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又一次刷新下限

2020-03-25   K社編輯部


前幾天盤點過3月中旬開播的國劇。


大家對《三千鴉殺》的熱情從點贊就可見一斑。



可以說這部劇從立項到官宣定檔,一路被看好,然而看過幾集後,卻感覺到了巨大的落差——


《三千鴉殺》



《三千鴉殺》改編自十四郎的同名作品。


這本經典仙俠小說,應該是大部分少女初中時代的回憶。


故事講述大燕亡國公主覃川與上仙傅九雲鬥智斗勇後相知相愛的故事。


一個專注搞事業滿心仇恨的女主與戀愛腦的男主,放在現在看,人設依然很帶感。


這封面,一瞬間想起逝去的青春


按理說原著的受眾基礎在,選角又是鄭業成、趙露思,這兩位大家好感度比較高的新人演員。



只要不魔改,用心去拍,服化道達到普通網劇水準,即使笨一點,原原本本將小說搬上來不作任何戲劇化改編。


都不會翻車。


可這部,它偏偏不。


01


目前受到最大爭議的就是AI換臉


起因是播出後許多人發覺劇中配角「青青」的臉有些古怪,不像真人實拍。



不僅面部邊緣出現虛化,與其他演員色差嚴重,動起來五官與臉的違和感更加明顯。


這種視覺衝擊已經超出了丑的範疇,進階到驚悚層面。



不難看出,這是AI換臉的操作——


將一位演員的臉,換到另一位演員身上。


B站就曾有UP主將賈玲的臉換至《夢回大清》中李蘭迪身上。



那麼問題來了,這部劇為什麼會玩起AI換臉?


這位演員又是誰?



通過翻找演員表,我發現原本飾演青青一角的演員叫做劉露


也許有人記得,去年的一條法制新聞「演員劉露大鬧火車站」


19年9月17日,因不滿意火車站工作人員讓其將噴霧取出,劉露在火車站大喊大鬧,辱罵民警與車站工作人員,並反覆叫囂「你完了」「我是公眾人物」,導致候車室出現擁堵,嚴重影響公共場所秩序。



她被審訊時依然態度蠻橫,指使民警送襪子,並說出一句「名言」:我5000塊的鞋子真的是承擔不起我這隻腳。


隨後,劉露被拘留五天,成為典型的問題藝人,芒果TV火速與其解約。



想來,這是導致青青一角需要AI換臉的原因。


《三千鴉殺》殺青照,最左為劉露


其實在影視行業,拒絕劣跡藝人出鏡是正常操作,方法也有很多。


最基本、也是最燒錢的就是換角補拍,如《法政先鋒4》製作時,黃心穎被爆出軌許志安,導致臨時換角湯洛雯重新補拍。


法4讓人好失望...


法證系列畢竟是TVB的「拳頭產品」,摳搜如翡翠台也肯燒錢重拍,況且現代劇本身對布景要求不高。


如果古裝劇在殺青後出現同樣情況,很難再租場地布景,有追求的劇組會考慮另一種方法,綠幕摳圖補拍


如2015年《大秦帝國》殺青後,飾演白起的王學兵因吸DU被捕,劇組幾經周折協調邢佳棟進行補拍,他一個人對著綠幕演了幾個月。



用在調整白起這286分鐘戲份的特效花費的時間,比之前拍攝總時間都要久一些,前前後後共14個月,請了四家特效公司。



這種方法燒錢不說,也非常考驗補拍演員的演技,畢竟綠幕演不好,很容易就《孤芳不自賞》了。



假使說,一部戲出現了換角需求,又做不到前兩種,那就會考慮AI換臉技術。


基於現在AI算力的提升,也可以做到人景和諧,就像很多人不知道,《長安十二時辰》中,崔六郎的角色是演員黃海波被封殺後的AI換臉。



通過前面的例子不難發現,換掉劉露的方法很多,觀眾也並不介意在此情況下換臉。


片方換臉的如此拙劣,只能說毫無誠意。


這背後更為可怕的是,從製作到審核發行中間如此多環節,沒有人對此提出異議。


大家默認這樣的換臉可以堂而皇之的上映,強姦觀眾的眼睛。



官博甚至開始用此玩梗,並絲毫不覺得羞愧。



02


可以說在一眾爛劇中,《三千鴉殺》僅憑鬼斧神工的換臉就能勇奪一席。


況且。


還不止這一處硬傷


魔改劇情也是導致口碑撲街的原因之一。


書中一開場便是帝姬換臉成為覃川,上了香取山,遇到神秘莫測的傅九雲,隨後穿插記憶殺,一步步揭開換臉的真相與帝姬背負的國讎家恨。


劇中由插敘變為平鋪直敘,前兩集將帝姬的故事完完整整的呈現出來。



著重交代了帝姬因為滅國之仇,換臉成為侍女阿滿的樣子,化名覃川前往香取山盜靈燈。



滅國,換臉,上香取山,再遇傅九雲,原作的敘事順序被徹底打亂。


這會導致什麼問題呢?


