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不會演電影?郭麒麟做得比他爹好

2019-11-30   浪潮電影

隨著冬天日漸寒冷,大家是不是都像我一樣,周末哪都不想去,只想躺在被窩裡追劇?

追《慶餘年》的朋友們是不是也像我一樣,不知不覺間被郭麒麟圈粉?


如今的國產電視劇品質稂莠不齊,古典小說和金庸武俠已經被來來回回拍得膩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導演將目光放在了網絡小說這樣一大片紅海中

近些年由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影視劇不在少數,有不少的口碑佳作,像《琅琊榜》、《長安十二時辰》都引起了一段追劇狂潮。


同時也有不少渾水摸魚的作品,靠著大IP和知名演員吸引一波熱度後便悄然消失,如《擇天記》、《皓鑭傳》。

現在也有三部電視劇同期播出,《慶餘年》、《從前有座靈劍山》、《心靈法醫》都在搶占著不同的觀眾市場。


其中,《慶餘年》無疑品質最為優秀,不論是老戲骨陳道明,還是小鮮肉張若昀,甚至是小演員韓昊霖的表演都十分出彩。

但是在已播出的幾集中,一眾演員裡面表演最驚艷的並不是上述幾位,而是一名相聲演員——郭麒麟


我們熟悉的郭麒麟,是中國相聲界扛鼎者郭德綱之子,一位15歲輟學,16歲舉辦個人相聲專場的星二代。

從他走上台前,便伴隨著延綿不絕的質疑和嘲笑。

「拼爹」成了他的標籤,「父親」成了他的原罪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面對著質疑的聲音不曾後退,反而愈挫愈勇。

從少不經事的「少幫主」,逐漸鍛鍊出了一名相聲演員真正的「初心」。


「我原來也曾經受到過困擾,因為不管我做得什麼樣,別人只會把我當成郭德綱的兒子。現在我想通了,我本來就是郭德綱的兒子,這事不丟人。」



相聲演員在台上表演的時候不分尊卑高下,郭麒麟也經常會拿自己的父親郭德綱開涮,逐漸形成了自己幽默不低俗相聲風格。


從一位相聲演員,到一位演員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只差一位導演爸爸的距離。

郭德綱便是這樣一位導演爸爸,他不僅親手將兒子帶進相聲的大門,還親自讓他見識了什麼是電影。


郭德綱自己是有著一個演員夢的,否則他也不會在《大話天仙》、《越光寶盒》這樣的爛片中消磨自己的名氣。

可惜的是,他的努力沒有換來收穫,得到的只有觀眾的嘲諷。他也徹底認清了自己的表演實力,不再妄想做個優秀的演員。


郭德綱曾經對郭麒麟說過這樣一句話:

「說相聲太累了,而且淘汰速度太快了,我希望你能夠腳踏實地鍛鍊演技,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


究竟這是為了郭麒麟永保飯碗,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演員夢,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郭麒麟真的把這句話記到了心裡。

他徹底撕掉了少班主的標籤,從跑龍套開始,從《我就是演員》開始走上演員之路。面對導師們的誇讚,他表示受之有愧,但凡別人給他提出一點意見,他都雙眼放光銘記在心。


正如他鄭重說出的那句話:

「我來到這個舞台就是來學習的」。

正是因為謙虛好學的態度,才有了他在《慶餘年》中堪稱「脫胎換骨」般的演技。


他在《慶餘年》中飾演范府中的二少爺范思轍,這個角色是郭麒麟飾演過的層次最多的角色,同時也是本劇中為數不多的最討喜的角色之一,而從已經播出的劇集看,他在觀眾心中的風頭甚至已經蓋過了男主角。


短短兩集時間,就已經將范思轍做了完整的剖析:他表面上是一個不學無術、只懂得跟家裡要錢揮霍的紈絝子弟;實際上他並沒有不良嗜好,出於對父親的敬愛,才養成了斂財的下意識。


父親想讓他攻讀學業,母親想讓他爭奪家產,他都沒有遵從。他始終都在遵從自己的內心,對父親唯命是從,對姐姐畢恭畢敬。

范思轍活出了天真的生命,是一個非典型富二代,就像郭麒麟自身一樣。


對於父親郭德綱給予的便利,他坦然接受,但是他的身上從未表現出一絲一毫驕縱的樣子。

他身體力行地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他依靠郭德綱進入娛樂圈,但是他從不靠拼爹贏得一切。


《慶餘年》中的范思轍被郭麒麟塑造得活靈活現,也承包了本劇的笑點。因為范思轍這個角色的加入,讓本劇有了更多的幽默色彩,也更吸引人。


最重要的是,郭麒麟在本劇中的喜劇性表演和相聲表演截然不同,他懂得了對表演的收斂。

我們已經對郭德綱在舞台上的誇張表演見怪不怪,但是卻很難看到一個相聲演員會收著演,就連岳雲鵬也未曾學會。


《慶餘年》我會因為范思轍和郭麒麟繼續追下去的,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