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記者走進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放眼望去,湖區蘆葦蕩漾,野鴨在水中嬉戲,遠處新種植的植被已經返綠……整個濕地公園「美顏」初現,每天清晨和傍晚,市民都喜歡來這裡休閒娛樂。「東城區這邊發展比較快,環境建設得不錯,空氣也比較好,空閒時帶家人過來看看水鳥、看看風景,是相當不錯的休閒選擇。」市民張瑞對記者說。
2016年,我市提出了城市生態化發展戰略,規劃建設「三個萬畝」生態廊道工程,萬畝青華海生態濕地恢復工程便是其中之一。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於2016年被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西湖於2016年元旦建成開放,東湖於2018年5月建成開放。
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具有湖泊、庫塘、河流、濕地、森林等多樣的生態系統,鑲嵌在群山環繞的保山壩盆地中,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層次分明的地貌組合、縱橫交錯的大面積濕地,孕育了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其中有23種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植物。而大面積荷塘和淺灘濕地為鳥類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資源和棲息、遷徙之所,眾多水鳥在此棲息、繁殖,景象甚為壯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造就了青華海風光無限的濕地景觀,呈現水域、地貌、植物、動物等景觀資源。
截至目前,青華西湖累計投資3億元,青華東湖累計投資5.5億元。為實現從AAA到AAAA的跨越,我市已累計投入資金超1120萬元。主要用於遊客中心改造、生態停車場建設、景區導覽系統建設、AAA級旅遊廁所建設、5G免費WIFI全覆蓋、景區垃圾桶更換等。正在開工建設的青華濕地預計投資23億元,按照「守護濕地,親近自然」的目標,打造4600畝極富高原特色、極富生態修復意義的濕地。
青華海景區是雲南省生態修復成效最為顯著的國家級濕地公園。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建成後,將集濕地公園、旅遊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濕地核心區,充分發揮濕地公園的生態效益,使城市品位得到大幅提升,促進生態保護與恢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