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會入選名單曝光,非富即貴:你贊成有家委會嗎

2020-09-17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家委會入選名單曝光,非富即貴:你贊成有家委會嗎

近年來,有關家委會的各種爭議時有發生,很多學校尤其是小學的家委會,已經成為了「資源秀」

近日,江蘇丹陽市正則小學首屆家委會名單被曝光,從圖中可以看得出,都是某某長,某某總經理,某某主席類,基本是非富即貴。

該校校長稱:是按照規程選舉的,家長的社會名望高,辦事更容易些。

我只是在想,家委會是要做很多學校與家長之間瑣碎事情的,這些這個「長」,那個「總」的,能有時間干那些事情嗎?是不是只是掛個名,實際上辦實事的還得有一批人?

前兩年,上海的浦外小學某班級競爭家委會也一度呈現白熱化,那些頭銜令網友們咋舌。

先來看14號選手,媽媽,畢業於美國中密西根大學,就職於私募基金公司。爸爸,央行外管局工作。

接下來的選手也不甘示弱,一位爸爸登場,是一位博士,和媽媽都是上海立信會計研究生會主席。言簡意賅,希望入選家委會。

再看這一位選手,知名外企HRD,雖然說是來和虎爸虎媽們學習,但是句句綿里藏針呀:時間自由,能寫能畫,復旦,同濟名校加持,學習委員加體育委員,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看完這些履歷槓槓的精英爸媽們,很多網友表示:告辭,我閃了。

也有一位家長真的閃人了,退出了那個群。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家委會,為了孩子,這些精英們也都拿出了三十六般本事出來。

為什麼這麼多精英家長都想加入家委會?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吳遵民說,家委會選舉的異化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升學焦慮而引發出來的。從買學區房到各種培訓班,再到親自輔導,家長對於每個孩子教育的直接參與度越來越大,有的家長甚至成了"第二任課老師"以及老師的"助教",當然也不願放棄家委會這樣的平台。

從現實角度講:

因為家委會離老師最近,能得到最新消息;

希望為孩子謀點「福利」,讓孩子近水樓台先得月,班幹部,三好生,各種活動的組織參與,家委會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優先照顧;

與老師溝通順暢,老師也需要依賴家委會來做很多事情,在平日課堂上老師自然也會更關注家委會成員的孩子,比如總是叫某某回答問題等。

有這麼多顯而易見的好處,為了孩子寧願犧牲一切的家長們自然趨之若鶩。

那麼,精英們加入家委會是好是壞?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

從正面上來說,能者多勞,家委會都是能力強的並不是壞事

畢竟,學校組織各類活動時,需要有能力強的家長來配合,就像一家公司,總不能都找些能力差的做高層吧,還有,能主動競選家委會,並積極去爭取的家長,性格也是屬於積極主動型,在組織一些活動時也會組織得更出色。

而且,家委會成員們的確也付出很多,從這一點上來說,真的要感謝家委會的爸爸媽媽們。

從反面來說,有沒有使班級競選之類的失去公正

每個班級也是個小社會,班幹部和三好生的評選畢竟資源有限,是不是都是家委會的孩子在擔當?如果那個孩子確實優秀,那自然無可厚非,如果那個孩子並不是很優秀,就有失公正了。

記得我上小學時,我是我們班裡的班長,另一個班級的班長和我是鄰居,她學習並不好,但是她爸爸是學校老師,所以她也一直擔任班長,當時那個班裡孩子並不是很服氣她,她就會使出權威來管,比如拿著教鞭吆喝學生們。

不過,我想,現代社會,父母都是精英,對於孩子的學習也會很上心,基本上這些孩子也確實都很優秀。

教育研究人士熊丙奇說:設立家委會是學校推進現代治理的舉措之一,就是要釐清舉辦者、辦學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社會機構的權責邊界,家委會是代表受教育者,要維護受教育者的權利。

"從這個角度上看,無論是拼資源、拼人脈來服務學校,還是異化成『校友會』,都是對家委會的錯誤理解和實踐。"

最後想說一句,不管從哪個角度講,培養好自己的孩子是正道之光,孩子知書達理,學習上進,沒有哪個老師會不喜歡的。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gvUm3QBd8y1i3sJI4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