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郫筒二小畢業的,都是在石牛公園耍大的

2019-05-30     成都Big榜

成都人永遠都充滿蜜汁自信。傳統五城區的人沒事喜歡喊自己是成都省的。相比起來,郫都區的人就更厲害一點了,一提到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往往都是以「我們大郫國」開頭。

尤其是生活在郫都區的城區,也就是郫筒gái上的人,更是站在了頂端。雖然比起犀浦距離成都市區的距離,郫筒要遠個九、十公里,但縣城畢竟是縣城,以前這還是古蜀國杜宇建都的地方。

要吃的有吃的,要耍的也有耍的,南興巷打一圈,一環路、北大街逛兩逛……從小就在郫筒一小或者郫筒二小讀書,中學自然而然升到一中或者二中,可以說大部分郫都區人的青春記憶都和郫筒有關。

十多年前我念小學的時候,信息接收的條件很有限,但我當時都聽說過「郫筒二小是整個郫都區數一數二的小學」,個別有條件的家庭都會把小孩送進去。

我找了個以前郫筒二小的朋友苒苒來核實,她說,「我覺得所有小學都差不多喃。」真的是非常謙虛了,郫筒二小是「四川省首批重點小學」,能夠掛這個牌子,肯定有過人之處,反正我們學校是沒有的。

也只有老的郫筒土著才清楚,曾經縣城裡的小學,除了一小,二小,好像郫花路還有個小學。而郫筒二小曾經的位置在夜市隔壁,也就是現在賣手機那一片。

苒苒還記得到當時老校區門口有一個鑰匙的雕塑,院子裡栽種有兩棵很大很大的樹,似乎是銀杏。「據說辦校的時候就栽種了。」而如果要正兒八經追蹤郫筒二小的歷史,得有百年去了。

下課打沙包,也跳皮筋,都是傳統的耍法。在零幾年的時候老的郫筒二小就拆遷,一度和涼水井的學校合併。

不過後來又進行整合調整,現在還看得到郫筒二小金花橋校區,華西校區。改擴建後的郫筒二小涼水井校區新嶄嶄,據說今年就會投入使用,在郫都區實驗學校旁邊。

不僅僅是郫筒二小畢業的,幾乎每個在郫筒gái上上學的娃兒都會經歷這麼幾樣大事,不管是小學還是高中,每年都要組隊到烈士陵園掃墓,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加入少先隊戴紅領巾的儀式也會放在陵園進行。那陣苒苒還在學校的鼓隊擔任鼓手,鼓隊的同學走在前面,從涼水井街一直走到陵園路,聲勢浩大。

烈士陵園是每個郫筒學生的一個記憶點,石牛公園也是。石牛公園對郫都區人民的意義就相當於人民公園對老成都人的意義。

灰磚紅牆,亭台樓閣,石牛公園曾經是一座老式的公園,這也就意味著它的植被非常茂盛。粗壯的柳樹、楠木比比皆是。

那二年辰,大人們喜歡騎個自行車在石牛公園裡喝茶,就算在冬日,草坪一片枯黃,很多人也愛在上面曬太陽、鍛鍊和放風箏。而小孩最喜歡的是公園裡的遊樂區,不管是太空船還是碰碰車。

我的另一個朋友紅霞當時只有幾歲的時候,每次來郫筒走親戚,也都必定會和好多小朋友到石牛公園玩耍,爬假山耍滑梯,在湖裡的木頭船上盪起雙漿。

那些年的快樂很簡單,耍完遊樂項目再吃點烤串就相當滿足。石牛公園附近那家開了四五十年的沱江橋肥腸粉紅霞也是每次來都必吃。

手工的粉兒,豆芽放的是黃豆芽,口感更加飽滿肥美。沱江橋肥腸粉的生意一直好到現在。

石牛公園是修建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差不多在這之前,眾多三線建設的工廠也從深山遷建到了郫都區。曾經的興光廠、紅光廠、還有永光廠改稱598廠、348廠、398廠。每一個數字在郫筒都是響亮的番號。

據說598曾經是亞洲最大的壓鑄企業,348的精密齒輪加工和陀螺技術很牛,而398擅長的似乎是金屬冷衝壓和光學冷加工。

當年從四川華鎣的猴兒溝遷到城市,每個廠子弟都相當振奮,老早就規劃新的工廠藍圖。五六層高的小樓,這些家屬區分散在郫筒的街區中,幾十棟連成一片,一度是很洋氣的存在。

班上總有一些住在348廠、398廠或598廠家屬區的同學引人羨慕,只要一聽口音有點重慶話和廣安話的味道,多半就是廠里的人。

在剛遷來的一段時間,廠區大院裡的人都不和郫都區的本地人有太多交集。和很多的廠區大院一樣,每個大院幾乎都各自成為一個小的社會。有自己的幼兒園有自己的醫院。

現在這些廠區大院都還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時代味道,廠區醫院和幼兒園幾乎都得以保留。每個小區裡面的活動中心,還能看到不少退休工人在自得其樂,下棋搓麻將,中午12點不到就上牌桌子了。

