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家長的6個壞習慣!作為好父母對比一下

2019-07-27     只爭朝夕愛生活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有許多家長對孩子各種限制,覺得孩子這不可以做,那樣也不可以,自以為這是在保護孩子、這是對孩子好。

豈知,這樣的行為是對孩子的未來造成傷害!

接下來我們給大家一一列舉出教育孩子最不能有的6個壞習慣,看看你有沒有中招,中招了趕緊改!



自己勤儉,給孩子最好的

對孩子有求必應


  • 害處:


我們總以為給孩子最貴的就是疼愛孩子了,對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

可這沒有給孩子成長上帶來多大的好處,還可能讓孩子染上不懂付出和回報,只會一昧索取的壞習慣,並且對金錢沒有概念。


  • 改變:


不是把昂貴的東西給孩子就是愛孩子了,我們應該給的是適合他的。

要從小教會孩子對金錢方面的認知,明白節儉的道理,教會他理財,讓他知道不勞而獲是不行的,要懂得靠付出得到回報,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沒有禮貌


  • 害處:


沒有禮貌的人,不管是在人際關係上、學校讀書時、出來工作時,都會不受待見。

  • 改變:


首先先審視作為父母,我們有沒有給孩子樹立不好的榜樣,有的話及時改正,並以身作則教育孩子要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人。



喜歡拿自己孩子和別人比較


  • 害處:


很多家長總是喜歡在孩子面前訓斥道:「你看誰誰家小朋友多厲害,這次考試考了第一名,你再看看你,你考了多少分......」等類似這樣的話語。

家長這樣的話,非但沒有起到激勵孩子上進心的目的,反倒更易讓孩子受這些因素影響,從而沒有信心,自卑起來。


  • 改變:


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多一點關注孩子的自我發展,不希望成為別人家對比的孩子,也不能讓孩子成為攀比的對象。



過於愛護孩子


  • 害處:


很多家長心疼孩子,什麼事也不肯讓他去做,其實這樣非但沒有好處,還剝奪了孩子的動手機會;得不到鍛鍊,孩子就很難獨立起來,習慣性的依賴了父母給他做。

  • 改變:


多給孩子一些自主學習的機會,在他的能力範圍內,給他分配一些小事情,通過這些讓孩子明白付出了獲得收穫的快樂。

孩子動手實踐是比任何方法更有效的途徑。



說謊


  • 害處:


孩子嘗到了說謊的好處,於是當犯了錯,首先第一步就是說謊。

當然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全部,把不講實話的孩子都當成壞孩子。

孩子有時不講實話並不全是壞。


  • 改變:


發現小孩撒謊,家長也應檢查自己,孩子在學習處理問題的方法,多半是受父母影響的。

當孩子撒謊時,父母要及時、明確地指出孩子的撒謊行為,並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去做(但要儘量避免當眾批評孩子)。

有些家長明明知道孩子在撒謊,卻因為是一些小事而不制止,反而覺得有趣,家長要切忌如此,因為這種態度會強化孩子的撒謊行為。



當眾批評孩子


  • 害處:


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孩子多小都是有自尊心的,家長當眾的批評會讓孩子感到羞愧,內心敏感的孩子甚至自卑起來。

這不僅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還會影響到和爸媽的感情。

  • 改變:


孩子犯錯了及時指正出來,這是對的,但態度一定要溫和,告訴他為什麼錯了,哪裡做錯了。

你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改正過來,而不是打擊他的自信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90HPWwB8g2yegNDGe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