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剛開始,仿佛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們學會珍惜。珍惜身邊的人、珍惜以往的每一次小聚、珍惜曾經街上的風景、珍惜每天吃吃喝喝逛街的日子
在這樣的疫情下總會有些溫暖的人做著溫暖的事總有人替我們守護總有一些故事打動人心
「疫情結束後,我就嫁給他」
奮戰在一線的愛情難免讓人覺得偉大又感動,記得前不久的新聞,浙江大學醫院附屬第四醫院,一對年輕的情侶隔著玻璃透過手機打著電話,這是他們相隔十一天以來第一次見面。
(圖源:人民日報)
原本打算2月14日領證的他們,因為一場疫情,不得不推遲這個計劃,女生是護士,奮戰在一線,透過玻璃也難掩濃濃的思念。
疫情結束後,她最想做的,就是嫁給他。
「我死後,我的遺體捐國家」
人最有勇氣的,就是敢於直面死亡,一位浙江醫生親述他在武漢救治的情況,在他的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一位47歲的男性。
他說這個病人在病房20多天,呼吸急促,氧飽和度才80多一點,正常人85以下就要死了,很有可能因為缺氧而死掉。
而這個病人在很缺氧的情況下開始寫著類似遺書的紙條,只看上面歪歪扭扭的寫著「我的遺體捐國家」。
「災難面前,最能見人心」
在災難面前,最能辯善惡,看人心。自從新冠狀病毒在中華大地上肆虐,就如同一面照妖鏡,在這其中,令人感動的就是那些第一時間就向我國伸出援手的國家。
俄羅斯、伊朗、日本、巴基斯坦、哈薩克、英國、泰國、土耳其等等,在這其中,我們一向有「偏見」的日本,卻令人頻頻感動。
在疫情發生之初,日本民間就有所行動,口罩價格都有所下調,隨處可見的加油打起的標語,更讓人心生溫暖。
日本當地的許多地方、企業也都主動向我們捐贈防疫物資,每一箱都貼著「加油,中國」的字樣,有些箱子上還引用古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瞬間讓人淚目。
「連戰16天,犧牲在一線」
年僅47歲的徐州民警司元羽,奮戰在防疫檢查一線的16天後,突發心臟病,倒在了崗位上,犧牲的前兩天,他還把自己的防護鏡和執勤時使用的兩套一次性防護服送給了檢查時遇到的司機。
三堡公安檢查站地處G30連霍高速蘇皖省界處,是守護江蘇的「北大門,疫情發生後,這裡依然車流不息。徐州市在此設置了疫情檢查站,司元羽當天就遞交請戰書,短短几句話,表明了決心。
司元羽手寫的請戰書
奮戰十多天,就沒好好休息過,嚴重透支的身體,為了人民的健康,城市的安全,他用生命在守護。
「全國1716名醫護人員感染」
截至2月11日24時,全國醫務人員確診病例1716例,占比3.8%。其中6人不幸死亡,占死亡比例的0.4%。
有這樣一群衝鋒陷陣,毫不猶豫奮戰在一戰,保衛人民健康的人,他們是這次疫情中最辛苦也最可愛的人。
他們才是真正的「高危行業」,每天面對無數的病人,自己扛著壓力,沒有好好的休息,還總是去鼓勵病人,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
不光是現在的致敬,更希望以後對待他們是溫柔又善良的,醫護人員真的辛苦啦。
面對災難,我們應該更勇敢,感謝這些為我們守護的人們。總有一天迎來光明。等疫情結束後,就去見想見的人,吃想吃的東西,做想乾的事,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