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橋樑側翻,造成巨大的損失和人員傷亡,讓所有人震驚,根據交通運輸部的專家分析,側翻或由運輸車超載導致。
而運輸車的問題里,超載只是其中之一,那些"帶娃出車"的司機們,又有怎樣的無奈和心酸呢,那些在卡車旁生長的"卡二代",在成長過程中,有著哪些普通家庭孩子沒有的艱辛?
單親媽媽隋金榮,就是一名為數不多的女卡車司機,她的工作就是跑鄂爾多斯這條線的運輸,為了養活自己和3歲的兒子,她不得不把孩子寄養在親戚家中。
每次一出車,就是很長很長的時間,回不了家。
一次出車的時候,3歲的兒子哭著抱著行李箱,對媽媽說:"你把我也帶走吧。"
這只是萬千卡車司機,與孩子之間不得團聚的縮影。
90後的李昕是二胎寶媽媽媽,她和老公一起跑車子,她自己說,一年365天,有300天是活在車上的。
孩子就只能丟給老邁的父母照顧。
同為女貨車司機的杭州女士張小雲,車上帶著自己6歲的女兒,而她女兒則是在4年前,就已經成為貨車的"小小跟車員"。
貨車司機,就像社會的紅血球,撐起了我國76%的貨運量,占GDP的15%,他們的苦和累,一般人不能體會。
而他們的孩子們,因為父母常年在外奔波,需要面臨的困難艱辛,又有多少人知道。
其一,缺乏父母教育造成性格缺陷
卡車司機的生活極為艱苦,有的時候,會帶上老婆一起跑運輸,一方面可以照顧起居,一方面路上有個伴,這些女性被稱為"卡嫂"。
但孩子就更苦了,如果說卡車司機一年365天有300天在車上,孩子就有至少300天,沒辦法和父母相聚,至於教育那就更談不上了。
有位卡嫂說,和孩子常年見不著面,見面也就是給點零用錢。由於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根本管不住孩子,孩子現在整天不上學到處廝混,性格倔強甚至很容易暴躁。
這以後怎麼辦?兩口子在公路上拚命,賺下的這些錢,是為了誰?
其二,給家庭矛盾埋下大隱患
有個70後的卡車司機,是一位單親父親,自己在外面跑運輸,只能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
每次回家,就會給孩子儘可能多帶些玩具,記得孩子喜歡玩遙控飛機,他跑了好幾個城市的大超市,才買到一個合心意的。
但是爺爺奶奶管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有時候在家裡看到奶奶溺愛孩子,讓孩子不吃飯吃零食。怎麼勸都沒用,這種事也跟爺爺奶奶發了好些脾氣了,但自己不在家的時間長,怎麼辦呢?
和孩子分離的太久,以後孩子對自己冷淡,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而孩子這樣發展下去,勢必會造成未來的矛盾,這種隱患,要如何消除?這位卡車司機只能無奈嘆息。
其三,跟車容易遇到危險
有的卡車司機,就像杭州女司機張小雲那樣,帶著自己的孩子跑車,讓孩子能和自己親近,又能給孩子一些教育。
安徽亳州有個80後司機,名叫張強,有兩個孩子。他也有同樣的困擾,那就是和孩子聚少離多。
所以,有一天,他帶上自己的妻兒一起,打算進行一次親子出行,既可以完成運輸任務,又可以和家人在一起,還能帶孩子看看不一樣的風景,看看祖國的遼闊。
當然,天上月圓,地上團圓。誰都希望看到人人幸福美滿闔家歡樂。
可是,貨車司機的長途運輸實際上是"高危職業"。
一方面有所謂的"油耗子",有"雁過拔毛"的惡人,另一方面,路途艱險,車禍的危險隨時圍繞著貨車盤旋,而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可能不知不覺就讓人受到傷害。
比如2018年12月27日,河北籍大貨車司機倪萬輝及其妻子李嬋就在送貨去西藏的途中,因為高原地帶高寒缺氧,在青海省五道梁路途上死於車中。
假設,這個時候帶著孩子呢?
假設,無錫的橋樑側翻時,有超載的貨車,貨車的副駕駛上,也有未成年的孩子呢?
生活如此殘酷,希望跑貨運的司機們,還是要珍重生命,包括自己的和別人的,只有這樣,你們才會珍重自己孩子的生命,避免發生類似事件。
也希望社會對這些因為父母工作造成的"留守兒童",或者某些"卡二代",多給予一些關懷,少帶去一些負能量,讓他們本來就缺失的愛,能因為社會的溫暖,得到一點點填補。
你認識"卡二代"嗎?他們生活的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