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太嚴和太松都有不利於他成長,要做「正好型父母」

2019-10-12   爸媽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大家的眼中,同事小張是一個典型的「慈父」,他從來不會用過重的語氣同女兒講話。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小張卻老是給自己立Flag,說以後要做一個「嚴父」,因為之前對女兒管得太松,導致女兒已經養成了不少壞的習慣,還有一副壞脾氣。

對於小張的Flag,同事們都是一片群嘲,紛紛表示他做不到,單是看到女兒那可愛的小臉龐,哪能嚴厲得起來?事實證明大家的猜測沒有錯,小張確實沒辦法對女兒發火,只要看到女兒小嘴一癟,他的氣勢也就立馬頹了,漸漸地,女兒也掌握了節奏,往後的父女爭鬥,便每每以女兒的獲勝而告終。

小張對女兒的管教方式,毫無疑問,一定是「溺愛型」的,至於後果,也可以通過小張的話得出,那就是女兒養成了壞的習慣以及壞的脾氣。與之相對的,也有一些父母會採用「專制型」的教養模式,此外,還有父母會折其中,採用「權威型」的教養模式。

以上這三種,就是現今絕大多數父母所採取的教養模式。


三種不同的教養模式

溺愛型 、專制型和權威型這三種教養模式是由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提出來的。朱迪安·哈里斯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提到了這三種模式,而且還給它們分別取了「太松型」、「太嚴型」以及「正好型」三個別名。

通過這三個名字,就不難看出,哈里斯是最推崇權威型教養模式的,在他看來,這種模式就是正好的。

1)溺愛型

如小張對女兒那樣,溺愛型家長極少對孩子發火,甚至在他們犯了錯的時候,也不太會用過重的語氣去批評,更不會去責罵。在對孩子的物質投入上,這一類型的父母也會傾其所能去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無論孩子的要求有多高,他們都會儘量去滿足,而不是去懷疑是否應該這樣做。

2)專制型

專制型的父母總是以非常嚴厲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會嚴肅地批評,甚至還會責罵,哪怕孩子只是犯了一些小錯。此外,平時的生活中,他們總是會對孩子提各種要求,並強迫孩子滿足他們的要求,而不是讓孩子向自己提要求。

3)權威型

處於溺愛型和專制型之間的,就是權威型教養模式。採用這種模式的父母,對待孩子既不會過於苛刻,也不會過於放縱,而是有收有放。孩子犯錯的時候,他們會認真地批評,但是會用比較柔和的語氣,而不是惡語相向;平時對孩子提要求,也會常常參考孩子自己的意願,而不總是讓孩子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意願。

三種不同教養模式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父母對規則的認識上。

  • 溺愛型的父母,幾乎沒有認識到規則的重視性,因此也就不會給孩子定下規則;
  • 專制型的父母,則過於看重規則,並過於嚴格地執行,甚至常常運用處罰手段;
  • 權威型的父母,則會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但也知道應該儘量引導而不是處罰。

​不得不說,這三種類型的父母,權威型肯定是最好的,而專制型則稍差,因為他們的管教方式過於嚴厲,規則的制定往往也不合理;至於溺愛型,則是最差的,因為沒有規則就很容易讓孩子失去教養,從而變得更易闖禍,要知道,規則對於孩子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


規則為何對孩子如何重要?

世界觀不成熟,易犯錯

孩子需要規則,是因為他們的世界觀還不是很成熟,容易犯錯。倘若沒有規則的限制的話,孩子就會隨心所為,從而把自己的那些不成熟、有危害的想法付諸實施,這將給他以及周邊的環境帶來惡劣的影響。

底線意識模糊,易越界

孩子也沒有太強的底線意識,甚至於識別不到底線的存在。這就意味著,倘若沒有規則約束的話,孩子就很容易不自覺地跨過底線,一旦這樣,後果也必然會很嚴重。

方向把握不定,易學壞

大家總說要讓孩子走「正道」,可事實上,如果沒有父母合理地引導,孩子總是會主動地往歪路上靠,這就說明孩子天生容易學壞,所以規則就對他們很重要,以規則作藩籬,就可以讓他們不至於走歪,也不容易學壞。

規則固然重要,如何制定規則以及制定什麼樣的規則,也是同樣重要的,這就需要父母去好好把握了。一個會製作合理規則,並嚴格執行的父母,就是哈里斯所謂的「正好型」父母,在他的管教之下,孩子的成長也將最為順利。


如何合理為孩子制定規則

規則不是死的,而應有「彈性」

「正好型」的父母,製作規則的時候,會懂得彈性的必要性,他們不會像專制型父母那樣總是下死命令,並嚴格地執行。反之,他們會更多地考慮各種變量,從而讓規則擁有一定的彈性,如此一來,孩子也就更不容易違規,即便違規,也有重有輕,父母就可以針對違規的程度來對孩子施以適當的管教,這樣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明確底線規則

並不是所有的規則都應該有彈性,有些底線型規則,就不應該有彈性了,或者說,只可以往上彈,而不可以往下彈。對於這些底線規則,父母應該明確地告知孩子,並警告他切不可犯。

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

除了一些底線規則之外,大部分的規則,其實可以讓孩子也參與到制定的過程中來。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對這些規則更加敬畏和屈服,一旦違反了,也會心悅誠服地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育。而且通過參與,孩子也會更有規則意識,這也將大大降低他違反規則的機率。

真正愛孩子,就是給他定下合理的規則,並用正確的手段來處理孩子的違規行為。這樣的管教模式,就是「剛剛好的」,這樣的父母,也就是哈里斯所謂的「正好型」父母。

你覺得自己對孩子採用的是哪一種教養模式?如果不是正好型,以後會有所改變嗎?

————————————

爸爸媽媽的育兒良方,你值得擁有!

讓孩子擁有雙倍的愛!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