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專訪 | 上海長征醫院許國華:腰椎滑脫的診斷與治療

2019-09-18     杏林幫

許國華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長征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教授

擅長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寰樞椎脫位不穩與畸形、胸腰椎退變性側彎、脊柱脊髓創傷、脊柱腫瘤與結核、脊柱畸形,頸腰椎疾病的微創手術,脊柱疑難疾病及翻修手術。

擔任職務

上海市科技啟明星,第二軍醫大學「5511」青年後備人才庫人才,李瑞麟醫學教育獎學金獲得者。現任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脊髓損傷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審專家;《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複雜志》執行編委等等多個職務。

上海長征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許國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讓生命復甦,讓健康相隨。

無暇的白衣中,深藏著一片高尚的情懷;明亮的無影燈下,記錄著一個精彩的人生;每一次檢查耐心細緻,每一次手術精益求精。他是健康的使者,他是傑出的骨科醫生。本期名醫訪談,我們有幸邀請許主任一起探討「腰椎滑脫的診斷與治療」有關話題。

腰椎滑脫是由於先天性發育不良、創傷、勞損等多種原因造成相鄰椎體骨性連接異常,而發生的上位椎體與下位椎體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現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經受累、間歇性跛行等症狀的疾病。

很多人檢查發現腰椎滑脫Ⅰ度,但並沒有腰疼的症狀。腰椎滑脫Ⅰ度是什麼意思?

根據兩節椎體的錯位程度,把腰椎滑脫分為不同程度,這主要是通過X線片等影像學檢查來判斷的。我們把下面的椎體表面分成四等份,如果上面的椎體滑脫移位的程度沒超過1/4個椎體,就屬於Ⅰ度滑脫;如果滑脫移位的程度在1/4~1/2個椎體之間,屬於Ⅱ度滑脫,依次類推,1/2~3/4是Ⅲ度,,超過3/4 是Ⅳ度滑脫。可以通俗理解為Ⅰ度滑脫就是輕度滑脫,Ⅱ度滑脫屬於中度,如果到了Ⅲ度和Ⅳ度就屬於重度滑脫了。

腰椎滑脫症狀有哪些?

(1).腰痛,腰椎滑脫症狀有腰骶部或者臀部疼痛,久坐、久站、長時間行走、彎腰拿東西的時候,疼痛加重,隱隱酸痛,不易引起警覺。

(2).腿痛,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將逐漸出現下肢的症狀。表現出單側或雙側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和麻木,有時出現間歇性跛行,走一段路便要蹲下休息幾分鐘,才能繼續行走。

(3).活動受限,查體可見下腰前凸增大,壓叩痛並向下肢放射,腰椎後伸活動受限。

臥床休息是一直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嗎?

臥床休息不等於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可以活動,姿勢平躺、側躺都可以,但是要儘量保證身體在一條直線上,不要有扭轉腰部的動作。如果上半身是平躺,那麼下半身儘量也是平躺的體位,如果上半身側躺,下半身就也要側著躺。

戴上圍腰就不疼了,能不能一直戴著?

通常腰痛的治療療程是4~6周,戴圍腰固定的時間也是4~6周,不宜過長,一般最長不超過三個月。如果長時間使用圍腰,腰背部的肌肉會對圍腰產生依賴感,造成腰背部肌肉無力,一摘下圍腰患者會感覺腰部發軟。所以,建議戴4~6周以後症狀逐漸好轉,就要摘下來進行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鍛鍊。

腰椎滑脫Ⅰ度,要不要做手術?

腰椎滑脫並不是都需要做手術的,很多腰椎滑脫是在青少年的時期發現的,早期往往沒有症狀,多數是在檢查其他問題的時候偶然發現的,不需要特殊治療,更不需要手術。但是,不治療並不代表患者可以什麼都不用注意,一旦發現這種情況,要適當地加強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鍛鍊,避免彎腰久坐,提重物、搬重物,預防滑脫進一步加重。

有些患者檢查發現腰椎滑脫Ⅱ度、Ⅲ度,到了這種程度就必須手術了嗎?

腰椎滑脫Ⅱ度、Ⅲ度是根據影像學檢查判斷的,上面的椎體相對下面的椎體往前或者往後滑移,超過椎體表面的1/4但沒到1/2屬於Ⅱ度,超過1/2但沒到3/4算Ⅲ度,可以通俗理解為中重度的滑脫。

通常情況下Ⅱ度以上的滑脫,都會伴隨著神經受壓迫的症狀,比如腿麻、腿無力等,如果神經症狀很重,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有些Ⅱ度滑脫的患者,因為神經受到壓迫的時間比較長了,已經耐受了,所以這些患者的神經症狀往往很輕,甚至腰也不是特別疼,那麼這種情況就可以先做保守治療,不必著急手術。

腰椎滑脫症就要做手術了,手術具體怎麼做?

