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自2014年至2019年電視劇版權費用單曝光,之後迅速在網絡上發酵引起大眾熱議。這份費用單主要列舉了近五年內爆紅或版權費較高的電視劇,幾乎動輒幾個億、十幾億的高額版權費也為觀眾所震驚。
首先從該圖中可以明顯看出,其中版權費最高的是清宮劇《如懿傳》,竟然高達13.05億,單集價格在1450萬。眾所周知,《如懿傳》播出前已經類似故事情節的《延禧攻略》爆紅,導致《如懿傳》最後表現平平。
《如懿傳》是周迅時隔四年重新回歸小熒幕的大作,在播出前該劇也被寄予厚望。然後最後以周迅不適宜的造型及原音、原作有抄襲之嫌以及劇情上的bug,受到了觀眾刷屏式的吐槽,收視率與口碑表現也平平。雖然《如懿傳》的熱度高、網播量也高達幾百億,但是發行賣出13億的高價,還是讓衛視血虧。
然而《如懿傳》雖說血撲,但卻還是好過於《天盛長歌》。《天盛長歌》以6.4-10.5億的版權費高於版權費榜單第二,這也是令大眾意想不到的。這部號稱可以睥睨電影的巨作,最後卻連連刷新湖南衛視收視率新低,成為當年撲街最慘的大作了。
不僅如此,倪妮還被曝出出演《天盛長歌》的片酬為1個億。這部從片酬到版權費都高到可拍的電視劇,卻成為了當年電視劇界最大的笑話,即使劇集了倪妮與陳坤兩位電影咖,最後還是無力回天。
除吃之外,這份榜單中有幾部爆紅的劇,他們的版權費是眾望所歸,沒有遭受質疑。譬如爆紅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扶搖》、《都挺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與《楚喬傳》。他們的版權費都在5億以上,最高的為《知否》的10.14億版權費。
但是由於這幾部劇收視率與網播量成績喜人,均成為了當年最熱門的熱播劇之一,所以付出的版權費也是物超所值。所幸《知否》爆紅,這才讓在《天盛長歌》血虧的湖南衛視稍微回血了。
另外,有幾部電視劇出現在該榜單中是在意料之外。其中同樣是血撲的《孤芳不自賞》竟然也以6.8億的版權費賣出,單集價格為1090萬。
《孤芳不自賞》這部劇如今留給觀眾的印象壓根就無關劇情,幾乎都是「baby毀容式演技」、「摳圖」、「劇組安胎」、「P丑鍾漢良」等負面新聞,最終獲得3.0的豆瓣評分。angelababy在《孤芳不自賞》撲街後,完全沒有影她的影視資源,反而接到了更多的電視劇邀約。
反觀鍾漢良,因《最美的時光》在內地一炮而紅,後續作品《咱們結婚吧》、《何以笙簫默》等均口碑與收視齊飛。最後卻因一部《孤芳不自賞》「晚節不保」,自此再也沒有出現更好的電視劇作品。
除此之外,《幕後之王》的6.2億版權費也實屬無法理解。這部由90後第一電影小花周冬雨與實力派羅晉主演,最後卻撲得消無聲息。在網絡上這部劇幾乎是零熱度,觀眾討論度極低。
最後《幕後之王》獲得豆瓣平分5.9,收視率極少破1,網播量數據低迷,對比6.2億的版權費那是真的撲到血虧了。而與該劇同期熱度最高的當屬《知否》,曾經電影中趙麗穎給周冬雨做配角,如今電視劇界周冬雨還是水土不服不敵趙麗穎。
縱觀整個榜單中18部電視劇,版權費均高於5億。而在這18部劇中,真正爆紅的不到10部,其餘均撲街血虧。譬如《天盛長歌》、《幕後之王》、《孤芳不自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與《創業時代》均是華策出品的電視劇,但這5部中只有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紅,其他似乎都是商業決策中的產物。
其實在電視劇領域,一部電視劇的發行不僅只賣給衛視,還會賣給網播平台。衛視看重的是收視率,王博平台在意的播放量。在2011年樂視網以2000萬獨家買斷《甄嬛傳》的網絡播出版權獨家播出,最後總播放量達到105億。這也開創了視頻網站大劇獨播的先河,之後視頻網站紛紛效仿。
然而無論是衛視買下獨家播出權,還是視頻網站買下獨家網絡播出權,其實背後無益於看中強大的電視劇市場,而好的爆紅劇能帶來標杆版的收視率與上百億的播放量,最終所獲得的收益也遠遠高於版權費。有了無數個大劇創造衛視與網絡收視奇蹟,也就造就了幾億甚至十幾億的高額版權費。
然而最後的數據也顯示,其實這些賣出高額版權費的電視劇,能獲得成功的不高於二人之一,幾乎一半都會撲街血虧,這也是如今流量泡沫與虛偽數據成就的結果。
如今無論是演員的流量數據還是網播量摻雜水分的播放量,這些都影響著之後電視劇發行版權費的高低。只不過,觀眾才是整個版權鏈能否盈利的真正評判標準。所以,近5年電視劇版權費名單中的18部電視劇,你都看過哪幾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