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融融意 關懷綿綿長 ——略陽縣徐家坪社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建設美麗新家園

2020-04-28     漢中發布


  百畝桑園,滿眼翠綠,沿著山坡蜿蜒鋪展,一片勃勃生機。


  桑園旁的「感恩亭」上,金色的「情深恰似嘉陵水,恩重渾如秦嶺山」對聯熠熠生輝。這份感恩,是對心向行往的歲月迴響,是對不忘初心的崇高敬意!


  這裡是略陽縣徐家坪鎮徐家坪社區上坪,這裡有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深關懷和殷切期望。


  憶往昔,歷歷在目:2008年5月20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冒著餘震危險,來到徐家坪鎮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堅定大家重建家園的信心與決心。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問侯鄉親們,祝願鄉親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穩,用勤勞雙手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


  話今朝,心潮澎湃:2020年4月20日,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又到陝西考察,徐家坪社區幹部群眾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自發集中觀看學習新聞媒體上的報道。


  「樂業才能安居。」「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視察期間的話語,字字千鈞,更讓徐家坪社區居民倍感振奮,信心滿滿。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徐家坪鎮是習近平總書記來過的地方,也收到過總書記的問候。作為基層幹部,我們一定不忘總書記的囑託,把徐家坪社區建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文化厚重的新農村。」徐家坪鎮副鎮長雷鳴說,這是充滿信任的叮囑,更是意義非凡的激勵。


  2018年4月19日,一封由高維軍執筆寫的信,滿載著大傢伙千言萬語道不盡的感恩,寄向了北京。今年53歲的他,清晰記得徐家坪社區從破瓦頹垣到安居樂業的點滴變化。「家家戶戶住上了新房,青山越來越美,大家的收入早翻了幾番,日子從沒像今天這麼好。」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問候,在徐家坪社區撒播希望,孕育夢想。兩年後,徐家坪社區的故事精彩連連:260多畝坡地已改成梯田,建成了高標準桑園,引進龍頭企業,建設了1600平方米的養蠶大棚,發展蠶桑產業。如今,在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致富帶頭人的引領下,鄉親們已經走上了致富路。兩年來,藉助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和良好的帶貧機制,徐家坪社區居民的收入穩步增加,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萬元。目前,徐家坪社區被列為市級鄉村振興示範點。


  穩定脫貧歸根到底靠產業。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脫貧攻堅時指出,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產業鏈,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對此,徐家坪社區黨支部書記楊清海深有體會:「把小蠶桑做成大產業。現在山坡上的蠶桑基地,就是我們脫貧致富的『黃金園』。」徐家坪社區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將農戶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帶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路上一個都不會少。楊清海表示,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全力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人和、業興

  春明、景麗,人和、業興。時間見證了徐家坪社區的華麗轉變:青瓦白牆的搬遷安置房寬敞明亮,拓寬改造的水泥路平整通達,高標準小蠶共育基地高效便捷,建設板栗園200畝、枇杷綠化造林項目200畝,建成排洪渠,實施庭院綠化、電力改造、水質提升工程和700畝水土保持土地整修項目……正在修建的滴水灌溉項目為大家發展特色蔬菜、特色水果提供了條件。柴胡、核桃和蜂蜜等農產品乘著電商快車銷往各地。(漢中日報記者 周芳芳 劉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mo_w3EBfwtFQPkd3F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