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尹維龍 徐娜 記者王倩雯報道 「我也許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生動的文學語言,只是想用一句淳樸、真摯、虔誠的文字,通過平台向我們的革命英烈們致敬!」4月4日,常寧市民尹桂華通過「網上祭掃」向水口山工人運動英烈寄託深切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這是常寧市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創新方式積極引導和組織市民通過「網上祭掃」這種綠色環保的文明方式緬懷先烈。
緬懷先人,是清明節的傳統,祭奠英烈,是對新中國開拓者和建設者們的敬意。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為了避免人群密集,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把「網上祭奠英烈」活動作為銘記歷史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及早部署,積極行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H5「移動端PPT」Flash動畫展示的形式,將水口山工人運動著名英烈形象及事跡進行宣傳,為烈士親屬、廣大黨員幹部職工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紀念緬懷英烈提供便利。大家可以通過向英雄烈士敬獻鮮花、留言寄語、掃描二維碼進入網上祭掃平台表達崇敬之心、感念之情、傳承之志。
「烈士永垂不朽」「緬懷先烈,我輩永記」「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強大中國」……廣大市民紛紛在網頁上寫下留言,一句句簡單的話語卻飽含真情,字裡行間都流露著對英烈的崇敬之情。截至目前,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平台訪問量達到2563次,他們當中有廣大基層幹部、公安幹警、人民教師、學生,更有志願者、貨運司機等。
「網上祭英烈活動很有意義,不僅讓我們重溫紅色故事,致敬革命烈士,更樹立了文明祭奠的新風尚。」常寧文化遺產事務中心主任唐伍華感慨萬千地說到。
魚傳尺素,言簡情深。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改變的是祭奠方式,不變的是我們對革命先輩的敬仰與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