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重男輕女」的思想也逐漸在消失,可偏偏家住農村的90後夫妻卻被「絕後」的緊箍咒逼得喘不過氣,念咒得不是別人正是自家的公公。
不批宅基地竟和「絕戶」有關聯?
本來這對90後小夫妻成家後就應該有自己的宅基地,可大隊小組覺得他是獨生子,理當和自己的父親住在一起,等他們小夫妻啥時候生男孩的時候,一起再審批宅基地。
可婚後都10年了,夫妻倆三胎都是女兒,一家老小擠在一起,確實不是長久之計。
再加上鄰居家蓋房,把他家的地方多占了一些,鄰里之間爭吵時,惡言道:都是「絕戶」了,要那麼多地方幹啥,三個孫女長大不還是要嫁人呀?
這次爭論後,公公幾乎任何事都會和生兒子連接到一起,導致這對90小夫妻根本沒辦法正常生活。
兒媳天天以淚洗臉,直言道:「遇到這樣的公公,比婆媳關係都難搞」。
關於「絕戶」話題,不同年代人回答也截然不同
關於絕戶的話題,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每一個年代都代表著一種生育理念,這也驗證出了時代在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變化。
70年代的老人:雖然社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一家子還是要有一個男孩子來傳承香火的,要不百年後,連個掃墓的人都沒有。
80年代的中年人: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一兒一女當然是最好的。如果沒有生兒子也不要過分較真,不要為了生兒子而生孩子。生並不是目的,養才是目的,就算你生了一堆兒子,沒有教育好,一樣還是是白生白養。
90年代的年輕人:都什麼年代了,還會有這種思想?別說生兒子了,我一個都不想生,現在養個孩子哪有男女之分?不管那你女孩都是想把最後的給孩子,再說生個女孩也不能說成「絕戶」,只有沒有生孩子可以這樣稱呼,況且也不能說成「絕戶」而是丁克。
不生兒子,也不能稱之為「絕戶」
「絕戶」從字意上理解讓人都感覺不舒服,以前女性地位很低,加上固有的舊思想,讓生不出男孩的女性遭受外人的取笑和侮辱。
可現在時代不同了,女性的地位逐漸在不斷地提高,任何事情都講究平等,無論生男生女,最主要的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才是生兒育女的意義所在。
我們任何年代的人都應該重男輕女,更不能認為生不齣兒子就是絕後這樣的思想,一定要端正家族的正確認知觀。
不管男孩女孩,只要孩子足夠優秀,足夠孝敬,定能壯大家族,這才是最寶貴的家族傳承。
優秀父母不可缺少的三種養育
基礎養育
基礎養育是每個父母必須履行義務,在孩子18歲之前,孩子的吃喝拉撒,都要父母負責照顧,保護好孩子,不要讓孩子受到任何的心理和身體的傷害。
家庭教育
無論男孩女孩,父母在養育的基礎上更應該傾盡全力去關注的是教育,教育不是三言兩語,而是長期陪伴,只有把孩子培養好,養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將來才能更好地生活。
共同成長
孩子在不斷地成長,作為家長我們更要多學習,這樣才能和孩子溝通無阻。
一個和諧家庭少不了共同學習氛圍的營造,孩子的思維變化很快,但家長一直停滯不前,只能產生更多的分歧,只有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才能讓家庭更和諧。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不管生男生女,作為父母善待孩子的同時更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對自己、對父母、對家庭、對社會有責任的人,這才是延續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