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鐲子》:一襲華麗的旗袍,撕開婆婆的「隱痛」和「無知」

2021-09-09     公子逸

原標題:《婆婆的鐲子》:一襲華麗的旗袍,撕開婆婆的「隱痛」和「無知」

文|公子逸

李清霜,買了一襲華麗的旗袍。

劉茵為了李清霜的生日忙前忙後,拿出了自己最赤誠的心,想要討好自己的婆婆李清霜。她以為那一襲華麗的旗袍,是婆婆給她買的。

可其實,那一襲華麗的旗袍,是李清霜買給自己的親生女兒石舟欣的。劉茵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真心,李清霜完全看不到。

當李清霜的丈夫,為劉茵說話時,李清霜說了一句這樣無情的話:

我才認識她多久,我就是一個普通的母親。

潛台詞是什麼呢?

潛台詞是:我就是一個普通的母親,我就是更愛自己的兒女,至於劉茵,她又不是我生的,我養的,我憑什麼要愛她。

真心。

劉茵結婚,婆婆李清霜把石家的傳家寶玉鐲給了劉茵。劉茵為此感動異常,她下定決心,對自己的婆婆,要比對自己的親媽更好。

可是,那玉鐲是假的。她的婆婆把假的玉鐲給了她,而把真的玉鐲給了自己的女兒石舟欣。

那一刻,劉茵的心涼了。可是,她沒有放棄。當裝修房子的時候,她的婆婆跟她站在統一戰線上一致對外的時候,自小缺愛的劉茵被感動了,她覺得她的親媽都不能很好地保護她,而她的婆婆卻願意站出來保護她。

因為缺愛,更因為那份感動,劉茵選擇了再一次把婆婆當親媽。她天真地以為:只要她對婆婆真心,那麼婆婆就會對她真心。

可現實何其殘酷,她的真心,她的婆婆李清霜根本看不到,看到了也不想有感覺。那一襲華麗的旗袍,哪怕她的女兒石舟欣根本不想要,李清霜寧願壓箱底,也不願意把它送給劉茵。

對於劉茵的索取,李清霜甚至覺得劉茵太不懂事了。劉茵居然妄想要她寶貝女兒的東西。在李清霜的認知里,那襲華麗的旗袍和那份母愛,永遠屬於石舟欣,哪怕石舟欣不想要,她也不會給予劉茵,哪怕劉茵對她再好,都絲毫不能讓她改變心意。

女兒是至親,而兒媳婦是外人。

外人。

劉茵的父母始終強調,他們才是劉茵最親的人,可是,他們只是親情綁架劉茵無私付出,卻絲毫不願意為劉茵付出一點。在劉茵的原生家庭里,劉茵其實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外人。她的父母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她的弟弟。

劉茵的父母和劉茵的弟弟,一家三口,相親相愛。而劉茵只能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不斷付出,來乞求父母能看到她這個女兒,施捨給她這個女兒一丁點的愛。

可,她努力了半生,還是失敗了。她的父母只愛她的弟弟,至於她,就是為娘家謀福利的工具。

她在這種缺愛中,嫁了人,有了婆家,她以為她終於不再是外人了。可是,沒想到,她在娘家是外人,到了婆家,更是外人。她的婆婆李清霜,可以為了兒女付出一切,卻不想為她付出任何。她不想把玉鐲給劉茵,不想把旗袍給劉茵,更不願意把20萬借給劉茵。

劉茵的痛苦歡樂和真心假意,她毫不在乎。因為在她的認知里:兒媳婦就是來搶兒子的,兒媳婦不僅不該被疼愛,還應該被提防。

李清霜時刻提防著,她的兒媳婦劉茵會拐走了她兒子的財和心。

隱痛。

兒子要結婚了。

李清霜的第一感覺,不是兒子找到了愛的人。而是,覺得漂亮有能力的劉茵配不上她的兒子。她覺得兒子應該找個更好的兒媳婦。

可其實,不管她兒子娶了誰,她都不會滿意。因為,不是對方不夠好,而是,她從心裡就捨不得兒子,她不願意接受,她的親生兒子要屬於別的女人了。

而這也是那些「兒子結婚,她就心如刀割」的母親們的「隱痛」。之所以說「隱」是因為這種事說出來,實在讓人難以認同:她把兒子當成了她的私屬品。她從未把已經成年的兒子,當成過一個獨立的個體。

至於「痛」,是當一個母親把兒子當成了自己的私屬品時,她就容不得別人搶走。一旦她的兒子要獨立成家,要去愛別的女人,她就難以接受,可她又不得不接受,於是痛苦便會撕扯。

如同李清霜,正如她的丈夫所說,她所有對兒媳婦的不滿和挑剔,不過都是因為她自己的捨不得。她這樣直言道:

