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出現周期性冰河期之謎,起因皆因為它

2020-01-11   幻之獅

毋庸置疑,地球上的熱量是源自太陽,但是這並不是說太陽把熱量直接透過宇宙空間傳遞給地球。我們應該知道,宇宙空間是真空的,而真空是不導熱的,那麼太陽上的熱能又是如何傳遞到地球的呢?弄清楚這個問題,咱們就更好理解太陽對地球溫度的影響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實則太陽的熱能之所以能夠傳遞到地球是因為有輻射波,雖然真空不導熱,但是輻射波卻可以在其中穿行。這些輻射波在遇到地球和大氣層的時候就會產生熱量,這也就是為什麼隔著不導熱的宇宙空間太陽上的熱量依然可以傳遞到地球的原因。

此外,輻射波遇到密度越大的東西產生的熱量就越大,所以在地球上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越是空氣稀薄的高空溫度越低,而越是接近密度大的地面溫度越高。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地球表面雖然比高空離太陽更遠,反而溫度更高的原因。

弄明白的太陽熱能是如何傳遞到地球的這個問題之後,下面咱們再說說太陽是如何影響地球上的溫度的。

我們知道地球上會周期性的出現冰河期,其持續的時間可以是幾百萬年甚至數千萬年,其直接後果就是導致全球氣溫下降,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發生變化,這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和其他物種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毋庸置疑,地球上的熱量是來自於太陽的,那麼地球上周期性的出現冰河期也和太陽脫不開關係。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現象呢?

實則對於這個問題,科學界也沒有一個定論。

有的學者認為,這一切很可能跟地球自轉的時候地軸發生了周期性傾斜有關。

他們認為是因為地軸傾斜導致南北兩極的溫度升高,所以兩極的冰蓋開始融化,融化的冰水自兩極向赤道彙集並不斷吸熱就造成了全球氣溫下降。

但是這一說法也有其不太合理之處,倘若地軸發生傾斜,應該只會改變熱量在地球上的分布,並不會改變地球接收到的總熱量,或者換句話說應該是地球上溫帶、寒帶和熱帶的分布發生偏移,不該是整體溫度下降啊。所以,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科學界。

還有學者認為,地球上發生周期性冰河期,和太陽活動有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太陽活動頻繁或者強烈的年份,會產生更強烈的輻射波,那麼抵達地球的輻射波也會更多、更強烈,所以地球就獲得了更多的熱量,進而溫度就會更高。相反如果太陽活動減弱,那麼同期地球上的溫度就會更低。而所謂的冰河期就是太陽活動減弱的年份的一種表現。

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由於年代久遠且跨度極大,所以對於現代的人類來說難以獲得可靠的證據來支持這一論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整個宇宙空間不均勻地分布著等離子體,而太陽之所以能夠發光是因為其表面帶正電,能與宇宙中帶負電的等離子體隔著太陽的大氣層產生巨大的電壓,進而產生電弧,而這個電弧就是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當然了,有電自然會產生輻射波。

基於這個理論,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周期性的冰河期是因為太陽本身也是在公轉的,當太陽轉到等離子體分布密集的地方時,輻射波就會更多,地球上的溫度也會更高,而當太陽轉到等離子體分布稀薄的地方時,輻射波也就相應的更少,地球上的溫度隨之也就更低,從而就進入了冰河期。


但是這種說法推翻了太陽核聚變說,所以一直都不被科學界所接受。不過筆者倒是覺得這種說法不無道理。熟悉黑洞的朋友應該會知道,黑洞能夠將周邊的一些吸進黑洞之中,連光都無法逃脫,唯獨有一樣東西會從黑洞之中噴射出來,而這個東西就是等離子體。


大家想像一下,黑洞能吸收萬物,唯獨等離子體被釋放出來,而等離子體卻能讓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產生光和熱,進而孕育像地球這樣的星球上的萬物,而恆星本身在耗盡之時也會不斷坍縮最終成為一個黑洞,進而吸收周邊的一切,同時還會釋放等離子體。宇宙之中這個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過程是不是很像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太極圖中蘊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