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古陶瓷傳統經驗鑑定與科技鑑定相結合

2020-03-21     大千世界科技

古陶瓷收藏自是收藏行業最為火熱的品類之一,深受收藏人士的追逐熱捧。同時,新瓷作舊、真坯假底、巧補缺陷、磨口掩損、新瓷古款等作偽現場層次不窮,高超的「作偽技術」許多時候甚至可讓專家打眼,因此,陶瓷收藏家尤其是新入行的收藏人士,首先要學習了解古陶瓷的鑑定方法,接下來介紹下古陶瓷傳統經驗鑑定與科技鑑定相結合的鑑定之路。

不同類型的瓷器

古陶瓷傳統經驗鑑定主要是依靠眼看、耳聽、手摸等感官經驗來判斷,也稱傳統鑑定,有部分鑑定結論是可信的。但由於經驗方法因人而異,可重複性差,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和局限性,因此在新老陶瓷器鑑定中會時常出現鑑定錯誤。

另一方面隨著一些出土的老陶瓷器流入民間,圍繞老陶瓷器發生的刑事、民事案件也日益增多;如何保護這些老陶瓷器不損壞、不流失是我國當前文化、科學發展的大課題,也凸現出鑑定新老陶瓷器科學方法、技術手段的重要性。

成化蛋殼杯宏觀鑑定

傳統鑑定在對古陶瓷真偽的判定標準中,採用僵化的「標形學」理論,講的都是什麼器形,胎體的軟硬與疏鬆,釉料色彩與畫法,畫風風格,快畫與慢畫等。

在實際過程中,有關對古陶瓷胎體疏鬆與否,往往各說一詞。如果說到畫風,陶工對繪畫有生熟手之分,對繪畫水平高低之分,過去如此,現在也如此。因而傳統鑑定者在對古陶瓷鑑定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能作出科學合理的解釋也就情有可言。

成化蛋殼杯科技微觀鑑定

而古陶瓷的科學鑑定,是在對古陶瓷的認定中,首先是以古陶瓷釉面所產生的物理性變化來進行的,其認定的基礎合乎科學規律,它能給古陶瓷的真實存在提供出具體依據和標準,如古陶瓷釉面因年久而產生的釉面物理性變化,它們是『腐蝕線、腐蝕坑點、腐蝕斑塊、羥基」等等。因此在現代古陶瓷鑑定中其理論逐漸被人們所認知。

憑眼力直覺鑑定屬主觀判斷,因為主觀意識容易受情緒狀態和身心狀況的影響,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休息的好綜合狀態好的話,結果往往準確,但若人狀態不佳,生過氣或沒休息好,情緒不穩的情況下就往往出現判斷失誤。微觀圖像採集鑑定屬客觀證據分析判斷,不受主觀意識干擾,因為圖像是客觀不變的,不受意識左右的,只要分析處理得當就可以得出可靠的結論。

古陶瓷科技鑑定標準儀器3R-MSBTVTY顯微鏡

綜合來說,古陶瓷傳統經驗鑑定與科技鑑定二者不可偏廢,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二者的完美結合才是最佳的策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loSBnEBrZ4kL1Vi9S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