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保」「強」「穩」「提」「改」,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2020-06-24   棗莊快報

原標題:李峰:「保」「強」「穩」「提」「改」,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保」「強」「穩」「提」「改」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李 峰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審時度勢,作出「六穩」「六保」的重大部署,這既是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硬任務,也是應對疫情衝擊、打開增長之門的金鑰匙。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兩個維護」,把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嚴格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應對挑戰、主動化危為機,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經濟運行頂住了衝擊、穩住了大盤,呈現出逐步恢復、回暖向好的良好態勢。工作中,重點打好「保、強、穩、提、改」組合拳。

「保」,就是保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是經濟社會的基本單元,保住了市場主體,經濟回升才會有動力,穩定就業才能有支撐。我們主動按下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快進鍵」,聚焦中小企業所需、各類市場主體所困,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援企穩崗各項政策,出台我市支持工業發展20條、支持服務業發展15條。同時,深入開展政策進企、要素助企、減負惠企、服務暖企、創新強企「五大行動」,發揮「四進」工作組、助企服務隊、金融輔導員、聯繫幫包幹部「四支隊伍」作用,一家企業一家企業結對幫扶,幫助各類市場主體紓困發展、渡過難關。今年以來,累計發放援企穩崗補貼4499萬元,支持復工復產新增融資28.6億元,辦理續貸展期1424筆、20億元。1-5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2.6萬個。

「強」,就是強有效投資

穩增長關鍵在穩投資,穩投資關鍵在抓項目。我們牢牢抓住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牛鼻子」,創新實施雲推介、雲洽談、雲簽約、雲落地、雲服務「五雲」招商模式,深入推進雙招雙引「百千」工程,千項技改、千企提質「雙千」工程、基礎設施攻堅工程,力爭全年新開工過億元項目200個以上,謀劃招引50億元項目20個以上,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以上,引進高層次人才100人以上。全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先後舉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基礎設施項目現場觀摩和3次雲簽約活動,對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和今年以來新簽約的大項目、好項目,一個項目、一個專班、一套方案,力爭儘快投產見效。截至5月底,全市重點項目開工373個,完成投資280億元;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89個;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20.1%,實際利用外資實現逆勢上揚。

「穩」,就是穩工業運行

工業是棗莊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工業穩則經濟穩、工業強則經濟強。我們持續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監測,把重點放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工業企業穩產達效上來,堅持「敲開核桃、一業一策」,由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營銷聯盟,聯合上下游中小企業拓展國內市場、消化產品庫存。同時,突出補鏈、延鏈、強鏈,大力實施智能製造發展戰略,著力培壯高端裝備、高端化工、鋰電、光纖、大數據、醫養健康六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形成在全國叫得響的產業板塊、產業集群、產業基地。3月下旬以來,工業運行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用電量由負轉正,實體經濟加速回暖。

「提」,就是提消費市場

消費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我們聚焦激發消費潛能、創新消費業態,綜合運用線上銷售、消費補貼、發放消費券等多種方式,深入實施「電商+」戰略,引導所有實體企業向電商企業轉變,實體店鋪全面「觸網」「上雲」。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啟動百村直播行動計劃,進一步拓展農村消費市場。鼓勵發展夜間經濟、地攤經濟,加強市場監督管理,放開放活經營行為,為群眾靈活就業、方便生活創造條件。大力加強就業服務,以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貧困群眾等為重點,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開展線上招聘和網絡培訓,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062萬元,舉辦網上招聘活動102期,全市就業形勢好於預期、總體穩定。

「改」,就是抓改革攻堅

越是發展環境嚴峻複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我們堅持以改革破題、靠攻堅開路,在公共衛生、流程再造、財稅金融、資源環境、鄉村振興等11個領域發起「9+2」改革攻堅行動,成立11個改革攻堅專班,由市級領導同志牽頭挂帥,建立結果倒逼、過程倒推、責任倒查「三倒」機制,著力推出一批具有棗莊特色的改革成果、改革品牌,努力趟出以改革引領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近期,出台了加快流程再造的實施意見,圍繞企業開辦、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等事項,制定5大項、20條具體舉措,努力做到簡無可簡、放無可放,著力叫響「棗辦好」政務服務品牌。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棗莊政研

責編:李曉晴複審:種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