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客王先生在會見客戶後打車回到公司樓下,在掃碼支付車費後,他熟練地在手機上自助開票,這張發票的開出,標誌著深圳誕生了第600萬張區塊鏈發票。
8月10日,正值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發票開出一周年,區塊鏈電子發票已累計開出600萬張,金額達40億元,接入企業超過5300家,覆蓋超過110個明細行業。其中,區塊鏈電子發票在交通運輸行業總開票量占比超三分之一,開票量累計超過227萬張。
在交通行業,乘客使用騰訊乘車碼搭乘地鐵,或者搭乘計程車後即可一鍵在線開具發票。目前,通過騰訊乘車碼渠道開出的區塊鏈電子發票累計超過189萬張;而深圳也已經有超過2萬台計程車接入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開票量累計已達30萬張,為全市59家出租汽車公司節省每年約一千萬元的紙質發票印製成本。
交易即開票,開票即報銷——這是由騰訊金融科技旗下業務騰訊區塊鏈提供底層技術支撐,高燈科技、金蝶、銀聯、招商銀行等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區塊鏈電子發票。簡單從使用者的最直觀的感受即「無需紙質發票,無需專用設備,全程手機自助操作,交易即開票,開票即報銷」。
搭乘計程車、地鐵,都可實現隨時開發票
交通出行是城市居民每天的「規定動作」,也是影響最廣、發生頻率最高的民生領域。今年3月18日,由騰訊區塊鏈提供底層技術的區塊鏈電子發票被應用於公共運輸系統。乘客使用騰訊旗下智慧交通創新產品「乘車碼」微信小程序搭乘深圳地鐵後,可一鍵在線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僅上線當天,通過乘車碼開具的區塊鏈電子發票數量就達到了一萬張,在之後不到半年時間,就累計開出超過189萬張區塊鏈電子發票。
「乘車碼上線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後,乘客不必再為了開票在地鐵站跑來跑去,也緩解了高峰期地鐵站的壓力。」深圳地鐵竹子林站的值班站長袁婷表示。目前,深圳市地鐵乘車碼用戶超2000萬,此前深圳地鐵每天約開具16萬人次紙質發票,區塊鏈電子發票上線後極大地解決開票量大、需到車站客服中心領取紙質發票等不便,有效緩堵更便捷,同時為深圳市地鐵每年節約發票印製成本約40萬。
除深圳地鐵外,部分計程車、機場大巴等交通場景也在3月同步上線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隨後5月30日,由深圳市稅務局聯合市交通運輸局、騰訊公司共同打造的「計程車助手」小程序上線,為乘客提供隨時隨地隨手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的全新用票體驗。
區塊鏈電子發票上線計程車系統後,乘客開票不再需要在車上等待,支付車資後隨時隨地都能在手機上自助操作開票。「拿到」發票也不用再擔心保管和報銷問題,票據信息全部存在「鏈」上,由稅局系統和公司系統直接調用,簡單報銷。
「以往送乘客到達目的地後,我就要停車列印發票,乘客也著急下車。現在有區塊鏈電子發票,乘客下車了也可以操作,省時省事,我們也節省了列印紙質發票的時間和成本。」談及區塊鏈電子發票的優點,駕齡超過十年的80後「的哥」陳師傅讚不絕口。
截止目前,深圳全市已有2萬多台計程車上線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為全市59家出租汽車公司每年節省約一千萬元的紙質發票印製成本。整個計程車行業開票量累計已達30萬張,累計服務逾90萬人次。
「發票夾」功能即將上線,報銷更便捷
自2018年8月10日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開出以來,場景逐漸豐富,最近一個月區塊鏈電子發票日均開出4.4萬張。一年多的時間,區塊鏈電子發票就憑藉完美結合了區塊鏈和稅收治理,簡化稅收流程,成功讓5000多家企業相繼註冊使用,其中包括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微眾銀行、太平保險、沃爾瑪、深圳地鐵、深港計程車、萬科物業、碧桂園等多家大型重點企業,共開出了超600萬張票,累計金額39億。
「微信支付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是區塊鏈電子發票與移動支付平台對接的第一站,隨著其他的發票場景繼續拓展,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未來還可打通與其他移動支付平台、接入更多開票服務商。
場景拓展之餘,區塊鏈電子發票的報銷功能也在逐步完善當中,優化報銷體驗的「發票夾」功能也即將上線。騰訊方面介紹,「發票夾」功能主要基於企業微信平台,企業員工可以通過「發票夾」導入微信卡包等渠道存放的區塊鏈電子發票,隨時隨地申請報銷,企業端財務人員審核後可隨時在線付款,未來還可以對接財務管理系統實現費用的帳務處理。企業員工列印發票、貼單、等待領導審批等費時費力的報帳環節將轉化為全流程電子化處理,有助於提升報銷效率,規範企業報銷及憑證處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