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出現反向春運現象?年輕人都不愛回老家嗎?

2020-01-19     柞水在線

今年鐵路部門提倡「反向春運」可享受相關優惠,大家是否有想過,為何會出現反向春運現象?反向春運的背後究竟有哪些問題暴露在眼前呢?哪些城市的反向對比最為強烈?一起來看看!

  近年來「反向春運」作為一種特殊的過年方式正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即部分老人前往子女工作地過年。報告顯示,在全國範圍內,預計廣州、北京、重慶、上海等城市的遷入人口將大幅增加。

  為何會出現反向春運現象?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反向春運」大大降低了春節出行成本。比如鐵路、民航對反向客流實行票價優惠政策,一些票價甚至低於5.5折,誘惑著實巨大。從運力組織角度來看,「反向春運」讓國家的春運運力調度更科學,減輕春運期間單向行駛的運力組織壓力等。從城市角度來看,「反向春運」極大地緩解了「空城」現象,解決了城市節日期間的「用工荒」。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去年年底發布的《關於全力做好2020年春運工作的意見》中提到,鐵路要進一步強化12306網站技術防控,發揮候補購票等有效手段,維護公平的網絡購票秩序,做好電子客票試點推廣等工作,推行回空方向列車票價優惠措施,鼓勵「反向春運」。

  春運前夕,成貴高鐵、鄭阜高鐵、京張高鐵、京港高鐵商合段等15條高鐵新線陸續運營。相比以往,高鐵運力不斷增加,旅客能更快返鄉。最近3年春運期間,乘坐高鐵出行的旅客人數連續增長,2020年春運增長勢頭更顯著。攜程數據顯示,約70%的旅客會選擇高鐵或動車返鄉,80後、90後是主流人群。

  相對於火車,春運期間航班很少打折。但受運力增加等因素影響,2020年春運期間,飛往北京、重慶、成都、哈爾濱、廈門等熱門旅遊地的機票價格同比下降約2%。但預訂量大的熱門航線並非最難買。今年春運期間,部分從大城市飛往小城市的航線,往往要提前至少兩個月購票。其中,杭州至牡丹江平均提前購票天數約為76天,除夕前8天的經濟艙機票早就被搶購一空,堪稱「最難買航線」。

  

  旅遊過年多為90後

  從買魚買肉大掃除,到機票酒店出去玩兒,旅遊已經成為2020新年貨。1月7日,飛豬發布《2020春節旅遊數據報告》,旅遊過年連續3年增長。即使不飛躍重洋去海外過年,人們也會在春節期間跟家人來一次國內游或周邊游,在遊山玩水中享受親情溫暖。

  去海外迎新春的,從農曆大年廿八就紛紛出發了,最受歡迎的海外目的地仍集中在4小時飛行圈內,其中熱度持續不減的日本排名第一。

  從飛豬數據看,隨著休閒生活態度的滲透,短途旅遊迅猛發展。春節期間的國內游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增速上都超過境外游,漫遊大中華是過年的「標準動作」。

  但硬幣皆有正反兩面。「反向春運」雖好,解決了返鄉難的問題,但還需考慮民生的「正向」需求和困難。比如,父母年齡較大並且身體健康狀況各不相同,面對長途的奔波跋涉,身體能否吃得消,能否安全順利地到達目的地。比如,父母習慣了鄉村生活的寧靜,在喧囂吵鬧的陌生城市,是否會水土不服,能否找到城市過年的快樂。再比如,城市福利及保障是否跟得上,外來務工家庭是否有歸屬感,願意在城裡「反向團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0N7v28BjYh_GJGVsN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