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來了,新疆人在成都偷偷吃的麵食

2022-08-10     成都Big榜

原標題:挖出來了,新疆人在成都偷偷吃的麵食

今天寫這兩家店心情有點忐忑,兩家生意都太好,一旦暴露,之後想吃會不會更難等了?

這兩家店都是在成都的新疆人蓋章認證的,一家是蒸餃下單現擀現包現蒸,起等至少要20分鐘,還是人少的時候。一家是石河子涼皮,只在微信群賣,每天只送1個區,今天送青羊區,錦江區的人想吃咋辦?自己找閃送!

圖/@麥浪

人如其餃

我的朋友小汪是簡陽人,小汪的老公老胡是新疆人。之前在寫《北方人和四川人長期在一起吃飯會發生什麼?》時,小汪就瘋狂吐槽過老胡,小汪從小到大最討厭麵食,而老胡最愛的就是麵食,就連第一次約會,都是約的生煎包。老胡說「約那兒,原因就是比較好吃。」

兩人結婚幾年,老胡全然不知,自己帶著小汪幾乎把成都的北方館子、新疆館子全吃完了。

平時他兩的對話是這樣:

老胡:我也沒有專門去找面吃,就是偶爾突然想吃了,就去試試。

小汪:我覺得他在裝X,他是那種半個月不吃拌面or餃子就渾身發癢的人。

老胡:餃子是全國公認的好吃啊!

小汪:你這就是過度自信,「餃子全國公認好吃?」什麼國,是他的理想國嗎?扔一個餃子在地上,去撿的肯定是你,聖誕節都想去吃餃子真的讓人崩潰!

在老胡的清單里愛吃的麵食一吃就是四五年:老山東龍戈水餃、新疆飯店(金沙店)的過油肉拌面、蘇記餃子的關中臊子麵。也有不少吃著吃著就垮了的,牛大俠牛肉麵垮了,賣山西刀削的飛刀面,一家人覺得太累了,回山西了。

還有一家店是他的寶藏,小汪說「基本上隔一周就讓我陪他去吃一次。他自己平時也要偷偷去吃。」這家就是連討厭麵食的小汪都覺得還不錯的——小悅蒸餃。

小悅蒸餃是山東威海人小李開的,小李是個圓滾滾的北方漢子,五年前在酒店做墩子的他跟著幾個四川同行來成都的酒店打工,沒想這家叫高朋有杏的酒店,經營不善垮了。

小李只能自尋出路,山東人哪個不會做麵食啊,結果考察了一圈,成都幾乎每個街區都有老鄉在做水餃,心想就不跟他們競爭了,乾脆做蒸餃吧。

小李的小侄女兒叫小悅,清脆悅耳,那就叫小悅蒸餃,夠親和。在內雙楠租了個小鋪子就開動了,三張小桌子的店做得紅紅火火,攢了點錢後,小李才到灶君廟街租了一個寬敞點的鋪子。

小李是我見過最內斂的北方人「咱們這說實在的沒什麼特色,咱們這東西口味也沒特色,出餐的方式也沒特色,咱們這基本上就是做街坊鄰居的生意,相比來說,就是材料新鮮一點。」

你瞧小李說話是不是很實在。餃如其人餃子和他人一樣實在。

8元1兩的餃子,一籠6個,一般男的點三籠,女的點兩籠。

餃子的面用的是燙麵,和面的時候用了一半兒開水,一半兒冷水,開水可以使澱粉糊化,糊化之後保水性強,吃起來不會太硬。

每一顆餃子都是點了之後現包,開放的案板上壘滿了一盒一盒的劑子,下單之後兩位動作麻利的姐妹會用一個難得一見的超細擀麵杖,擀皮、挑餡兒、捏餃子。

每一籠會用食材在餃子皮上做個記號,一顆玉米、一節兒茴香、一段韭菜,有點可愛。

每一籠餃子定時蒸8分鐘,再加上包的時間,幾乎要等20分鐘,這個空擋就可以先把蘸料、小菜、粥打好。

除了常規的辣椒油,有放了蒜的餃子醋和放了生椒的辣椒江油。

我們點了6籠餃子,蝦仁韭菜雞蛋、玉米豬肉、青椒豬肉、茴香豬肉、東北酸菜豬肉、韭菜豬肉。

第一口先吃蝦仁韭菜雞蛋,韌而薄的皮一咬,湯汁炸裂在嘴角,得拿碟子接著,韭菜、蝦仁帶著鮮脆,連不吃韭菜的我都連吃兩個。

酸菜和茴香餡兒,個人覺得茴香更勝一籌,茴香有非常濃郁的香味,是北方才有的青草香。玉米餡和青椒也好吃,是一種普通但又有清甜菜香的好吃。

4塊錢一份的小菜,也是吃過之後看了隔壁桌才知道有拼盤訣竅。

會打小菜的老手

不會打小菜的菜鳥

餃子皮兒薄餡兒鮮,小菜爽口解膩,更打動我的是小李的謙卑、樸素和熱情,小李不愛跟人寒暄平時都在後廚忙碌說到有人跨城去吃「我都感覺不好意思,耽誤你們時間了,現在這時間好寶貴。

小汪、老胡,甚至我的湖南朋友們,愛吃麵食的不愛吃麵食的都保持一周一次的頻率,也沒有什麼華麗辭藻可夸就是:皮好、餡足、蔬菜清脆,肉餡有顆粒感。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小李能再把辣椒油和醋水精進一下,就更絕了。

地址:灶君廟街16號

人均:20元

純正石河子味兒

一天,辦公室的新疆姐妹@雨桐 突然cue到我,發現我們都在一個神奇的涼皮群,她不問,我都忘了自己半個月前加過這個群。

第一次因為吃涼皮個人身份被歸屬在了錦江區。

為什麼一直沒下手,是因為這個群里的人很像託兒(不是)。

看看他們的表訴「西北人表示這是在成都吃過最好吃涼皮」「純正石河子涼皮味兒」。

圖/@麥浪

有這麼好吃嗎?連大榜的好幾個美食群都在討論,甚至有人因為當天不送自己所在的區,花了34元的閃送費跨城購買,然而涼皮才13元一份。

我們耳根子淺啊,馬上約上辦公室的新疆妹子@雨桐 拼單!老闆是每周五送錦江區,我們周四下單,周五下午2點後開始配送,收到時大約是下午4點。

@雨桐 收到後就忍不住了,馬上蓋章「就是正宗石河子涼皮」!一份涼皮被3個人搶著分食,「連湯都喝乾了!

圖/@麥浪

我和@一駿 都還是忍了一下,把涼皮帶回家和家人分享。我點的兩摻,是涼皮和牛筋面,先倒料汁,再把整盒辣椒放進去。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辣椒油,奇香,各種香料的味道浸潤在辣椒油中,當你筷子一翻,香味被激活馬上把你圍得嚴嚴實實。

涼皮比我們平時吃的更寬更薄,湯汁清爽,油味和料味都不重,只有辣椒油香味突出。湯寬的涼皮讓人吃不膩,嗦完一口總想再喝一口辣湯,比可樂還過癮。

挑剔的@一駿 說可能期待太高,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吃,但是又忍不住夸麵皮好,海椒香。

老闆自己在群里也說,辣椒油香料比較多孕婦要少吃,不過自家老闆娘都快生了還忍不住每天偷吃。

吃完之後發現群里的人真的不是託兒!託兒的話怎麼可能會把料汁當飲料?

由於想加涼皮群得由老闆個人分配你進哪個群,而且每個群都超過200人,大榜也沒法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bd7f24c228ac067c2b5e5ce3e91c1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