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企業稅務籌劃這一範疇的內涵、外延沒有真正理解,將之與偷、逃、避稅等混淆起來,認為稅務籌劃就是偷、逃國家稅款;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減輕稅收負擔。一些企業製造假憑證、假帳目,有些甚至設置兩套帳來隱瞞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以達到少繳增值稅、營業稅和所得稅的目的。欣度小編提醒大家這些行為雖能減少稅收支出,但並不是稅務籌劃,而是偷逃稅、是違法行為,是對稅務籌劃的錯誤認識。
稅務籌劃應當趨利避害,使企業稅務籌劃主體在獲得利益的同時,儘可能地規避由此而產生的風險。當稅務籌劃風險不能保證被徹底排除的情況下,則應進行利弊權衡,決定是否應採用這種籌劃方法。有的企業納稅意識淡薄或者對稅務籌劃有誤解,認為稅務籌劃的目的就是儘可能的少繳或不繳稅,這種籌划行為存在很高的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更大損失。籌劃人員也可能因為要承受來自崗位和理財目標方面的壓力,由此承受心裡負擔和精神壓力,在此情況下,稅務籌劃也可能導致失誤的風險。
企業的稅務籌劃是一項複雜的前期策劃和財務測算活動。要求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進行事先安排和策劃,進而對一些經濟活動進行合理的控制,但這些活動有的還未實際發生,企業主要依靠以往的統計資料作為預測和策劃的基礎和依據,建立相關的財務模型,在建立模型時一般也只能考慮一些主要因素,而對其他因素採用簡化的原則或是忽略不計,籌劃結果往往是一個估算的範圍,而經濟環境和其他因素的變化,也使得稅務籌划具有一些不確定因素。一些企業由於統計資料不全,或不能靈敏地監測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勢必造成稅務籌劃中的信息缺失。
今年來,我國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在迅速崛起,國民經濟增長很快,在依靠外部環境改善和國家政策支持謀求發展的同時,我國企業如何利用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降低企業整體稅負,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如何進行稅收籌劃,一直是困擾大部分財務人員的瓶頸所在。其實做好稅收籌劃是有一套相對固定的流程:
1、做架構:設計合理的公司架構是進行稅收籌劃的第一步。
2、建關聯:所有的稅收籌劃大部分是通過關聯企業間不同的稅收待遇劃分來實現的
3、做分析: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流程及功能風險進行合理分析是稅收籌劃的正確前提!
4、看流程:結合公司的功能風險分析設計公司合理的票據、物資、資金流動是企業稅收籌劃的關鍵所在
5、設交易:如何將企業的所有業務通過關聯企業交易實現稅收利益的合理分配
6、定方法:企業關聯交易的定價原則和定價方法是稅務機關和企業都重點關注所在。
7、完內控:完善企業內控是稅收籌劃及防範財稅風險的根本保障
8、控風險:建立風險識別、風險防範及風險補救措施是企業稅收籌劃要牢記的重要原則!
9、少納稅: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實現納稅成本最小化是企業稅收籌劃的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