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貌去征服,用智慧橫行霸道
我是喵姬
文/花朵之藍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熱門的話題討論:朋友圈式社交相親。
不需要一場精心的打扮,不需要見面,只需要加個好友,去對方的朋友圈溜達一圈,就可以完成一場相親。
「這個看照片好像太胖了,就別見面了吧。」
「這個每天都發朋友圈說加班到很晚,就算了吧。」……
「這個一看朋友圈就覺得沒什麼文化的樣子,不是我的菜啊。」
「這個姑娘又健身、又會做精緻的早餐,一看就是適合當妻子的人」
見或者不見,喜歡or不喜歡,朋友圈一眼定終身,省時省力,簡單粗暴。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這個急促的時代,我們連拿出泡一杯麵的時間去了解對方的耐性都沒有了。慢慢喜歡上一個人,竟然成了最大的奢侈。
1.因為沒耐心
我們也許錯過了最合適的人
曾經有人說過,朋友圈是一個人的名片,透過這張名片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道德品行和生活品味。
的確,朋友圈的動態確實暴露了一些細節。但是僅僅憑藉這些細節,我們就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未免太過果斷。
畢竟朋友圈的文字和圖片都帶著很大的主觀性。社交軟體給大家提供了便捷,但是也會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帶來了一層朦朧。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一個男生失戀後。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單身的姑娘。然而這個男生在看到女生微信頭像的那一刻就拒絕了:"用這種微信頭像的女生,我還是不加了吧,感覺沒見過什麼世面。"
朋友詫異不已,女孩的頭像是她的自拍,戴著一條白金項鍊,上面掛著一個精緻的小吊墜。
男生擺出一副世事通透的樣子解釋道:
「像這種連頭像都要炫耀首飾的女孩,一般都很虛榮。喜歡在朋友圈裡發九宮格自拍,曬這個曬那個。我不喜歡這種沒見過世面又虛榮的女孩,跟我肯定合不來。」
朋友聽完這段話,平靜地看著他:
「你知道嗎?那條項鍊是女生的外婆送給她的生日禮物。生前最疼愛她的外婆過世之後,她就再也沒換過微信頭像。」
自然,朋友再也沒有把女孩介紹給他。如果這個男生肯多花一點時間去了接觸、了解這個姑娘,也許才會發現對方是一個溫柔善良又孝順的人。
也許就是這種憑一張照片就給人蓋棺定論的急切,讓他錯失了一段好姻緣。
網上有句話說,不要冒然評價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 卻不知道我的故事 你只是聽聞我做了什麼,卻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
所以,千萬別著急去否定一個人,不妨給彼此一個機會,走出螢幕框,多多接觸和了解,也許會發現一個新世界。
2.來得快的愛情,走得也快
與憑藉一張照片否定對方相對,愛情的另一個極端是一見鍾情。
在這個速食愛情和快餐婚姻的年代,看一眼照片,說幾句甜言蜜語,打幾次電話就開始了喜歡。然後快速打得火熱,結果激情燃燒得太快,馬上就變成了灰燼。
身邊的大齡同事小李似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走馬觀花地換女朋友。
稍微遇到個有點好感的人,都會一頭扎進去。相處不夠半年,才發現對方三觀不正,彼此性格不合,然後迅速地分手,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這樣的分分合合的次數多了後,小李感到身心疲憊,對愛情無感了,時常感嘆自己遇不到真愛。
我真想對他說,但願你不求愛得那麼多那麼快,而是願意花一定的時間去了解一個人。
有人說,成年人的關係都是循序漸進的,而那些迅速靠近你的人,往往也會迅速消失在你的世界裡。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慢一點的好。
慢慢地花時間相識,花時間聊天吃飯,花時間逛街看電影,一點一點地了解彼此的愛好、工作,和家庭背景,小心翼翼地試探對方的心意。
待到深入了解後,發現彼此情投意合,三觀一致又能聊得來才開始一段感情,慢慢相愛,慢慢變老。這樣不好嗎?謹慎和認真是對一段感情的尊重。
《人間失格》上說:「倘若能避開猛烈的喜歡,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襲來。」
一直都覺得,那種猛烈的喜歡來得突然,走得也會突然。而慢慢地喜歡,才會細水流長,悠遠綿長。
3.慢慢來,才是最好的愛情
從前車馬慢,書信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愛情很慢。
想想我們父母生活的愛情,很少有轟轟烈烈的,大多數都是在柴米油鹽中慢慢滋養出來的。雖然少了些許激情,但是簡單平凡又耐人尋味。
年少時我們總嚮往那種盪氣迴腸的羅曼蒂克,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明白,慢慢的、沉穩的愛情才是最讓人舒服貼心的。
梅婷、郭濤主演的電視劇《父母愛情》就是一段慢慢來的美好愛情故事。主人公安傑與江德福在領導壓力下被逼相親,相遇一點都不浪漫。
江德福為了娶安傑做出了種種努力,最終慢慢打動安傑的芳心。婚後細水流長的生活加深了兩人的感情,一路由相遇、相知、相戀、相伴慢慢度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他們這種慢慢來的愛情,不是見一眼就堵死心門,也不是現代人的「兩句喜歡、三句愛、七天追不到就拜拜」。
而是兩顆靈魂的慢慢靠近,相互吸引,既能共渡花前月下的浪漫,也能堅守住柴米油鹽的瑣碎平凡。
在《北京遇上西雅圖 2之 不二情書》中有這樣一句台詞:
「有時等一封信,漫長得如同一生,但是慢一點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慢一點,才能寫出優雅浪漫的話語,慢一點,才能仔細尋覓盼望的愛情。」
在人生路上,走得太快,我們會錯過很多美妙的風景。愛情也一樣,慢慢來,才能遇到最好的愛情。
4.慢慢來的愛情因奢侈而珍貴
我並不是不相信一見鍾情,但我認為應該多看一眼,但是似乎我們連「多看一眼」的時間和耐心都沒有。
在一個什麼都追趕速度的社會,我們要學會去計算談戀愛的時間成本。
高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可以搖一搖、刷一刷、動動手指頭就完成了一場認識交往。但是這樣的愛情來得敷衍,也太廉價了。
正如有網友說:
「以前喜歡一個人,是可以翻山越嶺,願意一意孤行而耐心陪伴。
後來喜歡一個人,是螢幕兩段的試探,是拿捏平衡的揣度,是買了一束鮮花問問可不可以,如果不行那我就送別人了。」
我們不缺吃穿,缺的是時間,認認真真去了解一個人的時間。慢慢來的愛情變得越來越奢侈了,但是正因為奢侈而顯得彌足珍貴。
2018年,莫文蔚的《慢慢喜歡你》唱哭了多少人:
慢慢喜歡你
慢慢地親密
慢慢聊自己
慢慢和你走在一起
慢慢我想配合你
慢慢把我給你
……
林清玄在《人間有味是清歡》中寫道: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原來比起轟轟烈烈,不顧一切,傷情忘情,還有一種更好的愛情叫做:「我們慢慢地相處,慢慢愛,然後就共度了餘生。」
作者簡介:喵姬,富書聯合創始人,全網最大外星文明與UFO信息共享平台U+聯合創始人,新媒體爆文寫作者,多篇文章被收進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好好生活》,微博@喵姬愛唱歌,簡書@喵姬,公眾號:我是喵姬(ID:woshimiao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