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早就不再主持電視節目,但馬東目前依然是國內最具知名度的主持人之一,不是主持電視節目,而是網絡綜藝。
馬東之所以那麼受歡迎,一方面是他思路清晰善於表達,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說出話來幽默感十足,很多時候都既能讓人思考,又能讓人歡笑。由此尤其聯想到他的家庭出身,很多觀眾大概會想,馬東這麼能說會道,又具有很強的幽默感,為什麼當年就沒有學相聲說相聲呢?
對呀,那麼得天獨厚的外在條件,加上自身條件,馬東為什麼沒能成為一位相聲演員呢?
01
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就是來自父親馬季的限制。
從現在來看,馬季絕對算是一位相聲大師,在他去世之前的幾十年里,他都在中國相聲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因模仿侯寶林而成名,而後通過表演歌頌型相聲受到關注,十年非常時期他表演《友誼頌》石破天驚,而後又表演過諸多諷刺型作品,培養出姜昆、馮鞏、笑林等諸多相聲中間力量,按理說他的後代如果從事相聲藝術,環境和條件比一般家庭應該順暢合理得多。
然而,馬季在馬東很小的時候,就不支持他學習相聲,還不僅是不支持,甚至就是極力反對。馬季的家裡常常有客人拜訪,絕大部分都是相聲相關人士,很多時候他們一起聊相聲搞創作,馬季是不允許馬東在旁邊摻和的,甚至都不讓他靠近,而且不允許他的好友們教馬東學相聲。
馬季甚至下規定,馬東稱呼他這些徒弟們都叫叔叔。按理說這是有悖常理的,因為這些人儘管一般都要大馬東一些歲數,但按照相聲輩分他們和馬東就是平輩。馬季這樣的規定,應該也是讓馬東尊重這些徒弟們,保持距離,不要學習相聲。
02
其實馬東小時候就具有一定的小天分,起碼在表達上是比較擅長的。班裡老師當然知道他和馬季的關係,有些時候看馬東犯了錯誤,就讓他靠著牆說一段相聲。
因此,如果說那時候馬季給這樣的機會,哪怕不一句一句教學,馬東學起相聲來也會得心應手。
但馬季始終不給這樣的機會,後來還安排他去澳洲留學,這就更加徹底阻斷了他的相聲道路。
03
馬季之所以在這件事上如此堅決,主要就是因為他儘管身處相聲行業,也因為相聲獲得榮譽和名利,但他並不喜歡這個相聲環境。就像他經常被引用的那句話,「我太喜歡相聲了,但我太不喜歡相聲隊伍了」。
對相聲從業者有這樣的深刻認識,馬季就堅決不想讓後代走入相聲這一行。其實還不僅是馬季,他師父侯寶林也是如此,從來都反對後輩人學習相聲,包括侯耀文和侯耀華,隔輩人侯軍他甚至支持他去學廚師也不要學相聲,可見內心之堅決。當然後來侯耀文選擇了說相聲,那是另一個話題。
04
馬東的從業經歷和相聲幾乎沒有關係,一直算是電視人或者媒體人,如今是一個綜藝召集人和老闆。不過從小身處相聲環境,與相聲中人那麼熟悉,馬東對相聲話題不僅不陌生甚至是非常精通的。
這些年他除了從事自己的綜藝工作,也參與過一些相聲行業的活動或節目。比如,他就曾經主持過劉寶瑞誕辰100周年的演出活動,這當然是主流相聲團隊的活動。另一方面,他和郭德綱與德雲社也有不少交往,不僅參加過郭德綱主持的《以德服人》節目,還主持過德雲社20周年的慶典演出。另外,他還和周煒、鄭健等人登上過春晚說相聲。
馬東應該是一個智商和情商極高的人,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在我看來,馬東如果當年成為了一名相聲演員,大機率上也能成功,但我總覺得不如做現在他做的事情,這樣精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