當我向苒苒提起這些以前輝煌過的家屬院時,苒苒其實已經沒有別的印象了,她只蹦出了一句「都是很舊的老房子」。

的確,小區里活動的以老年人為多,稍微有點條件和能力的都搬進了郫都區的新城。比如創智公園附近;或者成灌路沿線,主要是圍繞著蜀都萬達廣場的那一片。

人總是往高處走,嚮往更好的生活品質。整個郫都區郫筒也是在方方面面不斷更新換代,二十年前大家都還只能去郫縣電影院看電影,順便再去樓下文軒書店逛一圈。

那陣電影院裡的座位還是藤椅,掀開帘子進去有點進入錄像廳的感覺。紅霞記得她和同學在裡面看《媽媽再愛我一次》,全都哭得稀里嘩啦。

後來隨著恆創的興起,這是郫都區早一批比較全面的現代化商場。說逛商場看電影,很多人開始往恆創走。據說恆創四樓的電影院是周星馳投資的,一度相當時髦。

就在東大街口子上、郫都區很知名的吉選超市也是在恆創又開了一家店。曾經被叫得很響亮的老百姓花園,現在一代的郫都人好像已經叫得很少,更多人開始用百倫來稱呼。

兩三年前開業的石牛公園河對面的百倫百貨,是郫都區商業的又一個新地標。進門左邊是星巴克,右邊是麥當勞,百倫超市開在負一樓。

郫都城區的發展節奏很快,就在剛剛過去的五一,蜀都萬達廣場也迎來了它開業三周年的紀念日。我想我還是很能理解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的廣告語。周圍不少新小區面貌看起來也很有生活味道,很成熟。

而就在涼水井西路和長清路交界的口子上,由雙上市國企金隅集團旗下金隅地產打造的金玉府應該很快就開賣了。我那天去的時候,售樓部門口已經是收尾準備接客的狀態;樓也修得有那麼高,感覺快封頂了。

金玉府 實景

金玉府 實景

金玉府 實景

我實地看了一下,金玉府和蜀都萬達的步行距離其實也就只有不到一公里。從涼水井西路穿出去,向左看就能看見萬達廣場的白色大樓,可以非常便捷地享受到萬達的商業配套。

而整個金玉府本身的亮點也很誘人,先拿他們這兩天已經打造好的會所來說,真的是奢華大氣,不管是石材的運用還是金色的設計,尺度都很合適。

金玉府 實景

金玉府 實景

金玉府 實景

孔雀綠的軟沙發,一看到我就很想唱「夜上海,夜上海,這是一個不眠夜……」到時候坐在裡面觥籌交錯,不管是喝酒還是品茶,想想都很愜意。

而金玉府的恆溫游泳池也基本打造好了,小區內的高端品質生活,怎麼能少了這些配套。

恆溫泳池 實景

在整個產品的戶型上,可以說金玉府有郫都城區很少見的純板式寬居大平層。本身整個金隅地產「府系」的定位就是要做城市頂級、高層高端,主打的面積為137-177㎡平層大宅,這個面積段幾乎就從根本上保證了小區的品質。

社區大門 效果圖

一想到郫都區核心城區也有屬於自己的終極改善的居所,還是相當讓人振奮。對周圍價值有很大的提升作用,這也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隨便再說幾個方面大家隨意感受下吧,金玉府都是2T2戶,電梯幾乎可以做到獨享。整個橫廳開間6.5米,進深4.4米,辦宴會都綽綽有餘了吧。

樓王單體 效果圖

最大的樓間距有145米,三面採光也是讓人很羨慕,想看哪面看哪面,4000㎡的大中庭還是很過癮。開間6.7米超過10平米的陽台,對我們這種有陽台情節的人來說真的也很加分。

樓王俯瞰中庭 效果圖

精裝方面就更不用說了,中央空調、新風系統、地暖都是有的,管家智能安防系統也是有的,安全性便捷性大大增強。就連6m挑高入戶大堂和車庫入戶都是高標準的精裝,可以說細節考慮得非常周道。

入戶大堂 效果圖

金玉府的整個景觀設計是由具有風景園林設計甲級資質的(TRANSCEN)創意集團擔綱設計,整個風格偏古典東方美學,反正就是大氣。

而金玉府周圍的生態也幾乎沒得挑,位置幾乎就是在郫都區老城和新城交界的位置,這有個好處就是享受兩邊成熟的生活配套都非常便利,距離郫筒二小華西校區只有700多米,符合就近就讀的原則!

左手萬達的新商業,右手就是老城一中對面的南興巷、星光大道和夜市,那裡有每個郫筒人從小吃到大、永遠都不能辜負的美食。

就我在金玉府現場觀察到的,陵園路往烈士陵園方向有一節路正在鋪設打造,就是沿著沱江那一段。通了之後步行到達老城,享受那些地道美食和菜市場的鮮活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經過改造的老城,烈士陵園附近的生態本來就很好,有十多棵粗壯的銀杏樹,稍微往前一點走到沱江河沿岸,政府打造好的沱江河生態帶也非常優美。

飯後沿著綠道散步,順著河邊走到石牛公園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石牛公園距離金玉府步行也就只有1.2公里左右。

需要強調的是,石牛公園現在又升級打造了,包括了圍牆外一片沱江河的綠道。運動場也是煥然一新,現在外面還在打圍,不過看告示,6月20號就會面向市民開放。

以後在石牛公園跳廣場舞,發展聲樂愛好……地方肯定是更加寬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vqQKmwBmyVoG_1ZD6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