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工作地和成長地是不同的城市,意味著,工作之後,會過很長一段時間租房的生活,在此期間,我戀愛了,對方是我朋友的朋友。
在我們戀愛期間,我倆都對未來生活有過暢想,期間,自然不會繞開房子和車子以及彩禮的話題。
那時候,我年少氣盛,並覺得錢好賺,房子好買,但是,真正涉及到談婚論嫁了,才看清了自己的能力。
事實上,在父母幫襯下,我還是有能力在工作城市解決買房的首付款的。找女友商量:咱們先買一個過渡房。
女友給出的答覆:我看不上100平米以下的房子,也看不上50萬以下的車子。
女友對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態度是嚴肅的。
那天,我一句「打擾了」,我們不歡而散。
那之後,女友沒有再主動聯繫我,我也沒有再主動聯繫她,我知道,我倆已經分手。
關於愛情的功利,我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真正走開了,內心還是會有那麼一點點失落。
木子李答讀者問:
我們都曾有過童年,那時候,我們也有屬於我們的小煩惱:羨慕鄰居家孩子的零食,羨慕鄰居家孩子的玩具。
那時候,我們就有攀比心:會在父母不給我們買玩具或買零食的瞬間,嗷嗷大哭,只是因為別的小朋友有的東西,我們沒有,才是我們哭的真正原因。
即便如此,在我們成年之後,依然會覺得我們的童年很純粹。
到了適婚年齡,或者說結婚之後的很多年,我們都會因為「賺錢」這件事大傷腦筋。
於是,很多人會將眼下的婚姻定義為功利愛情。
但是,拋開愛情,就算單身,我們就不稀罕錢嗎?
我們的簡單生活需要用金錢去支撐,我們的生活質量需要金錢去衡量。
所以,換個角度看「金錢」:我們只是因為愛情敗給了金錢,我們才會在某個瞬間討厭愛情,討厭愛情的功利。
你現在面對的尷尬:你賺錢能力一般。
所以,請務必努力工作。
依然不要放棄對愛情的追求。當然,在你父母幫襯下,可以在工作城市按揭一套房子,為什麼不付出實際行動呢?有了按揭的房子,必然會成為你找結婚對象期間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