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表面的蠟層需要清理嗎?翡翠上蠟和浸蠟有什麼區別?

2019-11-13   張玉堂翡翠網

前兩天有翠友問我,聽說把翡翠放在100攝氏度的熱水裡加熱一會,然後再拿出來清洗一下,就能將翡翠表面的蠟給去掉,這個方法是不是真的?

我一聽,趕緊制止了他!

先不說翡翠加熱能不能去蠟,加熱這個步驟本身就對翡翠有傷害。

加熱之後還拿出來清洗,這對翡翠的傷害就更大了。

熱脹冷縮很容易引起翡翠的內裂,即使沒裂,也會引起翡翠的「內傷」,影響其使用壽命。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千方百計地想將翡翠表面的蠟去掉呢?

這是因為有很多翠友將翡翠上蠟的過程誤解為翡翠處理、作假的過程了。

其實,翡翠成品上有蠟是很正常的。

翡翠加工成成品後,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給翡翠上蠟,所以,現在市面上的翡翠產品,大多都是有蠟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佩戴後,翡翠上的植物蠟會慢慢揮發掉。

這種蠟的原料是天然植物,所以對人體無礙。

上蠟也是中國民間傳統工藝之一。上蠟是為了使翡翠成品的表面光滑、光亮,光澤美觀、均一。

雕刻師們也會把植物蠟融化,在拋光後,塗到翡翠表面存在的微細凹坑或裂隙中,填補其不平,使翡翠的表面更光滑。

還可保護翡翠,防止外界油漬進入。

翡翠上蠟在翡翠產業和國家珠寶標準內都是被認可的,它屬於翡翠表面優化的範疇。

上蠟,能更好地保護翡翠。

翡翠畢竟是大自然之物,不可能件件都完美無瑕。

上蠟後,蠟可遮掩翡翠表面的坑點,從而使翡翠成品的表面潔凈光滑,瑩潤通透。

除了防止油漬的進入,上蠟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給翡翠上一個保護層,使翡翠內部的水分不易流失。

這就好像女孩子會擦防曬霜出門一樣。植物蠟無毒、無害,所以,只要是拋光過的翡翠,一般都會被上蠟。

所以大家不要再想方設法地為翡翠去蠟了,不上蠟的翡翠就好像沒有了保護層,更容易受到傷害。

在這裡,還要跟大家普及一下浸蠟的知識。常見的翡翠外觀優化工序,有上蠟和浸蠟兩種。

所謂上蠟,就是上面說的,利用剛拋光之後翡翠表面的餘熱,將石蠟塗抹在翡翠的表面,利用餘熱將蠟融化,然後用柔軟的毛巾或者是棉布將多餘的蠟質擦除即可。

上過蠟的翡翠光澤度會更好,觸手也更加溫滑,透明度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而浸蠟,就不僅僅只是翡翠表面的優化了,它是內外部一統的「優化」。

浸蠟是將拋光之後的翡翠,放進融化的石蠟中煮,熱脹冷縮使翡翠內外部的裂隙加大,融化的石蠟便會「趁虛而入」,進入到翡翠內部。

這種方式,不僅優化了表面,翡翠內部的孔隙也都被填充上了石蠟。

這種優化方式跟B、C貨很像,所以,浸蠟改變的已經不僅僅是翡翠的外觀了,還有翡翠的種水。

這種方法,一般會被運用到質地較軟、結構疏鬆、本身價值不大的翡翠身上。

對於種水好的翡翠,浸蠟是沒什麼用的,還會起到反效果。

浸蠟從根本上改變了翡翠的種水,會導致翡翠的結構不穩定,屬於過度處理了。

浸蠟處理過的翡翠,可以被歸為B貨、C貨的行列,大家儘量不要購買這種類型的產品。

以上就是關於翡翠蠟的知識。大家在購買翡翠時,除了要選擇靠譜商家之外,一定要記得索要鑑定證書。

再高超的造假手段也瞞不過科技,所以,如果自己沒有很多鑑別翡翠的經驗的話,查驗證書是最便捷、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