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就是為了贏」
1986年美國ABC頻道直播上,兩個孩子比試玩FC紅白機,被視為電子競技的開始。
12年後,《星際爭霸》誕生,其在韓國的空前熱度成功催生了第一個極為盛大的電子競技賽事——WCG,本文的主角tossgirl就是韓國一位星際職業選手。
D.Va 宋哈娜
在講述tossgirl的故事前,先來說說暴雪基於她而創作的角色——D.Va。
D.Va是遊戲《守望先鋒》中一名英雄角色,中文名宋哈娜,原本是一位職業玩家,在韓國遭受東海機甲怪獸攻擊後,受政府應召加入「MEKA機械化部隊」。
MEKA部隊成員需要操作尖端機甲擊敗機械危機以保護城市安全。D.Va將這一切視為一場遊戲,並直播與智械的戰鬥。
勇猛、果斷、保家衛國的決心以及高超的機甲操作技術讓哈娜圈了不少粉絲,成為了國際巨星(什麼是國際巨星啊,這就叫國際巨星)。
在MEKA中哈娜也認識了一批朋友,包括在暴雪宣傳CG《星光閃耀》中出現的岱玹。
該CG剛公布時,岱玹和哈娜稍曖昧的關係一度引發熱議,彼時各論壇、貼吧、評論區各種岱玹身份的猜測,暗殺岱玹的聲音此起彼伏,直到暴雪官方闢謠稱岱玹是哈娜的專屬機修工。
ToSsGirL 徐智秀
作為D.Va的原型(或者說是靈感來源),tossgirl自然是一位電競職業玩家,沒有遊戲中哈娜駕駛機甲勇鬥智械的傳奇經歷,但也是韓國《星際爭霸》最出色的職業女玩家。
Tossgirl原名徐智秀,曾服役於戰隊STX SOUL,apm300+的星際人族選手。
這裡補充一下,《星際爭霸》是暴雪於1998年發布的一款RTS遊戲(即時戰略遊戲),這類遊戲中玩家多為軍隊指揮官,下達宏觀指令。
AMP指每分鐘操作次數,即「手速」,《星際爭霸》中,職業選手的APM通常高達200-300甚至還要高,是普通玩家的3倍左右。
從300+的手速就可大致看出tossgirl的水平。韓國當年取消女子組比賽後,tossgirl並未退縮,而是與男性選手同台競技,頂著圈裡的輿論壓力(賽前化妝、技術不行、花瓶、潛規則……),靠著不斷刻苦的聯繫和個人剛毅的打法一路過關斬將。
擊敗Reach、Flash、Gorush等一眾著名選手的輝煌履歷便是這位傳奇選手能力水平的最好證明,也是抵制惡意輿論有力的盾牌。
不過徐智秀真正讓國內玩家熟知並津津樂道還是從她打敗星際高手孫一峰(中國)開始,兇狠凌厲的打法亦讓國內玩家佩服且賦予了「女帝」的稱號。
「唯一峰哥」、「大哥」 孫一峰
賽後採訪中一句「勝負的世界是殘酷的」讓人不禁聯想到D.Va「玩遊戲就是為了贏」,有著對勝利的無限渴求並為之不斷努力的決心。
孫一峰cos後網友玩梗 把岱玹和哈娜視為兩人在另一次元的相遇。
現在這位女帝已經退役結婚,不僅沒有失了當年的風采,反而更加動人了些許,下面就是一些女帝的美圖。
結語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由於從小興趣點的不同,相比較而言,女生比男生接觸遊戲較少,自然從事遊戲產業的可能性更小些。
然而近兩年隨著國內直播、電競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女性玩家不斷湧現在玩家們的眼前,其中不乏像爐石冠軍獅醬(VKLiooon)這樣優秀的玩家。相信在未來,在電競場上會看見更多像tossgirl和獅醬這樣的女選手。
(《爐石傳說》 獅醬)
最後,
既然徐智秀是D.Va的原型,
那麼岱玹的原型是……
大哥孫一峰?(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