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帶「遷徙」線上,外貿商家能否轉型新生?

2020-05-07     北京日報客戶端

疫情席捲全球,從廣東澄海的玩具之都,到長三角的服裝箱包產業聚集區,義烏的日用小商品……大量外貿企業、行業在重擊之下轉戰線上,深耕內銷,謀求新出路。

產業帶「遷徙」線上

「唏噓! 28年老牌玩具商因沒有訂單破產!」玩具之都廣東汕頭澄海區,億創空間老闆陳卓越坐在辦公室里,收到了這條推送文章,一家同行企業受疫情衝擊、資金鍊斷裂而倒下。為同行惋惜的同時,陳卓越也正為自家企業的命運而心憂。

億創空間是一家玩具外貿企業,近半業務是外銷型業務。但疫情突發,「訂單荒「襲來,很多國外客戶直接取消訂單,導致億創空間的庫存越來越多。

「接到一個個退單通知,整個人都蒙了。長時間停工本來就是在吃老本苦撐著,原本打算收到訂單尾款後能緩解一下,全沒了。」回憶資金鍊面臨危機的艱難時刻,陳卓越仍然心有餘悸。

不僅是陳卓越的公司,疫情肆虐全球,以出口為主的澄海玩具產業受重創,大量外貿訂單被退且基本沒有任何賠償,大批澄海玩具外貿企業面臨生死考驗。

電商、直播平台,成為一些外貿企業打破僵局的嘗試。網紅主播走出傳統的直播間,走進億創空間的工廠「探店」,除了當場試玩體驗,還能深入工廠生產線,仿佛身臨其境般感受商品的生產流程。新鮮的工廠直播,再配上「京喜1元購」「拼購返現」等社交電商玩法……訂單又回來了!

從疫情初期零訂單、資金鍊瀕臨斷裂到半個月訂單破三萬,億創空間如今正逐步擺脫疫情困境,逆勢重生。

與億創空間有共同經歷的,還有浙江寧波的運動戶外品牌——菲萊仕,這家主要向中東地區出口登山杖、燈具等戶外裝備的企業,年營收達3000萬,外貿業務曾占公司總營收的6成以上。疫情爆發後,菲萊仕的銷量斷崖式下跌,價值五百萬元的貨品積壓倉庫。

「沒有訂單,但成本並沒有減少,員工、工廠運營等等都需要開支,太難了。」菲萊仕負責人說。為了緩解壓力,企業開始拓展國內渠道,並玩起了直播、1元拉新等多種社交電商玩法,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關注,快速成為了京喜平台上戶外裝備名列前茅的商家。

內銷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為支持外貿企業轉內銷,多家國內電商平台都出台了針對外貿企業的扶持政策,京東通過旗下社交電商京喜平台支持外貿企業出口抓內銷,緊急上線「工廠價賣光外貿貨」會場,阿里巴巴旗下內銷平台1688也開通了外貿專區。

由於遭遇疫情,海外消費者的需求結構產生了劇烈變化,原本的暢銷品可能變為庫存,原本的「冷板凳」產品卻可能一躍而成爆款。「等訂單」式的生意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這樣的市場,「按需生產」成為破局之道。

偉力智能玩具廠商副總經理李維群介紹,受疫情影響,適合室外使用的車模等產品的需求受到較大衝擊。「東邊不亮西邊亮」,在年初敏銳意識到這一變化後,公司加大了對益智類積木產品的重點開發,開發出天壇、太和殿以及天安門等一系列古建築積木,目前深受國內外銷售者的熱捧,帶動業績提升,彌補了室外玩具銷量的下滑。

「我們意識到,沒有訂單並不等於沒有需求。」阿里旗下速賣通珠寶手錶行業運營負責人林素素認為,疫情影響了某些品類的需求,但同時催生出其他品類的需求。在疫情期間,更需要用新品來拉動客戶。京東集團京喜事業部商品運營總經理楊紹輝也透露,疫情期間,平台正利用自身C2M反向定製能力及騰訊IP資源等,幫助工廠、商家實現銷售訂單逆勢回升。

「大家都在想辦法轉內銷,今年競爭會進入白熱化階段。」陳卓越坦言,如何找准國內市場需求並脫穎而出,考驗每一家外貿型企業。

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看來,數字貨物貿易將會越來越重要,儘管目前比重仍比較低,但未來會成為商品貿易的主要模式,外貿企業要保持競爭力,就必須適應這個轉變。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奇茹

編輯 孫奇茹

流程編輯 劉偉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4gh7XEBfwtFQPkdKX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