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個不加過濾的魚缸是種什麼體驗?魚缸往桌子一放,氣質就來了

2019-12-13     養魚說

養魚必備的三件裝備:燈,增氧泵,以及過濾器。這三樣水族設備對於養魚是有很大幫助的,我極端發言,每一個魚缸其實都應該備上這三樣裝備。但是,如果沒有了過濾,魚缸的生態系統還會不會平衡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一個水體沒有過濾就沒法平衡生態,那麼湖泊早就已經沒有魚可以生還了。不過無過濾的缸開缸過程和有過濾的開缸過程還是有差距的,下面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無過濾開缸的過程。

第一步,造景問題。

無過濾的缸就意味著沒法擺放細菌屋。所以底砂的選擇就有所區別。底砂我建議選擇可以高效培菌的水族陶粒,注意是水族陶粒而不是養花用的大陶粒。這種材質表面有很多微小的小孔,可以模擬細菌屋培養有益菌,並且可以供水草生長。有人會說,為什麼不直接拿細菌屋鋪底?這樣的想法很充實,但是由於細菌屋造型一般都比較怪異孔也比較大,非常容易堆積一些髒東西,到時候要清理是非常麻煩的。


可以的話水草多種一些。因為魚缸中沒有增氧泵的話是沒法進行增氧的,觀賞魚密度達到了一定程度很快就會缺氧跳缸。而多放一些水草不但可以給觀賞魚提供躲避的地方,還可以起到吸收多餘氮元素以及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供觀賞魚呼吸,增加水體溶氧量。但是水草也不是越多越好,水草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會吸收少量氧氣,減少水體溶氧。總之,造景可以自由發揮,我建議多放點水草,底砂採用多孔陶粒。

第二步,開始養水。

造景布置完畢我們就可以注水。當然無過濾魚缸和有過濾的魚缸一樣都需要養水,所以我們也需要一段時間用來培養硝化細菌。在養水階段開燈時間可以稍微長一些,幫助水草生長和藻類生長。養水這段時間一般需要持續七天或者七天以上,越久越好。越久硝化細菌系統越牢固,不易崩塌。


第三步,選擇觀賞魚放入。

選魚這方面問題我建議放迷鰓魚。迷鰓魚的需氧量一點也不高,對水體含氧量沒有什麼要求。並且水草繁茂的環境非常適合他們生長,可以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當然其他魚也可以選擇,水體越大選擇的種類也會更多,水體大空間也大,氧氣也會更加充足。不過一般無過濾情況下觀賞魚密度不要太高。否則氧氣容易耗盡,並且本身生化濾材少,能承受的壓力也相對小一些。

主要還是以小型魚為主,比如寶蓮燈,斑馬,曼龍等等。還可以配合點工具魚,蝦,螺等等。

日常管理很重要。

無過濾魚缸換水的頻率需要高一些,畢竟沒過濾髒東西也堆積的比較多。一般每周都要換水,差不多每周兩次,換水的時候需要順便抽底,將沉積的髒東西抽走。換水詳細內容見我上篇文章。

喂食的時候別喂太多。一些大缸一下子喂很多,並且沒多久飼料就都不見了。其實他們並不是完全都被魚吃了,仔細看看石頭縫中有飼料殘渣。但是其實大多數都被過濾器吸走了,不信你可以看看濾槽。

無過濾的魚缸只要將各方面的條件都管理到位了,觀賞魚照樣狀態爆棚!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

若想了解更多養魚知識,可以在今日頭條搜索欄直接搜索,例如:魚缸水質渾濁怎麼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o5bBm8BMH2_cNUgCo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