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新城優山美地小區的王先生表示,光明大道新城段一公園的公共廁所,竟然變成了一個超市,並且經常不開門,給很多市民造成了不便。
「該公園平時有很多人,公共廁所位於公園的西南角,所以方便了很多人,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該公廁變成了一家超市,超市的主人還將公廁當成了家,吃喝拉撒住都在此,而且該廁所經常不開門,很多著急找公廁方便的市民,只能失望而歸,後來公園的工作人員在公廁附近搭建了一個簡易廁所,從此公廁開門的次數就更少了。後來超市的主人還立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本廁所以商養廁,盈虧自負,因超市早晚關門歇業,請晨練和晚上散步的同志在西南處方便。』明確了公廁早晚關門的做法。」王先生說。
王先生還表示,公園內的公共廁所,肯定是政府投資的公用設施,將其承包給了個人開超市進行「以商養廁」,不知道這種做法是否合適?即使合適,公共廁所的職能是方便於市民如廁,這種公廁早晚關門歇業的做法是否違背了相關規定?希望這事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讓公共廁所能24小時向市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