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就算敏感點也無妨》的女主嗎?
最近,她死了。
《傳聞》(又名
據說,那是一場交通事故。
但
她的同事們心照不宣的認定她死於自殺。
更有甚者,公司里出現了匿名帖子,直接道明女主是死於他殺,兇手正藏在公司裡面。
而原本無動於衷的同事,在看到帖子以後都開始惴惴不安,企圖用一個個經不起推敲的謊言來撇清自己的關係…
於是,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守護世界的和平公司的安定,
你,可愛又迷人的反派傻白甜男主,擔負起了調查的使命。
放錯了,是這個
那麼,偵探先生,讓我們開始吧。
第一個嫌疑人 嚴格的組長
作為一名辛苦打拚多年的中年婦女,
組長對於女主這樣年輕貌美升職神速的女孩有一種天然的敵意。
所以她偶爾會在工作時用職權打壓一下女主,
還會狀似不經意的說出「攀上了領導」這樣惡毒的話語……
第二個嫌疑人 碎嘴的同事
作為身材,長相,升職速度等全方位被女主碾壓的同期,
傳八卦嚼舌根是她對這個世界唯一的倔強。
每每看到女主加班加點的工作,而自己又是偷懶又是聚餐,心中有小小的慚愧,但更多的是一種屈居人下的憤恨……
所以她常常刻意孤立女主,事後再發一則不咸不淡的簡訊。
第三個嫌疑人 油膩的前輩
雖然是前輩,但卻在女主入職後不久就在職位上被女主按在地上摩擦,
平時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典型人物,
只有在自己利益受損的時候才會露出獠牙…
第四個嫌疑人 懦弱的後輩
一看就是膽小怕事的模樣,
作為組裡的忙內,平時就受到了前輩們不少的恐嚇,
女主悲慘的下場更是像一擊重錘打在了他那顆顫巍巍的小心臟上…
所以即便手握得青經爆裂,他也只有「不知道」一個答案。
如此看來,
除開一問三不知的忙內,
另外三個人,三種說法,每一種擴散開來,都能靠其戲劇性成為公司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真相在面談過後卻愈發撲朔迷離,你唯一能肯定的,是他們都在說謊。
組長:
雖然她對一切閉口不談,但明顯她是內幕的知情者。
因為,她曾經是靠著常務上位的。
可是,
在常務看上女主並進行脅迫的時候,她不但拒絕幫助女主揭發,
還跟著一起用子虛烏有的傳聞中傷女主……
雖然不知是不是良心不安所以嘗試過約你談些「要事」…
看見女主的遺物,也露出了難以捉摸的神色……
但比起迷途知返,她還是選擇了一條路走到黑,
咬定女主抱領導大腿的傳聞是真事。
同事:
說起女主滿是不屑,說起她的離世更是興奮異常,
她仿佛是靠著傳播和製造別人的八卦維生,在面談了解女主死因的時候,她一口氣把組內其他人都扒了個遍…
最可恨的是,她相當清楚這些傳聞的危害性,
在自己的朋友圈被人考古挖出來後她馬上變了臉色,
可面對你的質疑的時候卻依然絲毫沒有悔過之心。
之前明明扮演的是毫不知情小白花,
火燒到自己身上,卻能馬上拿出能夠指認組長和女主矛盾的錄音來換取刪除攻擊自己的帖子。
前輩:
這是一個真正的垃圾,
也許是出於對女主升職的妒忌,也許是出於男人的色心,
他不但拍下了領導和女主拉扯的視頻,還肆意傳播了出去…
更過分的是,他還企圖用這個視頻逼迫女主跟他上床,
出於對女性的輕視,他隨意的就認定了女主不可能靠自己才能升職,而出於男性的傲慢,他認定女主會陪他睡覺。
越深入了解,
你越發確定,「兇手」,就在這三人之中,
也有可能,他們三個都不無辜……
但
這時候你查到,之前發布匿名帖子的ID,正是女主的ID。
而你則收到了匿名號碼發來的一系列照片和視頻,以及一箱寫著女主名字的匿名包裹…
那都是你和女主生活的點點滴滴…
原來,你是女主的地下情人。
雖然在公司里需要掩人耳目,但作為同居情侶,你們常常在人後互拋媚眼,
或者拉一下手,
偷個香吻,
所以你也無從知曉,會是誰知悉了一切還拿到了你們的戀愛記錄。
想著想著,你才突然發現,
原來,殺死女主的嫌疑人,還有一個。
那就是,你。
就像前面所說,你們曾經非常恩愛,
直到那個傳聞席捲了你的世界。
朋友的捕風捉影,
微信上的視頻流傳,
還有女友不願視頻的古怪反應讓懷疑的種子越扎越深…
終於,你和她,爆發了爭吵…
目前,
劇集就只更新到了這裡,在女主的死亡事件中,究竟還隱藏了多少真相,四位「嫌疑人」的供述里又有多少謊言仍未被拆穿,我們尚且不得而知,
但
可以確信的是,女主的死亡一定與那些傳聞有關,
她生前一定努力的抗爭過,卻以失敗告終…
而事故,自殺或者他殺都不過是劇情的一個噱頭,
它想討論的,還是那些能夠殺人於無形的傳聞,和那群愛好煽風點火的吃瓜群眾…
一般來說,
一個「成功」的傳聞往往離不開兩類人,
一類人靠造謠獲得「自我救贖」。
因為在發現別人「錯處」的同時,我們也能原諒自己的不足。
好比《rumor》里的女同事,自己偷了懶,轉頭看到女主努力,有一種愧意油然而生。但這種自慚很快被另一種憤怒掩蓋,於是帶著酸溜溜的語氣,說女主太過努力,不懂生活。
又或是那位又當又立的組長,女主倔強的不願屈服於常務讓她嫉妒又害臊,只有通過指責女主她才能暫時催眠自己,忘記自己被女主純凈而反襯出的不堪……
而另一類人,則是被謠言「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模式戳中了G點,不假思索的加入一場大多數人的狂歡中…
比如劇中以男主同事為代表的那群吃瓜群眾…他們不認識女主,卻樂於站上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一位仕途順利的女孩。
但,
控訴傳聞和語言暴力的劇情並不鮮見。
對於這部劇,我個人感覺有一種更值得期待的走向。
那就是——復仇。
說不定,女主根本沒有死呢?
不然,神秘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和男友的照片錄像?
為什麼能翻出同事冷嘲熱諷的朋友圈?
為什麼能拿女主的手機給男主打電話?
為什麼男主收到的本子和手機一開始在她手上……
更別提這兩雙手簡直一模一樣!
如果故事按著這個方向發展下去,那麼女主接下來要做什麼?究竟怎麼懲罰這些人,就更值得好奇了。
但
令人難過的是,
無論是哪一種,
這種題材的故事,都無法成為happy ending,
因為做錯的人永遠不會真心抱歉,受過的傷永遠不會被時間磨滅。
【頭條號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