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做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2020-08-05     世界名著每日讀

原標題:林語堂,做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雲》《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歲。

編輯整理:世界名著每日讀

《人生不過如此》

1、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2、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並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3、人生的盛宴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的胃口怎麼樣。

4、世上沒有不吵過架的夫婦。假定你們連這一點常識都沒有,請你們先別結婚,長几年見識再來不遲。你們還不知道婚姻是怎麼一回事,婚姻是叫兩個個性不同、性別不同、興趣不同、本來過兩種生活的人去共過一種生活。假定你們不吵架,一點人味都沒有了。你們此去要一同吃,一同住,一同睡,一同起床,一同玩。世上哪有習慣、口味、性慾、嗜好、志趣若合符節的兩個人。向來情人都很易相處的,一結婚就吵起架來。這是因為在追求時代,大家尊重各人食寢行動的自由,一結婚後必來互相干涉。

5、每個人都有一種感覺安全的希望,例如生病時有人看護,憂慮時有人安慰,疲倦時有人服侍,結婚正可以滿足人類這種希望。結婚以後,夫婦兩人可以共同擬定目標,由理想、計劃、奮鬥,使理想成為事實,而獲得無窮的樂趣。

6、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配角。

《吾國吾民》

1、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3、沒有人常能交好運,而好運又不能臨到每個人頭上,人遂很願意容忍這種不平等,認為一種合乎天然的法則。

《蘇東坡傳》

1、真誠的友誼永遠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誰也不須要寫什麼。一年分別後,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2、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

3、人的一生就像一齣戲,只有落幕後才能判斷這齣戲的好壞。

4、文人若不能獨立思考,無批評的勇氣,言論自由也終歸無用。

《京華煙雲》

1、最明亮時總是最迷茫,最繁華時也是最悲涼。

2、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麼過日子。

3、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係,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4、別輕易認輸,別總是對自己說沒有辦法。人生中許多事,只有經歷過,苦過,疼過,才能真懂。

5、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兒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會變成雪白的銀子;在不該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銀子也會變成一缸清水。

6、個人不怕跌倒,也不怕認輸,但你得明白,是哪塊石頭絆倒了你,又是怎麼輸的,等明白過來才能贏。

7、男人就像是一本書,看看封面呢,金光閃爍,再看看序言,引人入勝,可等你拿到手,凈手焚香去讀,也許就讀不下去了。

8、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只有一件事是對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至道,但是卻沒有人了解至道為何物。至道之為物也,無時不變,但又終歸於原物而未曾有所改變。

9、要為愛活著,沒有了愛就沒了幸福,沒了滋潤,沒了快樂,就像一朵玫瑰花失去了陽光 。

10、女人經歷了婚姻才能了解男人。

11、搖錢樹是人想像中的一種樹,樹枝子上長著一串串的銅錢,果子像圓圓的金丸兒,垂下來就像榆樹上的榆錢一樣。人只要過去把搖錢樹一搖,金子如雨般自樹上落下,人只要彎彎腰拾起來就成了。

12、若想做到全家一團和氣,只有全家態度和善,彼此忍讓,這也是在團體之中大家和善相處的藝術,同時大家還要對主腦人物懷有敬意。

《林語堂散文》

1、做人也是如此: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行也好不到哪去。

你不知道的林語堂

1947年,有一台不用學就會用的中文打字機。而發明者是林語堂先生,就是你想到的那個林語堂先生。可惜的是,這個發明,由於造價昂貴,雖然出售給了默根索拉排字機公司,但專利轉讓價格不高,且沒有實現工業化生產。但電腦時代的到來,讓林語堂的檢字發明與字型編碼獲得了新生,在他女兒的回憶錄中,有如下的文字:「三十年後,計算機時代開始,父親研發的「上下形檢字法」和鍵盤,被台灣神通公司採用為計算機輸入法,父親的夢想終於實現了。」雖然這個輸入法並不流行,但林語堂所作出的中文輸入法的發明貢獻,畢竟沒有白費。 除開「明快中文打字機」,他還有很多小發明。「自來牙刷」、「自動打橋牌機」、「自動門鎖本」等。這些發明陳列在台北林語堂故居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eVvv3MBeElxlkkaqwF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