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園長:如何跟孩子老師溝通?掌握以下訣竅,孩子更良性發展

2019-09-11     幼兒園裡無小事

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關係,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家長做好家庭教育配合老師,老師做好學前教育及時反饋家長,兩者之間攜手合作,孩子才能獲得一個更加良性的發展。

近兩年一些關於幼兒園不好的新聞特別多,所以很多家長在和老師的溝通上更多了幾分忐忑與警惕,搞得老師也因此緊張起來,一旦涉及溝通,經常會出現雙方均不在線的情況。

如今小班開學入園,很多新生家長就面臨著如何與老師溝通的難題,怎麼把握分寸是家長最困惑的事情。一個良性的關係,就是讓雙方都舒服的狀態,不用刻意,彼此信任和尊重,互相理解和溝通。

下面說幾點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技巧和內容:

1、如果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請儘量具體。


平時很多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可能會問老師:「我家孩子今天表現怎樣?」,老師通常回答:挺好的。這個回答感覺很敷衍,也說不出什麼具體,是因為問題本身太寬泛了。

建議可以一次問一個當天最關心的細化問題,比如:

(1) 今天孩子在學校午睡了嗎?

(2) 孩子入睡情況怎麼樣?

(3) 孩子是否能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4) 老師上課的時候,孩子的專注度怎麼樣?

(5) 孩子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例如上廁所、穿衣服脫不下來,是否能夠表達需求,請求幫助?

這樣的問題,老師才能夠針對具體的問,來和家長進行溝通。

2、主動說說最近家裡的情況


讓老師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能夠幫助老師更好的和孩子建立情感聯繫,增加互動話題。

比如:家裡最近養了小金龜和小烏龜,孩子特別開心,每天都記得喂食。

比如:媽媽馬上要生日了,爸爸和孩子一起為媽媽準備生日禮物,特別用心。

適當的講一些家庭情況,可以讓老師及時更新信息,以免在發現孩子情緒不正常時,能夠迅速做出判斷以及安慰方式。


3、主動說說孩子最近的問題或者困難

孩子入園後,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在一個社交環境中,老師能夠更好的觀察和引導小朋友。

所以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如果能和老師進行溝通,一起觀察和引導,一起執行,這樣才是最有效的。

4、多參加班級義工

時間和精力充裕的家長不妨多多參加一些班級活動,給孩子做榜樣,也能很好的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情況。

5、在開學前準備一份關於自己和孩子的介紹

主動交給老師一份關於自己和孩子的介紹,老師也能更快的了解孩子,找到和孩子相處的模式,對老師的工作幫助也是很大的哦。


準備一份介紹具體情況的清單:

(1) 家庭結構,主要撫養者。

(2) 父母的撫養風格(比如是寵溺型、權威型、民主型等等)

(3) 作息情況

(4) 孩子的性格和興趣愛好

(5) 孩子社交方面的一些情況,比如主動還是被動,遇到衝突時候的表現。

(6) 孩子發脾氣的表現方式?什麼能讓孩子安靜下來?

(7) 粑粑麻麻眼中孩子的優缺點

(8) 想要著重鍛鍊和提升的方面有哪些?

和老師的溝通不能忽視,特別是平日裡的老師家訪,這都是老師能更好了解孩子在家情況,以及家長能更仔細知道孩子在校狀況的時候,提前做好準備,準備好自己想要問的問題,無論是對老師的工作還是接下來的交流都是很好的促進。

END

分享學前教育新鮮資訊,關注育兒成長。

鎖定小程序「成都幼兒園最全信息查詢」,查公立、公益、私立幼兒園信息,看學費、課程、師資、環境,不用出門全方位了解心儀幼兒園。

同時可線上觀看教學視頻,優選成都百家學前教育培訓機構。

讓教育更方便,

讓學習更輕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KHGIm0BJleJMoPM9P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