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喜迎國慶,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歡度佳節的喜悅之中,各種唱響主旋律的國慶檔電影紛紛搬上了大銀幕。一家老小組團去電影院打卡的情況不在少數,攻略君也趕著十一假期,和廣大影迷們一起走進電影院回顧了從前的崢嶸歲月。
在電影《攀登者》還沒有上映的時候,攻略君就曾寫過一篇有關當年登山隊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文章,較為詳細的介紹了電影故事發生的背景條件。和很多人一樣,被電影中的攀登鏡頭所震撼的同時,也為電影中攀登者們的登山精神所感動著。要知道,這並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電影故事,它是根據發生在五十多年前的真實事件改編製作而成,裡面的人物在現實中都有原型,雖然為了給故事情節潤色,會在電影中做一些改動,但整體節奏還是較為還原歷史的。
看過影片的人都知道,為了登上珠峰前前後後犧牲了不少人,有登山隊的前輩後輩,有氣象監測人員,還有很多受了重傷致殘的人。不過,電影中營造出如此慘重的損傷,反而讓不少觀眾產生質疑——攀登珠峰真的有這麼危險嗎?
答案是肯定的。珠穆朗瑪峰的山體呈現為巨型的金字塔狀,威武雄壯,直衝九天!2005年5月22日經中國精確測量的珠峰高度,珠峰岩面高為8844.43米。而世界各國曾經公認的,於1975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測定的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為8848.13米,也就是電影《攀登者》中展示的高度,不過有了新的測量數字後,以前的數值也就不再使用了。
珠峰的地形極端險峻,環境也非常的複雜。懸崖峭壁,冰川山脊比比皆是,而這些冰川上又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還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都是陷阱的明暗冰裂隙,險象環生的冰崩雪崩區,每一步都充滿危險。
和惡劣的地理條件相比,更讓人頭疼的,是珠穆朗瑪峰地區變幻多端的氣候條件。常年不化的積雪給攀登帶來很大難度的同時,還存在著雪崩的隱患。各種冰川、冰坡、冰塔林、冰裂隙到處可見,一不留神就可能造成嚴重事故。電影中動輒七、八級的大風也不是藝術效果,現實中的珠峰就是如此,七八級的大風經常刮,十二級大風也不少見,風吹積雪,四濺飛舞,瀰漫天際,大大縮短了可視範圍!
電影中的攀登者們都在等一個空窗期,在這段時期內,是最適合攀登的,而在含氧量不到內陸平原地區四分之一的珠峰地區,常年刮著七八級的大風,在每年十一月份至次年二月份的風季時,受強勁的西北寒流影響,風力和氣溫則更為惡劣。待到風季過去,雨季則接踵而至,直到九月中旬,受雨水影響而雲霧瀰漫肆虐、暴雨暴雪頻繁的珠峰地區才逐漸平靜下來,久違的迎來了適合攀登的時段。
從北坡攀登珠峰的過程充滿了不可預料的危險,然而結果卻是註定的,因為我們一定會勝利,就如同電影中的登山隊長方五洲帶著八名隊員最後再次成功登頂珠峰一樣,這一次我們在珠峰峰頂豎起中國國旗,重新定義屬於中國人的新高度!
直到今天,挑戰珠峰仍然是攀登愛好者們的目標與嚮往,也許以我們現在的設備與條件,攀登珠峰遠比以前輕鬆許多,但我們不會忘記當年的前輩們,用生命與毅力給我們帶來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