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僅是廉價勞動力?不能轉正,是因被公司套路?

2019-09-29     中公註冊會計師

寒假,不少企業會開啟寒假實習,比如四大,因為年審的緣故,招收人數眾多,並且會放出大量的提前合伙人面試名額,是進入四大的好機會。

而寒假實習期間表現優秀的同學,還有機會獲得轉正Offer。

很多人對實習轉正寄予厚望,但是有時候結果卻不盡人意,有部分人覺得難企業只把實習生當做廉價的勞動力。

其實不然,實習期間,大部分公司為了使你能儘快上手工作,會教給你許多東西。這部分成本是已經付出的。

對於公司來說,如果缺人,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希望你能夠轉正。

因為如果重新z好拼,還要再教他一遍,多付出一倍的培養成本。

那麼,為什麼許多實習生得不到轉正的機會呢?大多數情況,都是因為下面這幾個原因。

如果你也遇到過這樣的困惑,不妨對照著檢查一下。

轉正幾率太小?

不夠主動

有些實習生剛加入公司,業務、流程、人脈不熟,特別容易被邊緣化。上司不安排任務,他們也不會主動去問要做點什麼,非常的被動。

而且面對工作,也十分消極,不會主動和領導溝通。這種情況下,可能等到你離職,領導都想不起你這號人,還談什麼轉正呢?

並且實習生想要轉正,就要向面試官展示自己的能力,如果你不主動去承擔更多的任務,主動向上級彙報成果和進展,領導如何去評判你的能力?

不動腦子

有一類實習生每天看起來很努力,可每次交出來的成果卻都差強人意,甚至還需要你反覆修改,改到你質疑他花的這麼多時間都用到哪裡去了?

工作與學習的區別在於,工作是以結果為導向,第一目標就是推動工作高效進行,但是在這個目標上往往會遇到很多阻礙,首先就是什麼都沒弄清楚就開始行動。

當領導的任務布置下來,你不先想想老闆的目的是什麼嗎?因為老闆布置任務時,很多細節不會一五一十地告訴你。如果一頭熱血就開干,很可能忽略某些細節,最後導致無用功。

眼高手低

有些人,剛畢業還帶著「名校」的光環,特別容易先入為主,看啥都不順眼,上來就批評提意見,而真的做起事情來,又嫌髒怕累,拈輕怕重。

有時我們覺得有問題的地方,不見得是真有問題,而很可能是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或特殊緣由造成,是我們並不清楚或無法理解的。

此時如果貿然批評,勢必引起老員工反感,給人留下負面評價,不如側面打聽詢問,等對問題全面了解再做客觀判斷。

沒有禮貌,習慣甩鍋

也許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但是職業道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很多企業都特別看重團隊合作能力,通常一份工作,需要很多部門的緊密配合。如果因為一個人的原因,引發了團隊矛盾,那實在是得不償失。

不管你能力再強,如果不夠真誠、不懂禮貌,那麼在轉正的時候,也會受到很多人的抵制。

什麼樣的實習生招人喜歡?

態度端正,積極主動

「態度」在工作中是很重要的,積極主動的人更加容易得到賞識,你的領導甚至是同事其實都非常歡迎新人來問他們問題。

但是問問題不是瞎問、什麼都問,而是需要經過主動的思考。

自己先思考解決辦法,如果解決不了,再理清楚自己想問的東西,去找前輩請教,只要你態度端正有禮貌,他們都會非常熱心地幫你解答。

給上司多一點驚喜

只是按部就班做事的人,在上司心裡沒什麼特別的,也很難在眾多實習生中脫穎而出。

你需要做的是比別人多一點細心和用心,讓成果超出上司的期望值,讓leader加深印象。

主動融入集體

性格好的實習生總是更受歡迎的,不是說你要討好大家,而是能夠自然地融入集體。

剛開始彼此不熟悉時,尬聊是在所難免的,積極地插入大家的話題,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否則給人的感覺就是你不好相處,也並不想留在這裡。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與同事打好關係要有度,過於自來熟,反而容易引起不適,任何關係的建立,都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足夠牢靠。

以結果為導向,善於積累

很多公司在實習結束時會安排一場轉正答辯,你需要總結和梳理實習期間所做的工作和收穫,面試官也會針對你的工作進行發問。你對你所做的事情應該足夠的熟悉了解,並且最好能拿出漂亮的數據。

在實習期間就要多去思考自己能為公司做出什麼貢獻,預先設定目標,以結果為導向,去盡力做好每一件事。

在整個過程中多去總結經驗教訓,記錄每一項拿得出手的數據,在轉正答辯時會有很大的優勢!

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公司需要不斷進步發展,同時也會要求它的員工是跟得上「時代潮流」的,如果你是個不思進取、只滿足於現狀的人,那毫無疑問會被淘汰。

比起你在剛進公司時隨身攜帶的技能,更被看重的是你的學習能力,你在這幾個月時間裡進步了多少。如果你是個善於思考,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人,那離C位出道也就不遠了。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甩開「學生思維」,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一分子,用自己專業的態度和能力去證明自己的價值,拿到屬於自己的Offe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S1jlW0BMH2_cNUgRaHn.html