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了55年的澳大利亞房地產崩了,身陷其中的炒房客,過得還好嗎?

2019-09-09     探房杜咔咔

「樹不可能長到天上去,房價也一樣。」

持續上漲的房價,就像不斷撐大的氣球,到了一定的限度就會爆炸。而這場爆炸帶來的傷害是無差別殺傷。

而等待覆蘇,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今天,筆者要講的是澳大利亞房地產泡沫,房價從興起到下跌,這個過程中,是什麼造就了它的輝煌,也是什麼讓它泯滅?

01

首先,我們在回頭看下澳大利亞,房價是怎麼輝煌起來的。根據人口統計,在2004年的時候,澳大利亞的人口已經突破2000萬了,並且每年持續增長。到了2018年人口已經突破2500萬,雖然這個數據和中國比起來,還不夠一個省的人口。但對於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的澳大利亞來說,這種增長速度已經是非常快了,甚至有專家斷言,突破2500萬人口已經是提前了33年了。

2004-2018年,人口統計圖

其次,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礦業一直都是非常發達,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並且國內優美的環境和商業氛圍也給他們帶來了許多外商投資。從統計的數據中可以得知,澳大利亞GDP從2004年到2019年之間,都是持續上漲,除了2009年遇上金融危機有所下跌。並且增長率每年保持在4.06%-2.35%之間,一直穩健的發展。因此被許多國家稱為「經濟奇蹟」。

眾所周知,房價要上漲,首先離不開的就是人口和經濟,有人有錢才有投資的價值。要是都跟我們國家的「鶴崗」一樣,房價哪裡漲的起來。所以,澳大利亞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城市,但他的上漲除了依靠自身的人口和經濟,最主要的還是依靠海外客戶的投資,這才是推動他們房價上漲的最大因素。因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們的房價下跌也和這些因素離不開。

02

漲了55年的澳大利亞,一夜跌回「解放前」。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的住房價格數據顯示,從2017年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的整體房價下跌了7%-10%。其中澳大利亞最繁華的兩個城市雪梨和墨爾本,更是直接下跌超過10%。要知道,在歷史上澳大利亞有過兩次房價下跌,但從沒超過10%,而這次卻直接突破了,因此被稱為「近20年來最大的跌幅」。

那麼房價一直堅挺的澳大利亞為何這兩年會出現房價跌幅這麼嚴重?我個人認為跟以下這三個因素有關。

1.澳大利亞政府增加了"印花稅"和「幽靈稅」。印花稅就是對外籍人士購房時需要額外交納12.5%的印花稅,而幽靈稅就有點類似我們國內一直提出的「空置稅,即如果投資的物業空置、或每年出租不滿6個月,則每年需要向政府交納5000澳元的費用。這兩點極大提高了外籍人士的購房成本和持有成本,讓不少海外買家望而卻步。

2.澳大利亞抬高了移民門檻。新移民政策規定:每年需要2.3萬名移民需要被安排到大城市外的地方工作3年,才能取得永久居民資格。同時還削減了移民數量,從每年綠卡配額19萬下調到16萬。這種做法有點類似「限購」,直接勸退外籍購房人士。

3。不斷的加息和貨幣收緊。先說加息,在之前澳大利亞樓市瘋狂的時候,銀行推出一種房貸還款利息政策,就是房貸的前5年內,只需要還利息不需要還本金。這種政策可比零首付、減房貸利率強多了。

設想下,以60萬元貸款本金為例,只還息不還本,每月月供在2920澳幣左右,比等額本息的月供少600多澳幣,摺合成人民幣在3800多元,5年下來就能省23萬多元人民幣。

而在這5年內漲價後迅速賣掉,相當於剩下23萬人民幣呢。這種操作模式完完全全就是給海外炒房客量身定做,並且通過這種政策吸引到了一大波貨幣。

瘋狂增長的房貸

但在這兩年樓市處於下行期的時候,澳大利亞各大銀行認為沒有賺頭了,紛紛加息,提高房貸利率,甚至不惜撤回房貸,要求購房者立馬把房貸剩餘的錢結清。而購房者者一看合同中確實有這條規定,但又還不起錢,最終只能棄房斷供。

說完加息,在說下金融收緊。2018年,澳大利亞將外籍人士購買最高限額從2.52億澳元大幅下調到了1500萬澳元。並且限制外籍人士貸款,要求全款購買。這種方式無疑在自斷房價的「雙臂」。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說過,澳大利亞能上漲最大的因素就是海外投資客和自身經濟過硬。但在當前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只能依賴海外投資客繼續穩定房價。但澳大利亞政府這三個行為,無疑是在切斷自己的「支撐」,第一限制移民會讓國內人口不斷下降。第二增加稅費會讓外籍購房成本上升,導致購買慾望下降。第三金融收緊和加息,導致外籍人士無法貸款,無疑就是在打擊需求和供給兩頭。這種情況下,房子將會進入存量時代,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那麼房價當然會應聲崩塌了。

03

崩了之後的房地產,之前高位買入的接盤俠還好嗎?

從歷史的角度看,每個國家房地產泡沫崩盤後都還會經歷經濟低迷、不良高企、居民財富縮水、長期通縮。同理,澳大利亞也不會錯過。

首先,最為難受的一定是自己國家的人,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3月的數據,由於住房市場陷入困境,澳大利亞2018年第四季度的家庭財富足足減少了2576億美元,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尤其是房地產有關的上下遊行業、建築行業、租賃行業都出現不動程度的下降。很多跟房地產有關的行業都出現失業潮,意味著大量勞動力不得不另謀出路。

其次,就是還沒來的及脫身的海外投資客。比如我們熟悉的劉強東,虧損千萬拋售自己在澳大利亞的豪宅。

因此,要明白房子在值錢,也是估值,只有變現才是真金白銀。房地產和股票是一個道理,牛市遲早會結束,這種擊鼓傳花的遊戲不可能一直玩下去,區別在於誰全身而退,誰是高位接盤的最後一棒。


我是探房杜咔咔,專注房產研究,為讀者把握地產漲跌周期,不唯多,不唯空,只唯實。

公眾號:探房杜咔咔——關注我,了解更多不為人知的樓市秘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ZJSFW0BJleJMoPMh7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