露品種水蜜桃,第三次採用其他地方的水蜜桃品種,發現在香氣的表現上差異頗大,奉化的玉露桃熟而不餿,更適合用來窨茶——光是「不餿」,就足以讓茶葉與之相處一天一夜,充分吸香。而奉化的玉露桃相較於當地的原始品種,承受遠程運輸、抵抗腐敗的能力相對突出一些。

用蜜桃窨茶,桃子採用浙江奉化的玉露品種水蜜桃。

嚴謹起見,我們又挑選了幾個不同產區、不同品種的水蜜桃進行放置與試窨實驗,奉化的玉露桃香濃郁,即使熟爛之後不易發餿的特點依舊更勝一籌,確實與眾不同。為了保證窨制的效果,今年我們投入了600斤的新鮮水蜜桃,做成這款三窨的蜜桃烏龍。

其實,窨制過程並非十分順利,小批量實驗與放大到量產階段,還是有著相當差異。蜜桃的香氣需要一定溫度的催化,溫度過高容易太快熟爛,溫度偏低又影響香氣釋放的效率,容易造成茶坯裂變。因此,時時盯著窨制溫度、留意香氣變化,反倒成為整個窨制過程中的重中之重,而茶坯烘乾時也要留心溫度,避免溫度過高致使茶坯帶火,破壞原有的清爽。

最後,窨制好的茶還要輪番進行紫光滅菌,確保食品安全。「花多則太香而脫茶韻,花少則不香而不盡美」,不惟香花如此,蜜桃亦然,所求的是外來香與茶味的協調。

窨制的水蜜桃香與蜜桃香精濃郁刺鼻的香氣不同,它香入水中,或許初嗅不顯,然而茶湯過喉之後,便悠悠反出水蜜桃的滋味。尤其是在茶湯中溫的階段,蜜桃香、奶香、熟果香交融,蜜桃味、茶味一體,恰似結合了春、夏、秋三季。

夏天過了,水蜜桃銷聲匿跡,我們用600斤水蜜桃換來的蜜桃烏龍,把夏日的風味鎖在仲春的烏龍茶里,獻給這個「柔軟」冬日。

2016年,《三聯生活周刊》內部孵化了一個小項目:三聯愛茶。在現代茶文化與新生活理念相結合當下,我們將以健康好茶為標準為讀者提供好喝的中國味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GE67G4BMH2_cNUgclcP.html



















野生動物世界

2020-04-15

唐茶穿越指南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