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教育-2019江蘇淮安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凡事要趁早放大焦慮

2019-10-30     安徽國培

【題目】

當前,諸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凡事要趁早」「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思想,在焦慮情緒驅使下給孩子多報幾個課外班,成了不少家長的無奈選擇。對於教育焦慮,你怎麼看?

【答題要點】

1.表明自身態度:

「凡事要趁早」的超前教育確實在一定階段能幫助孩子跑在前面,但人生如同一場馬拉松,考驗的是耐心和恆心,搶跑不僅決定不了最終的成績,反而可能因為早期用力過猛,消耗過多導致後勁不足。因此,我認為教育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都應有相應的主題,學習的投入也應該適度並且循序漸進。

2.闡述影響:

(1)對部分學生而言是個性化輔導的補充,有助於更好的消化吸收課堂所學習的知識;

(2)學生本身背負了更重的學習負擔,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甚至由此而導致厭學心理;

(3)不符合孩子學習成長的客觀規律,容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4)部分家庭承擔著高額的教育支出,經濟負擔重。

3.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1)部分家長教育觀念落後,盲目跟風。當前,很多家長存在的「凡事要趁早」心態,以及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以「別人家的孩子」為參照物,忽略了孩子本身的興趣與意願。

(2)部分機構缺乏職業道德,牟取利益。為了業績將課外培訓包裝成學生的成才必備,輸出「搶到就是賺到」的觀念,嚴重誤導家長與學生。

(3)教育有更高的期待要求,力不從心。優質教育資源的有限,加上「就近入學」制度、推優、特長等比例的下降,使得不少家長逼著孩子「背水一戰」,在奧數、鋼琴、英語以及各種競賽中謀求出路,甚至部分學校在課堂教學、課後作業安排等方面效率較低,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和家長的焦慮。

4.提出解決對策:

(1)家長方面應當明確教育的本質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展,所以在選擇課外課程時應理性,尊重孩子的意願與興趣。

(2)學校方面擔負責任,提供優質資源。以促進學生的能力、學業為基礎,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課後作業安排效率,使得學生能夠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資源。

(3)教育部、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抬高培訓機構的准入門檻,進一步規範整頓培訓市場。一方面,教育部可以聯合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對相關培訓機構進行審核,確立「星級名單」,便於家長選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培訓評價體系,保障培訓市場正軌運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SguH24BMH2_cNUg-0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