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這個地方古老而又新潮 如今吸引了許多人來參觀

2019-07-17   經報中原

在鶴壁市區南部緊鄰淇河的邊上,有一處主題文化園區,園區里有一座大型建築物,這個建築物既蘊含了極其珍貴的歷史故事,又完美的體現了現代建築的高超藝術,這個恢宏的建築目前吸引了鶴壁周邊市縣大量遊客的青睞,每日都是遊客雲集,她就是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色、鶴壁地標性建築——鹿台閣!


鹿台閣建築面積約兩萬平方米,高三十八米,分上下五層,是以鹿台遺址和《封神演義》故事為文化淵源而修建的。鹿台閣高大挺拔,氣勢恢宏,採用商代「四阿重檐、茅茨土階 、泥牆木骨」的高台建築形式。

建築的大門匾額上雕刻著三個紅色的篆體字「鹿台閣」,兩邊刻著兩條商代龍的造型,古樸而別致。

拾級而上,青石和漢白玉欄板上雕刻著饕餮紋,雲雷紋等紋飾,有著濃濃的殷商文化。




上至閣頂,俯瞰整個文化園區,青山綠水,亭台樓閣,古代現代融合,如畫美景,盡收眼底,美麗的淇河從鹿台閣腳下緩緩流過。


鹿台閣廣場的側方留有一長排的攝影展覽,宣傳欄上一張張照片凝固了時光,記錄了美好的歲月。


鹿台閣北側的朝歌里,殷商建築特色商鋪林立,仿佛夢回到了數千年前的商都,遊客們如魚一樣在各式小吃商店游弋,享受著美食帶來的快樂。


鹿台閣最有特色的地方當屬,代表了河南形象的29個文化展館,在鶴壁、焦作,四聖故里——白水縣,信陽、濮陽、許昌、洛陽等展館前,大家可以盡情觀賞遊玩,足不出戶便可賞遍河南特色。



鹿台遺址,現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新城區南約3公里處。鹿台遺址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長約2.5公里,是當年朝歌城的中心地段。千古淇河從鹿台遺址(朝歌城)的西邊和南邊流過。鶴壁市淇濱區鹿台遺址是河南省人民政府2000年確定的「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鶴壁市朝歌文化園及鹿台閣建設在鹿台遺址之上。


《竹書紀年》和《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王「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鉅橋之粟。」(殷紂王徵集的賦稅都充實設在鹿台的國家錢庫和鉅橋的糧庫中)。「鹿台」是商朝國家的錢庫。


《漢書.地理志》載:「朝歌,紂所都。」《史記·周本紀·正義》載:「朝歌故城······本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水經注·淇水》也道:「朝歌城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為殷都也。」《漢書.地理志》載:「朝歌,紂所都。」商朝經17世31王496年(《百科全書》798頁),先是商王武丁將國都遷到了沬邑,商朝最後一個君王殷紂王帝辛將沬邑改名為「朝歌」。沬邑(朝歌)是商朝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君王的都城,共計80多年。


數千年前的繁華軼事早已煙消雲散,如今的鹿台閣重拾了當年的輝煌,每當夜幕降臨,淇河裡大型水秀的表演為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再添了色彩,五顏六色氣勢恢宏的水秀,決不輸當年君王享受過的任何婀娜舞姿。




鹿台閣文化主題園區,這座承載著悠久歷史沉澱很多故事的園林景區,已經成為了一處供人們遊覽,娛樂,休閒的好去處。

來源:看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