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後鄉村教師,加強補助與開闊晉升途徑,職業幸福感油然而生

2019-08-08     濰坊中公教育

事業單位改革在這幾年被談及最多,最受關注的問題。很多人都擔心改革後自己的工資待遇都會受到影響,其實改革是為了更好,絕不是倒退。

這次改革,將會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同時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調整後的崗位工資標準,具體總結如下:專業技術人員由現行的每月1150元至381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390元至4850元,管理人員由現行的每月1150元至377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390元至4770元,工人由現行的每月1130元至164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360元至2010元。

那麼除了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外,還有一類事業單位可以說受益更多,這一類就是教師行業。

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憑能力拿高薪,那工資漲的可不是一點半點;教齡滿三十年有的地方能晉升副高。不過教師工作能不能「自然」晉升副高,取決於三個條件:

一、是不是農村教師;二、是不是在教中小學;三、教齡是否達到30年,至少是20年以上。滿足上述條件,很多地方是可以找到晉升的政策依據的。因此本文就農村教師改革後到底增加了哪些福利政策?接下來筆者為大家一一揭曉。

在此之前,我們先了解為何鄉村學校留不住老師?

在鄉村任教,其工作強度大,畢竟鄉村教師人數少,師資力量薄弱,老師一周二十幾節課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農村子女或留守兒童的教育以及與家長的溝通,都會有很多困難,年輕教師的職業理想,很快就會在現實面前消失殆盡。

再次,生活條件艱苦。很多鄉村學校,根本沒有給年輕教師專門的周轉房,老師只能住在用教室臨時改造的宿舍里,生活非常不便。

最後,鄉村教師缺乏優秀教師的引領,缺乏一個很好的平台,自我提升慢,晉級職稱時間長。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鄉村教師缺乏職業幸福感,所以即便去了鄉村學校,很多老師也一心想逃離鄉村。而很多鄉村學校,教師工資遠低於城裡老師的工資,單純依靠那200元左右的鄉村補貼,更不可能吸引年輕教師到鄉村任教,更何況還有很多地方的鄉村教師,根本沒有補貼。

國家就開始對鄉村教師實行生活補助

正因為農村學校地區偏遠,交通不便,為了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2013年開始,國家就開始對鄉村教師實行生活補助,惠及22個省份,最高月補助標準達到了2000元。

首先要了解清楚的是,農村教師補貼主要分為這三種。從農村教師補貼的發放可以看出,國家對農村教育的發展真的是越來越重視。

一是鄉鎮補貼。凡是在鄉鎮工作的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有,人均200左右。大部分地區依據交通便利程度分兩個等級,一類鄉鎮200元,二類鄉鎮220元,從2014年開始發放。

二是農村教師生活補貼。這種補貼是專門針對農村教師發放的,也是根據當地偏遠程度分四個等級:一類鄉鎮所在地月人均400元,二類鄉鎮、交通便利村450元,三類鄉鎮所在地500元,2015年開始發放。

三是鄉村教師補貼。這個錢是從全縣教師績效工資裡面提取出來的,人均600元,用於農村教師的專項補貼,鄉鎮所在地月人均100—150元。這一項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實行,也是最新的補貼政策,從2009年開始發放。

總體而言,從這次事業單位改革可以看出,我國制度越來越趨向規範化,可以預見的是事業單位未來可期,依然是不錯的職業選擇,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積極備考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k2ndWwBvvf6VcSZ2w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