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星隕落:佟麟閣趙登禹同日殉國

2019-12-01     南園傳媒

抗日將領劉汝明對佟麟閣將軍的回憶:我對捷三(佟麟閣)簡單的綜合印象,只是覺著他不茍言笑,生活謹嚴,對人總是和顏悅色,謙遜有禮;從沒見他疾言厲色,發過脾氣;在公共場所,大庭廣眾之間是這樣,在私下裡也是這樣。處事則無論多緊急,多重大,多忙迫,從沒見過他張皇失措,急躁抱怨;總是從從容容,心平氣和,耐心細心的處理允當,了無阻滯;綜而言之,不過是端和凝重,氣度深宏而已。
佟麟閣,字捷三,1892年10月29日出生於河北高陽縣一個農民家庭,天資聰穎,十歲前就熟讀四書五經,尤其寫得一手好字,任教的先生對其評價極高,告其父母:惜科舉已廢,不然此子當可高中舉人、進士。佟麟閣16歲時就真的考入縣城衙門做了文官。然而因有感於國難將至,佟麟閣不甘於衙門中的文書工作,1912年時任北洋備補軍左路前營管帶的馮玉祥到直隸景縣募兵,佟麟閣便投筆從戎開始了其軍旅生涯。

佟麟閣雕像

馮玉祥對於佟麟閣深厚學識極為賞識,所以在佟麟閣西北軍27年的歲月里一路從最初的班長、排長、連長、一路晉升至軍長,這期間佟麟閣帶兵一向以嚴格著稱,毫不放鬆。另一方面佟麟閣對於下屬的照顧卻無微不至,士兵如有過錯,總是先苦口婆心的循循善誘,決不輕易處罰,平時為人處世更是沒有官架子。
一日部隊里來了一個名叫趙登禹的新兵,當時西北軍兵額已滿,但趙登禹仍一心想從軍,遂被安排在佟麟閣任連長的連隊里當了一名"只管飯,不發餉"的副兵。當時佟麟閣雖任連長,但卻對只是副兵的趙登禹極為器重,而這不單只是因為他的武藝超群,更是對他只讀過兩年私塾卻能寫得一手好字而感到佩服,兩人因此成為莫逆之交,之後更結拜為兄弟。

趙登禹先被馮玉祥任命為第16混成旅直屬工兵連第3排排長,跟隨西北軍轉戰河南、河北、北京等地。
以後,他又先後因武勇著稱而因功擔任了連長、營長、副團長、旅長等職,並於1926年隨馮玉祥加入北伐。
趙登禹治軍極嚴,有一次他手底下的士兵偷了老百姓的雞,趙登禹得知後立刻下令將這幾個士兵找來各打30軍棍,並賠償了損失。即使是自己的親屬一但違反軍令,趙登禹也決不姑息,他的堂弟趙登舜在他手下當連長,有一次出外招新兵超過了規定的期限,當時趙登禹下令要重打40軍棍,但執法不忍下手,他母親也為堂弟求情,然而他卻親自當眾打了堂弟40軍棍。事後,他到堂弟家拜訪問候,並說軍令如山必須按軍紀執行,希望堂弟諒解,又帶著棍子跪到母親跟前問罪,讓母親打自己。趙登禹將軍事親至孝的行為也影響了他在軍中的同袍,當時在他部隊里的士官兵領到薪餉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家中孝敬父母。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全境之後,又於1933年3月從長城喜峰口向華北進犯,9日時已兵臨喜峰口,但由於喜峰口是石頭山,無法構築掩體工事,而此時日軍炮兵部隊又占領喜峰口周邊高地,我守軍只有大刀以及步槍,幾乎無法反擊。所以先頭部隊在前兩日的作戰中在日軍大炮猛轟下傷亡慘重,時任前敵總指揮的趙登禹得知日軍在經兩天的攻擊後已疲憊不堪,再加上下雪,若趁其不備而加以夜襲必能收效,他在作戰會議中集合營連長激動地說:"抗日救國,乃軍人天職,養兵千日報國一時,只有不怕犧牲,才能為國爭光。"於是帶所部一0九旅冒著大雪,派出兩個團當敢死隊,並親率其中一個團約500餘人,繞至敵後夜襲敵炮兵陣地,一時殺聲震天,在激戰中長城垛口得失二十多次,我軍營連排長傷亡五十餘名,士兵千名以上,趙登禹親率的敢死隊只餘二十多人,在激戰中趙登禹左腿在戰鬥中負傷,部下勸退不肯。他說:"腿部受傷是小紀念,戰死沙場是大紀念。"
最後終於取得勝利,此戰砍殺日軍千餘名,炸毀大炮18門,取得了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首次大勝,史稱"喜峰口大捷"這是自九一八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重大勝利。次日日本的《朝日新聞》做了這樣的評論:"明治造兵以來,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遭受60年來未有之侮辱,日後著名的大刀進行曲便是歌頌此場勝利的愛國歌曲,趙登禹也成了大刀隊隊長的代名詞,趙登禹也因此役因功升為師長。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軍向盧溝橋發起進攻,抗日戰爭即將全面展開,駐守平津的29軍首當其衝,然而面對數萬優勢的日軍,城內的守軍不過5000餘人,軍長宋哲元下令南苑軍全部撤退至北平城內,作為南苑指揮官的佟麟閣將軍冷靜的聯絡友軍,請求支援一方面又下令駐守的部隊"堅決抵抗,誓與城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並對學生團的大學生說:戰爭中我佟麟閣如果不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你們可以將我綁到天安門,挖我的眼,剝我的麵皮。極大地激勵了同學們同仇敵愾的決心。他指令副參謀長張克俠帶領軍部的人員奉令撤回到北平,而自己卻留下來,他從脖子上取下十字架金項鍊,交給副官,說∶「從信仰基督始,這條項鍊就一直戴在我身上,跟我已有數十年。請你務必把它轉交夫人,讓她留作紀念。」


並回信給家人道:「大敵當前,此移孝作忠之時,我不能親奉湯藥,請代供子職,孝敬雙親。」他決心與留守南苑的官兵和軍事訓練團的學員、大學生訓練班的學生等一同誓死保衛南苑。七月二十八日午後日軍已攻入大紅門一帶,佟麟閣恐敵切斷北路,率一部親往堵擊正在指揮部隊向外突圍時,兩架敵機突然飛來,瘋狂掃射,佟麟閣將軍右腿不幸中彈。醫務兵在包紮後準備送將軍回北京城治療;但佟麟閣將軍堅決不同意,他認為情況緊急,抗戰事大!個人安危事小!於是又再次回到一線指揮戰鬥,並忍痛躍然上馬,繼續指揮部隊突圍。敵機再次俯衝下來,一顆炸彈正落於他的戰馬之下,佟麟閣將軍不幸頭部中彈,年僅45歲與結拜兄弟趙登禹於同一日以身殉國,趙登禹時年39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i0Uwm4BMH2_cNUgNm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