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70年,上海監獄警用裝備大變樣

2019-10-04   上海監獄

提起警用裝備,大家會想到警車、警用摩托、單警裝備……甚至警用直升機、無人機、平衡車等都不算「稀奇」。但你知道監獄在五六十年代靠步行、獨輪車作為主要出行方式嗎?到七八十年代才開始有手扶拖拉機等交通工具。監獄民警的警用裝備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折射出的不僅是新上海監獄的巨大變化,更是見證了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讓我們一起為新時代中國加油!

警服制式的變遷

警服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秩序、公平、正義、尊嚴。警服不是一般的行業制服,也不同於其他政府部門的行政執法服,它是國家政權的一種象徵,體現的是國家強制力。換言之,警服已經成為國家強制力的符號,在社會上具有標誌性的意義。

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警服的樣式經歷了很多次的變化,但是那凜凜的威嚴卻因因相襲,永久不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監獄(勞改)單位的工作人員基本上由解放軍從事安全保衛(公安部隊)的軍人擔任,其制服樣式與當時解放軍的服裝相同,只是在上衣左臂處增加公安臂章。那時物資極端貧乏,在實際工作中除提籃橋監獄以外上海監獄系統沒有配發警服,執法工作中民警穿著便服管教犯人是常態。

1950年1月,公安部通知各地公安機關按統一的制式,分別承擔制服的製作工作,並隨通知下發了警服樣品。以後又不斷補充有關裝備品種,稱『五零式警服』。

1953年,公安部設計了人民警察新式服裝、裝備及帽徽圖案。1956年夏季在全國各城市普遍施行。

五零式警服

1953年警服

1959年10月1日,民警服裝施行新的制式。改制式後的警服,冬季服裝上衣、下衣均改為藏藍色。

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裝制式改式問題向國務院寫了專題報告,提出新式的民警服裝制式、技術規格和質量均與解放軍幹部相同。

1959年警服

1966年警服

72式警服。那個時候,我們還是公安民警。當時,為了區別軍、警服裝,突出人民警察的特點,1972年1月,人民警察服裝的顏色由草綠色改為藏藍色。」

1983年7月,上海市勞改局整建制由公安轉為司法行政建制。

83式警服。冬夏裝全為橄欖色,褲子中縫鑲紅牙線,標誌符號有帽徽、帽前線、領章。

72式警服

83式警服

1989年6月30日,對『八三式』警服進行改革。『八九式』警服基於『八三式』,臂章由懸掛式改為直接縫製在夏裝與冬裝上。

1999年開始,全國開始換髮新的警服(99式),這套警服顏色選用國際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藍色,交、巡警襯衫採用淺藍色,普通民警襯衫採用鐵灰色(後改為淺藍色),高級警官襯衫採用白色。「99式」警服的最大特點就是「與國際接軌」,這身警服的顏色更加符合現代化警察對於警服的需要。

八九式警服

99式警服

警用裝備的變遷

警用裝備是指警員所使用的所有物品。對現在的監獄民警來說,成套的單警裝備、警務通是我們最常用警用裝備,在以前,口哨、手銬才是執勤民警的主要裝備。

早期手銬

對講機

拇指拷

長形口哨

隨著時代發展,上海監獄單警裝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種類日益豐富、數量不斷增加、管理日趨規範。

2010年起,上海監獄根據監管改造工作形勢,開展了現代警務機制建設,大力推進警用裝備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警用裝備管理制度體系,監獄設立裝備庫,監區設立裝備室並添置單警裝備櫥,形成了監獄、監區和單警裝備分類配備機制,統一警用裝備配備標準,警用裝備從種類到數量都配齊到位。

單警裝備

單警裝備包含多功能腰帶、伸縮警棍、自衛催淚噴射器、手銬、警哨、強光手電、對講機和視音頻執法記錄儀等。
目前,上海監獄系統一線民警全部配發了整套單警裝備,為監獄安全、公正執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警務用車的變遷

新中國公安隊伍建立以來,警車一直伴隨和服務著人民警察,在各種警務活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人民警察無怨無悔的忠實「伴侶」。

自行車

吉普車

三輪警用摩托車

囚車

在五六十年代,民警能有自行車就不錯了,那時整個勞改局機關只有一輛轎車,域外農場還以手扶拖拉機作為主要交通工具。

八十年代中後期,整個勞改局只有二輛小轎車,監獄的警務車輛則主要是摩托車,這樣帶車斗的大摩托車那時候騎在大街上可是威風凜凜。

九十年代到2000年前後,汽車逐漸增多,監獄的警車多為桑塔納、北京吉普、金杯麵包車,上白下藍的塗裝是那個時代的印記。

到了2004年後,全國開始更換警車塗裝、統一標示等工作,才有了現在塗裝樣式的警車,品牌以國產為主。

近年來,伴隨公務用車改革,上海監獄系統不斷強化警務用車的精細化管理,完成了執法執勤用車的科學配置定型,逐步形成以小囚車、大囚車、救護車、指揮車、運兵車、應急搶險車等各類車輛構成的警務車輛保障格局,警務車輛管理進一步專業化、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