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屬於地上開花、地下結果作物。花生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並且都知道花生是長在地里的,但是大部分人並不清楚,花生既然是地上開花,那麼是如何做到地下結果的呢?甚至還有些人認為花生屬於根莖類作物,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花生是如何結果的。
花生屬於豆科植物,在花生花落以後,花莖會鑽入泥土中而結果,所以又叫「落花生」。花生是果實,不是根莖。舉個更加容易理解的例子,花生就像是結在土壤里的黃豆莢。
花生「下針」
花生「下針」是花生結果過程的關鍵,也是為什麼花生可以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主要原因。花生的花是開在地上的,而果實則需要在黑暗的土壤環境中才能結出。所以,在花生開花授粉後,從枯萎的花萼管內長出一條果針,並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能成針,花生一生中開花很多,一般成針率只有30%~70%。果針形成以後迅速縱向伸長,幾天後,子房柄下垂於地面,果針下扎入土。當果針入土達2~8厘米時,子房開始橫臥,肥大變白,體表生出密密的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種無機鹽等,供自己生長發育所需。這就是花生「下針」。
如何提高花生成針率
從50%植株開出第一朵花至50%植株出現雞頭狀幼果為開花下針期。花生的成針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花生的產量,成針率高,扎入土壤的果針多,也就意味著將來形成的果實多,產量也就越高。
溫度因素
首要影響花生成針率的因素就是溫度,花生屬於喜溫作物,溫度在花生的生長過程中可以說是至關重要。花生成針的最適溫度為23-28℃,在此範圍內,溫度越高,開花下針數就越多。當日平均氣溫低於21℃或高於30℃時,開花數顯著減少,氣溫低於19℃時,就不能形成果針。所以說,要想保證花生花期時溫度因素適宜,則在播種時間上就要進行控制。小編以前的文章就介紹過花生最佳的播種時間,但是當時決定播種溫度和時間的主要因素是發芽率,花生播種的最佳時期應該是在地溫20℃左右。溫度過低時,發芽率低,花期溫度低,成針率低;溫度過高時,雖然發芽率得到了保證,但是會導致花期溫度過高,成針率也會有所下降。
水分因素
花生雖然屬耐旱作物,但是在開花下針期對水分的要求很高。開花下針期最佳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60-70%。土壤含水量過低,會影響開花,甚至使開花中斷,導致開花和下針少;但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80%以上時,會造成莖葉徒長,也會導致開花和下針少。
營養供應
花生花期對營養的需求增加,所以,此時保證營養的供應十分重要。花生屬於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在花期已經很強了,所以一般不需要施用氮肥。可以葉面施用一些鋅肥及硼肥,提高植株免疫力,促開花、促下針。
花生覆膜影響果針下扎嗎
很多朋友在種植花生的過程中會使用地膜,使用地膜的好處就不用我多說了,可以保水保墒等。可是看到我前面的介紹可能會有朋友擔心,既然花生結果需要果針下扎,那麼果針能穿透地膜嗎?如果穿不透豈不是得不償失?
這點主要還是要取決於地膜的厚度,以我國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地膜來看,花生的果針是可以輕鬆穿透的。
目前各地選用厚度在0.008毫米以下的超薄膜,花生下針初期果針入土力達500~1000克,也就是1~2斤重的壓力,是可以輕鬆穿透這些地膜的。但是如果地膜的厚度超過0.02毫米,果針想穿破地膜就有一定的難度了。
種植花生最佳的土壤環境
雖然花生生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受花生下針的影響,最理想的土壤應該是土層疏鬆,易下針的砂質土地。土壤板結,或者過於堅硬的黃土地,花生果針下扎困難,影響產量。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更多熱點資訊,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