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自曝10年前被《白鹿原》換角真相:任性偏執的孩子,很難出頭

2021-01-03     蔓德育兒

原標題:李夢自曝10年前被《白鹿原》換角真相:任性偏執的孩子,很難出頭

問章子怡是誰,不知道的有,但想必不是特別多。

但問李夢是誰,知道的有,恐怕也不會特別多。

一個18歲就開始和大咖對戲,加盟的作品大都是很有影響力,卻始終沒有火。

這與李夢的性格有關,也給父母們作了一場生動的提醒:

任由孩子任性偏執,孩子很難出頭。

李夢自曝10年前被《白鹿原》換角

一直不溫不火的李夢,最近因一部《隱秘的角落》中王瑤一角,又有了些熱度。

為了保持熱度,增加資源,她參加了《我就是演員3》。

在與郭品超演的《一代宗師》片段中,李夢的表演只得到了一顆星,與真正的演員章子怡,或許還差了不少距離。

敢說話出名的李誠儒,則一直在問她當初為什麼被《白鹿原》劇組換角。

要知道,在拍戲這一行里,籌備、宣發,都是一個大整體,臨時換角,會給整個劇組造成困擾。

終於在李誠儒不斷逼問下,李夢終於說出:

因為自己性格有問題。

實際上,李夢不僅是在電影版《白鹿原》中,角色被刪光,在劇版《白鹿原》中,更是直接被換角。

飾演《隱秘的角落》中朱永平的張頌文,則用拍戲時一個例子,佐證了李夢的性格缺陷。

當初李夢在拍攝的時候,為了一個蘋果,讓道具老師夜裡12點半給她買回來。

全劇組都為這個蘋果等著她。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多大咖。

雖然感覺是為了戲劇效果,當初章子怡也為了一個鏡頭,專門坐飛機回到劇組重新拍攝,有點興師動眾的味道。

但兩人的執著,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李夢的執著,更多的是一種任性和偏執。

就像張紀中說的,這樣的演員,他是不會用的。

同樣的,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未來的工作中,都會很難出頭。

沒人喜歡偏執的孩子

"我就要!"

是這種偏執型孩子,最喜歡的口頭禪。

家長會發現,孩子偏執起來,無法管教,無論你好說歹說,孩子就是不聽話。

急眼的家長,寧願揍孩子一頓,也不想再耐心教導。

說實在的,我也不喜歡這樣的孩子,太鬧心。

偏執到極端時,孩子會做什麼?

或許那個一直自稱"給母親解脫"的吳謝宇,能給父母們一個比較清晰的印象。

偏執的吳謝宇,是每個家長的噩夢。

當然,吳謝宇的例子,可能有些極端。

那麼,看看李夢,當初被刪角色、被替換,壓抑了10年,才因壓不住的才華重新找到走紅的機會,豈不是讓人生走了很長時間的彎路。

相反,我們看看年少成名,且口碑日上的易烊千璽,以一部《少年的你》奠定地位,又用《一朵小紅花》,持續給自己的實力加溫。

成為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孩子,一個人人都喜歡的演員。

兩種人生,高下立判。

如何控制孩子的偏執?

第一,建設和諧的家庭環境

支離破碎的家庭,容易塑造扭曲極端的孩子。在家長想控制孩子偏執之前,先自檢一下,有沒有為家庭和諧,真心付出過。

第二,多讓孩子參與集體活動,降低"自我中心"

偏執的人,都是自我太強,就像李夢,為了一個蘋果,折騰全劇組。一定要學會讓孩子掌握大局觀,才能更容易被群體接受。只有被群體接受,才真的有出頭空間。

第三,幫助孩子學會冷靜

偏執的孩子,思維方式極為固執,想法主觀片面,經常走極端。需要家長教會他們冷靜,用客觀的視角,審視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合理。

結語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孩子的觀念,會讓他成為讓人排斥,或者被人接納。

人都是社會性的,特別是家長,都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前提條件就是在人群中出類拔萃。

假如誰都不喜歡,從哪裡出頭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nl9z3YBF7MU6wDEMr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