你這句話說對了,我是不捨得。兒子真的要獨立成家的話,他就要從我們這個家搬走的。這才一團小肉肉,馬上要給別的女人去抱了。

她為什麼不肯把鐲子給劉茵,她為什麼寧願把旗袍壓箱子底也不願意施捨給劉茵,因為對於她而言:劉茵不僅僅是外人,還是掠奪者。

對於劉茵的要旗袍,李清霜的感受是:你搶了我的兒子還不罷休,還想搶我女兒的東西。

無知。

婆婆和兒媳婦就是婆媳關係,這種關係,永遠演變不成母女關係。

這是現實。

可如果當一個婆婆,始終把兒媳婦當成外人,始終把兒媳婦當成掠奪者,提防著,排斥著,那麼,這何嘗不是一種無知。

李清霜自以為是的排外,達到了兩個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個是逼瘋了兒子,另一個是寒了兒媳婦的心。

李清霜看似在死死維護兒子的利益,可是她對兒媳婦的這種提防和排外,讓石磊幾乎處在了一個崩潰的狀態。他開始改變自己,辭去穩定的工作,下海經商。至於後果,老實的石磊被騙被坑幾乎成了必然。

至於劉茵本來抱有了一顆赤誠之心,想要跟公婆好好相處,卻因為李清霜的一番操作,不僅對公婆不滿,也開始了對石磊不滿。

原本該和諧的一家人,因為李清霜這個婆婆的這種「排外」,徹底不能家和萬事興了。

更無知的是,李清霜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石磊到了如此的地步,她竟然還滿心滿意地都是跟兒媳婦怎樣鬥爭,怎樣要去占上風。

無知。

李清霜這種婆婆,就是那種最無知的婆婆:不致力於讓兒子和兒媳婦百年好合,兒子結了婚,她還想要橫插一槓,去證實一下自己在兒子心中的獨一無二。

真面目。

不得不說,《婆婆的鐲子》這部電視劇非常寫實。

因為,李清霜就是很多婆婆的真實寫照,她不壞,但是就是:這輩子也很難把兒媳婦,當成一家人。

而這才是很多婆婆的真面目:婆婆對兒媳婦的感情就是隔層的。有些隔了一層,有些隔了一層又一層。這種感情並不是那種實在的感情,這種感情就是摻雜了利益權衡的一種社會關係。

有些讀者說,劉茵的娘家靠不住,而婆婆又不把她當一家人,那她到底該怎麼辦?

而這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我想讓一些女孩子能客觀地去看待自己的婆家和娘家:有些娘家不可依賴,但是大部分的婆家,都是社會關係。

我跟我婆婆相處八年,關係融洽。但我始終都知道,我跟她的關係就是一種社會關係,我們的融洽僅僅是兩個人女人因為愛一個男人,而達成的和解和妥協。

我婆婆最愛的是她的兒子,我一旦跟我的老公分開,我對於我婆婆就是陌生人,如果牽扯到利益分割,她會毫不猶豫地站在她兒子那邊。

但是,這樣的認知,並不影響我們日常的相處。因為只要我和她的婆媳關係成立,那麼我們就應該和平共處。

至於劉茵,和像劉茵一樣的那些「婆家不疼,娘家不愛」的女孩,你要清醒地知道:不是非得在婆家和娘家之間,找到那個可以依靠的存在。我們本該正確地看待娘家,也客觀地看待婆家。

娘家是血緣,割不斷,但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利益。婆家是社會關係,不要沉溺於愛不愛,要學著去處理這種關係。

但願你,永遠不重複劉茵的悲劇。

劉茵,在把婆婆當親媽的那一刻,註定了她的可悲。

鐲子是假的,那一襲華麗的旗袍,永遠不會屬於她。她想要婆婆的真愛這件事,本身就是違背現實的。

很多現實中的姑娘都會有劉茵這種失望。她在嫁人之後,把婆家當成了自家,把婆婆當成了親媽,她覺得她對婆婆真心,婆婆就會對她真心,可結果,大多是失望,甚至有些是,太痛苦的領悟。

可我要說,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這種想要跟婆婆以真心換真心的認知,是錯誤的。因為這件事真的要講究運氣和緣分。如果我們有那份運氣和緣分,那麼祝賀你。如果我們沒有那樣的運氣和緣分,那麼你該拎得清一點:好好處理你們的利益關係就好,在情感上,能做到彼此相敬如賓,已經是最大的體面了。

如同劉茵,她一開始就不該把婆婆當媽,尤其是得知玉鐲是假的之後,她該退一步,客氣而疏離,這樣婆婆不會覺得她貪心不足,而她也不會被傷害到痛哭流涕。

但願你不要做劉茵,不要去奢求婆婆的真愛,也不要堅持所謂的真心換真心,這件事,要看人,也要看事,更要看實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8814889_12038449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