最直觀的,就是觀眾對於女主的爭議


劇中帝姬由蔣依依飾演,侍女阿滿與換臉後的帝姬由趙露思飾演,前兩集蔣依依的角色戲份吃重,趙露思只是偶爾出現。



對於不了解原作的觀眾而言,蔣依依無疑是女主。



可無論是劇集簡介,亦或是宣傳預告,趙露思都是女主位。


於是彈幕頻繁地刷「到底誰是女主?」,甚至開始對比兩位演員,產生一些不大好的言論。



對於感情潔癖黨來說,這樣的設定更是讓人無所適從。


前兩集強化了帝姬的存在後,男主與帝姬的一些互動也隨之增多。


無論是一時興起夜探香閨。



還是男主執拗的一句「倘若,我一定要呢」。


對應的都是蔣依依飾演的帝姬。



換臉之後趙露思飾演的覃川上線。


初見時男主就心知肚明她是誰,故而一臉興味的去「逗貓」。



各種撩妹技法上線。


國劇又一次刷新下限


問題就出在此。


劇中的邏輯男主愛著帝姬的靈魂,又主動救了帝姬,之後才在香取山相遇。


哪怕是帝姬改名覃川,又長著阿滿的臉,他也一眼看到對方靈魂。



可是。


對於觀眾而言先,先看到男主與帝姬的互動,又見識男主與覃川的曖昧,不免有種「替身情人」的錯覺。


甚至不敢去磕男女主的糖,總害怕有一天女主又變回帝姬的樣貌。



如果仍舊按原作中的插敘手法,「前世」的因緣換來「這一世」的守護,就不會出現上述的不適感。


這就是首因效應,任誰花一個小時看完主角的人生且接受了設定,突然間換女主必定難以接受。



03


通過對預告以及這部在宣傳上的一些側重,我大概能猜到,如此調整的原因——


為了討好「無腦甜」市場


扒新劇預告時,很多小夥伴就在後台提問:明明記得《三千鴉殺》是本虐文,怎麼看預告好甜啊?



先肯定一下大家沒有記錯,《三千鴉殺》的書名,作者十四郎曾經提及,取自日本幕末時期的攘夷志士高杉晉作創作的日本古詩:「三千世界鴉殺盡,與君共寢至天明」。


何意呢?


與你一起長眠不醒。


這本書的基調就一個字,虐


女主一心復仇到最後都沒有放棄,肯以命為代價點燃魂燈,男主作為燈芯,明知道魂燈燃起他就會死,也甘願身隕來守護女主。



劇中的確拍攝了這部分,畢竟是主線內容。


可大篇幅仍以男女主的高甜互動為主,甚至不惜讓女主降智,看劇時大家也在感慨,甜是真的蠻甜的。



但這種甜是套路的,換個皮可以是任何甜劇。


坦白說「無腦甜」並沒有錯,假使劇本設定如此,當然是越甜越好,恨不得每一幀都讓人姨母笑。


可《三千鴉殺》不是這樣的作品,為了甜而拋棄其他內容,就略顯刻意,編劇沒有讀懂這本小說,亦或是認為複雜的劇情與虐點觀眾難以接受。


於是將劇情拆分,不再穿插國讎家恨,甜就一門心思的甜下去,虐也是為高甜做鋪墊,將原本雙強聯手,步步為營的劇情修改的面目全非。



就如同製作方認為觀眾會接受辣眼的換臉一樣,編劇大概也覺得我們只需要甜就夠了吧。


有部分粉絲為《三千鴉殺》發聲說,為一部不知道會不會爆的劇投入這麼多不值得。



他們似乎搞反了因果。


付出成本與精力後,會不會爆誰都不知道。


而吝於投入誠意,糊弄一時的劇是註定不會爆的。

【頭條號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