手術通過把椎體復位、去掉壓迫神經的組織、多餘的韌帶等操作,讓椎管的空間恢復正常大小,不再壓迫神經,有時候還要將突出的椎間盤也去掉,達到減壓作用。第二個目的是固定脊柱,防止出現腰椎不穩的情況。需要通過把兩節椎體固定、融合在一起的方法來重建腰椎的穩定性。

要把兩節椎骨徹底固定在一起嗎?需要打釘子嗎?

為了防止腰椎不穩,需要固定脊柱,需要通過把兩節椎體固定、融合在一起的方法來重建腰椎的穩定性,因此,腰椎滑脫症的手術通常要用椎弓根釘固定,並做植骨融合。

如果把兩節椎骨「釘」在一起了,會不會影響彎腰等動作?以後還能運動嗎?

做了腰椎滑脫症手術以後,確實對腰部的活動有一定的影響。手術後患者的腰椎活動度下降,並不代表不能夠做彎腰的動作,只是彎腰受到了輕微的限制;另外,也不太主張患者做特別深的彎腰動作,這對腰椎的其它節段也有影響。

開刀手術的刀口有多大?手術風險大不大?

傳統的腰椎滑脫症手術一般是開刀做的,刀口大小跟手術要處理幾個腰椎節段有關係。通常,單節段的滑脫,手術刀口大概6~7cm,雙節段的腰椎滑脫症手術刀口一般是8~10cm。

手術風險與患者的自身狀況以及醫生的技術都有很大關係,為了降低風險,醫生會評估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手術風險,需要麻醉科、內科以及介入血管科等科室的通力合作,以降低手術的風險。另外,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進步,一些新型手術設備的使用,能夠把手術中的風險降到非常低。

腰椎滑脫,可以做微創手術嗎?

目前微創的手術方式有很多種,可以用微創的手段去打釘子、做椎體融合、植骨等操作,達到和開放手術一樣的效果。如果開刀做融合固定手術,開的刀口會比較大,刀口的具體大小跟醫生的技術和患者肥胖程度有關,一般在8~10cm左右。開刀手術要把椎體周圍的肌肉扒開、再撐開,創傷很大。微創手術的創傷就要小得多,只是從肌肉中間放入通道,手術器械通過通道送到手術區域,對肌肉的損傷小,術後恢復也快。

微創手術也要把兩節椎骨「釘」在一起嗎?

腰椎滑脫症的微創手術方法主要有基於通道技術下的微創和小切口手術。手術也要把兩節椎體固定在一起。

微創手術需要開幾個刀口?分別是多大?

小切口手術,只有一個切口,就是把刀口從原來的6~7cm縮短到4cm。而通道技術下的微創手術,有從脊柱後方做的也有從前方做的。如果是在腹部前外側這裡做手術,會有一個3~4cm的切口,同時在脊柱後方還要打四個椎根弓釘,所以還要有四個很小的輔助置入椎弓根釘的切口。如果手術從脊柱後方做,通常是三個切口,一個切口放手術器械進行神經減壓和椎根弓釘的植入,另外兩個切口是輔助置入椎弓根釘的。

微創和開刀手術,手術效果有什麼不同?術後疼痛、麻木等症狀都能立即消失嗎?

微創和開刀手術的目的是一樣的,都能達比較好的手術效果,只不過微創手術對軟組織的損傷比較小,手術後恢復起來更快一些。

手術後疼痛和麻木的症狀能不能立即消失,取決於術前腰椎滑脫的程度、神經壓迫的程度和壓迫的時間。手術前腰椎滑脫的程度越重、神經壓迫的程度越重,壓迫的時間越長,術後恢復起來越慢。一般來說,手術後神經不被壓迫了,疼痛的症狀緩解得比較快,但是,麻木的感覺可能不會立即緩解,多數患者手術後麻木的感覺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部分患者1~3個月會有明顯的緩解。

腰椎滑脫太嚴重,比如已經到了Ⅳ度,能做微創手術嗎?

對於重度的腰椎滑脫腰椎患者不適合做微創手術。對於IV度腰椎滑脫患者,手術需要廣泛地暴露出滑脫的腰椎節段,把周圍的肌肉等軟組織剝開,把滑脫的椎體復位,才能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不適合採用微創手術的方式治療。

有些患者腰椎滑脫,同時還有腰間盤突出,適合做微創手術嗎?

腰椎滑脫合併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到底需不需要做手術,適不適合做微創手術,關鍵要看患者的症狀是哪個病引起的,保守治療能不能有效果。如果患者的症狀主要是由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同時有輕度的腰椎滑脫,那麼可能採取更加微創的手術方式——椎間孔鏡手術,只處理腰間盤突出的問題,而不需要做椎體的固定,也就是不必做腰椎滑脫的手術。

有些患者檢查發現有腰椎不穩的情況,還能做微創手術嗎?

即便患者存在腰椎不穩的情況,在做椎體固定融合的同時也就解除了這個問題。所以,有腰椎不穩的患者也是可以做微創手術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MyeRm0BJleJMoPMeu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