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姚莫愁新婚當晚,睡得好甜。
因為她要嫁的是孔立夫,一個她父母都看好,而她自己也看好的男人。
電視劇里的姚莫愁性格乖張,死得轟烈。
可在原著里,姚莫愁不僅沒有死,她還是全書過得最幸福的女人,遠遠比姚木蘭幸福。至於姚莫愁的性格,原著里這樣寫道:
木蘭的活潑如一條小溪,莫愁的安靜如一池秋水。木蘭如烈酒,莫愁似果露。木蘭動人如秋天的林木,莫愁的爽快如夏日的清晨。木蘭的心靈常翱翔於雲表,莫愁的心靈靜穆堅強如春日的大地。
我反覆讀了3遍《京華煙雲》原著,一次比一次更強烈地想,我一定要好好寫寫姚莫愁。她的智慧都是很世俗的,甚至是在如今這個社會,有些女人會覺得姚莫愁格局太小,但我想要顛覆一下:有時候,女人世俗一點,格局小一點,何嘗不是一種大智慧。
尤其是,姚莫愁世俗而沒有格局的「馭夫之術」,真的,在我看來,是最實用的,也是最接地氣的。
其一,熱愛收納和整理。
原著里這樣寫道:
在結婚後的頭一個月,立夫發現了完全使他吃驚的事情。他以前也是和女人一起生活,他母親,他妹妹環兒,但是現在生平第一次看到女人的特點,為人妻的特點,看到莫愁這個女性的身段兒。她似乎對吩咐廚子做什麼菜,什麼飯,注意洗衣裳,哪些是要預備洗的,哪些是已然洗好的,每天早上在花瓶里插花兒,帶著針笸籮,坐在自己屋裡有陽光的牆角做針線活——對於這些事,她有不可言喻的喜悅,這是天性,是深厚的女性特點。
之前立夫自己管理自己的衣服,但是他娶了莫愁之後,他的衣服被劃分了,被整理了,他很多時候都找不到。
但是不得不說,自從娶了莫愁,他變得乾淨了,變得有品味了,他開始有了換季的衣服,開始有了體面的鞋子,而這一切得益於他有了妻子姚莫愁。
其實,孔立夫的性格是完全不在乎這些的。可不得不說,因為有了姚莫愁,讓他更體面,生活得更舒服了。
在這裡,我不得不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但凡你結婚,想要歲月靜好地過日子,那麼洗衣服、做飯、生養孩子,這些事,就是你脫不開的責任。
當你結了婚之後,不要總是想著去當什麼婚姻里的公主,你該想的是,兩個人擁有一個溫馨乾淨的家,彼此扶持和奮鬥,讓你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所以,一定程度地熱愛收納和整理吧,至少要讓你們居住的家,是乾淨的,是舒適的。至少讓一個男人跟你結婚後,站出去,是乾淨的是體面的。
其實,我結婚八年了,跟我老公始終未曾有過做家務的爭執。不是因為他會主動做家務,而是因為我喜歡按照我喜歡的方式布置家裡。
那是我們的家,我發自內心地想要把它收拾乾淨,書架上的詩詞,茶几上高聳的文竹,窗明几淨,雜亂有章。舒服到了怎樣的地步呢?
自從我們結婚,不管去哪裡,我老公都會覺得沒有我們家裡舒服。
其實,男人都是很俗的。他們很少有人能直擊你有趣的靈魂,他們就是很現實的,他們往往更在乎自己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比如,不管他們多不愛乾淨,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清潔整齊條理井然的家。
更何況,不管對方如何,自己住的家,乾淨而有條理,我們自己住著也舒服不是。
其二,收拾男人,要「靈活」。
兩個人結婚,當女人想要當這個家的女主人去改變這個家,建立這個家的秩序時,男人會反對,那是必然的。
姚莫愁和孔立夫也經過了夫妻之間最瑣碎的磨合。姚莫愁不許他把手放在口袋裡。其實這種瑣碎的事情,哪裡就有明確的對錯了。
就是兩個新婚夫妻之間的生活習慣磨合。可偏偏姚莫愁就是慢慢改變了孔立夫,像個水母一樣,讓孔立夫慢慢地接受了姚莫愁給他建立的這個新家的秩序。
姚莫愁用的方式是什麼?
