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孩子的睡姿問題,想必家長們就有很多話說了,孩子們各式各樣的睡姿,有時候還真讓人哭笑不得。一會擺個大字,一會變成個小「青蛙」,總之一千個娃有一千個睡姿。不過娃的睡姿可要多留心,這小小的細節能看出娃的心理問題。
黃女士的兒子今年6歲,性格比較內向,也不像別的小朋友一樣調皮,可以說是很乖巧的孩子了。然而黃女士發現,兒子最近睡覺的時候,總是喜歡蜷縮。起初黃女士以為是兒子冷,便幫兒子加蓋了張被子,但是兒子並沒有改變蜷縮的狀態,依舊是保持原樣。
黃女士不免感到困惑。甚至懷疑兒子生病了。於是黃女士詢問了一個醫生朋友,才得知,她的兒子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睡姿才呈蜷縮狀態的。黃女士恍然大悟,因為平日工作忙,沒怎麼參與到孩子的成長,孩子都是一個人面對成長的問題,自然是沒有安全感的。
其實,心理學家也表示:孩子不同的姿勢,反映不同的心理問題,家長別不上心。最怕有的時候心理問題會導致很多不良影響,比身體問題還要嚴重。
1.蜷縮型
就像黃女士的兒子一樣,喜歡蜷縮著睡的孩子,排除了冷的因素,多半就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缺少家長的陪伴,也可能是害怕某種東西,家長要找出原因,才能幫孩子調整過來。
2.「青蛙式」
所謂「青蛙式」,其實就是趴著睡覺,這種情況下的孩子,是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可能因為白天比較累,父母也要加以注意,孩子過於勞累會堆積心理壓力,度孩子的成長不利。
3.雙腿彎曲平臥
喜歡這樣睡的孩子,思想一般都很天馬行空,他們有很多奇特的想法。父母可別把他們當成「怪人」,因為他們比較敏感,所以很容易出現「抑鬱」、「自我否定」的情緒。
1.及時溝通
當家長父母發現孩子的睡姿有所不同時,應該及時和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源所在。引導孩子自動將問題說出來,家長才能幫助疏通、解決,不過在引導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平等交談,家長不要高高在上。
2.多陪伴
其實,孩子本該天真爛漫,本該在家長的愛與關懷下成長。只要父母多些陪伴,多些愛,花多些時間在孩子身上,就能有效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3.家庭和諧
家庭和諧是重中之重,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經常吵架,心理自然會產生陰影,久而久之,心理問題就會爆發。所以,一個和諧的家庭,也是幫助孩子解決心理問題的良藥。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不僅僅是身體健康,心理也要健康。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家長也不要過於驚慌,多陪伴多點愛,自然會慢慢幫孩子疏通問題。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的睡姿是怎麼樣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