堪稱女人與男人磨合的經典關節:
莫愁眼睛雪亮,知道何時讓步,但是永遠有耐性等待,伺機進言。立夫脾氣火暴,反抗性極強,賢惠的莫愁完全清楚,督促勸導他改正,用的力量適可而止,以不逼上梁山為度。莫愁有耐心,可以等待,每一次莫愁讓步,立夫就知道他又被擊敗了一次。莫愁越了解他,越是相信,只要不把他逼反,叫他幹什麼,最後他一定會照辦。
當我們結婚後,跟男人出現了生活習慣上的不同時,我們一定要秉承這樣的原則:該說了說,但是要看時機,要學會等待,也要看準了男人的脾氣,去適當地去做一些調整。
我跟我老公相處,平時都是他哄著我,但是一旦他發脾氣了,我便會哄著他。
我真的怕他麼?
自然是不怕的。但是,我不想跟《雙面膠》里的胡麗娟一樣傻,為了發泄自己的情緒,絲毫不講究策略方法。男人的脾氣上來了,就是那麼一下,你安靜了,他也就安靜了。兩個人沒有原則問題,完全不必為了家庭瑣事,磕個你死我活。
我們跟男人相處,最重要的不是情深意厚,而是方式方法。你要靈活一點,該忍耐了忍耐,該規勸了規勸。原則問題上,一步不讓,而瑣事上,與其死磕,不如迂迴。
楊絳和錢鍾書相處,楊絳喜歡把毛巾疊整齊,而錢鍾書喜歡隨便扔。可是,楊絳沒有鬧,沒有吵,她退了一步,自己把毛巾疊整齊。
夫妻之間的磨合,總是在這些細微中的,與其跟胡麗娟一樣胡鬧發泄,不如看準了男人的性格,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限度,慢慢去磨合這一生。
其三,不胡思亂想,看重「實在的利益」。
姚莫愁還有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實際。
其實,《京華煙雲》里的女子,那些愛胡思亂想的大多過的不幸福也不快樂,更有甚者如同紅玉,胡思亂想,跳了荷花池香消玉殞。而那些實際又懂規矩的女子,大多都過得十分幸福。比如阿非後來娶的妻子寶芬,她每天開開心心的,周圍的人也會願意跟她相處。
而姚莫愁更是這份實際里的代表人物,即使當她發現了她的姐姐對她的丈夫有別樣的心,她依舊是豁達而實際的。
她深信丈夫和姐姐的人品,既然兩個人都不會發生什麼,與其胡思亂想,百般計較,不如更看重眼前的利益,孔立夫愛她,而她有一個溫馨快樂的家,而這就足夠了。
有時候,人的一個豁達實際,真的能改變人的一生。若是紅玉當時能有莫愁的這份豁達,也就不會香消玉殞了。
阿非愛她,姚家已經決定給他們訂婚,她會是阿非的妻子,至於阿非的一些想法和出現的「寶芬」,又能改變什麼呢。
可是,她的一個不豁達,一個胡思亂想,便把自己拉到了絕地。
所以,女人這一生不要傻傻地一味去談愛和感覺,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一個舒適的家,一頓好的飯菜,一個實實在在的肩膀,比那些虛幻的東西好太多了。
所以,實際點,豁達點,也要跟姚莫愁一樣世俗點,結了婚,該洗衣服洗衣服,該做美食了做美食,實實在在地去過日子,耐心地去跟男人磨合。
時間長了,你會發現一個真理:我們不是在為了男人過日子,我們是在為了自己過更好的日子。這個日子裡,大家彼此的舒適比愛重要太多了。
俗氣的生活,才是最妙的生活。
姚莫愁嫁給孔立夫的時候,要人寫了很俗的一句:
乾坤諧好,鸞鳳和鳴。
那人說,為什麼要這麼陳俗老套的東西。
姚莫愁答:
我就要這樣,雖然難免陳俗,但是文字也不壞啊。
我們生活在凡塵中,尤其是不能免俗地結婚生子了,那麼你想要詩情畫意的生活,想要自由和遠方,大抵都是不能實現的。
既然不能實現,與其每天因為不能實現而痛苦,不如真正去享受這俗世的生活。夫妻吵架,一頓美食足以慰藉。工作辛苦,回到家,看到窗台那鮮艷的綠植,便解了疲累。傷心了,大哭一場,開心了大笑一場,然後飽飽地睡個覺,睜開眼,不管誰留下了,還是誰走了,又是嶄新的一天。
有人會說,這樣的一生該是多俗氣的一生。
可我要說,這樣的一生,便是最妙的一生,我們感受過花開四季,感受過舌尖美食,我們有一方溫馨舒適的凈土,在那裡,我們歡笑過,吵鬧過,哭過,累過,哪怕破碎過,但這就是屬於我們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很多人說,那些俗人大多平庸。可其實,很多年後,到底誰平庸,還說不定呢?
做個俗人,過俗氣的生活,便是我認為的最「妙」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vpIenkB-4LL0rMdN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